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诗词赏析

火烧 2011-05-10 00:00:00 文艺新生 1040
赏析《东风第一枝·笋皮竹节》诗词,结合对联故事与毛泽东引用,解析其寓意与历史背景,展现文学与历史的交融。

    有感墨耕词  

          东风第一枝   《笋皮竹节》
    习习春风,蒙蒙澍雨,悄悄出土如箭。嘴尖未乱伤人,色艳更安居简。周身铠甲,皮虽厚,瘦颜无汗。刺穿层障没遮拦,亮节直冲霄汉。    摔桎梏,挺腰壮胆;舒羽旆,接莺引燕。颈长敢对青天,腹空不贪盛馔。名流雅士相竞赠,桂冠旒冕。等闲虚誉葆清容:背篓、提篮、凉簟。  

  

    初览该词,即刻让人想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复吟,果然确认‘嘴尖皮厚腹中空’来。再三而咏之,味无穷尽,叫人忍俊不禁击案破声称快。妙哉!实在是妙!  

    先说源头活水。  

    对子出自明朝主修‘永乐大典’大学者,文学家解縉之囊。当年解缙是神童,年纪不大,名声可是不小。一位高官,老先生十分不服气,想你小小年纪名声这么大,到底能有多大的能奈,于是故意刁难他,出了这个上联,表面上是描述芦苇的生长状态,实际上借双关来教训解缙,小小年纪不要太轻狂,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想那解缙可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就对了下联,意思说别看你胡子一把的年纪,也没什么真本事,把老先生噎得眼瞪口呆,灰溜溜的走开。 
    这副对子流传后世,它形象的描述和寓意深刻的双关使人百读不厌、唇齿留香。  

    再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也曾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中在批评主观主义时有一段精妙的解释和真心诚意的教导: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道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幅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的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同时也使这副对联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墨耕《笋皮竹节》不但让读者联想起名对双关入木的意蕴。还由于反其意的形象的引化,从而把‘嘴尖’‘皮厚’‘腹中空’巧妙地和‘不伤人’‘铠甲,无汗’‘不贪盛馔’的勾连。以至上阕‘亮节直冲霄汉’,下阕‘等闲虚誉葆清容’ 掷地有声又坦然自得不着痕迹而飘飘然入境界。其夹叙夹议边实边虚相辅相成的创作手法,一反词作先实后虚或先虚后实之习惯,亦步亦趋地吸引着读者由表入里浅至深沉醉于作者比兴的丰富情趣和深刻感悟中。  

    其一;引人步入毛泽东‘咏梅’反陆游意而用之之大雅殿堂。  

    其二;因所吟化楹联是众人熟悉的名联而延伸和开阔了读者的思路悟界,并在无形的反差对比中深刻体味到两者阐释的人生哲理。  

    其三;惟妙惟肖的把词置于当前 ‘深化改革开放’ 特定的社会客观环境和物色过滤的主观语境中,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无缝情怀。  

    其四;通过双关语言寓意,把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烘托得淋漓尽致。  

    其五;阐明了作者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认识和处世态度:表面不如内涵,物丰不如知足,铺张不如朴素,虚浮不如实干,位卑不失尊严,两袖清风节亮而胸怀日月。  

    如果该词能够添上第一人称,难道不正是作者人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铁骨铮铮的写照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