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选新编】“遗产丰富”的毛泽东

火烧 2010-05-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以‘毛选新编’形式解析毛泽东思想与政策遗产,强调党管武装保障中国稳定,回顾原子弹研发历程,展现毛泽东强国战略,突出中国主权与大国地位。

拟用一系列文章将《毛泽东选集》“白话”化,几周一篇。个人能力有限,欢迎合作撰文。

一、“遗产丰富”毛泽东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的好儿子,头脑清晰,善于学习。他得出“在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方法”——毛泽东思想,基本收录在《毛泽东选集》里。同时,毛的“政策遗产”也是造福子孙的。
    军队要听党的话,这种制度保证了执政稳定。
    人类政治,决定因素无外乎暴力、金钱和科技。其中暴力最牛,有枪就是爷。美国军队最强,虽然经济已经烂掉,但还是强国。
    毛的“枪杆子出政权”提出后,各地共产党组织起义,出现了“谁有武装多,谁说了算的局面”——如后来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而毛把战略着眼点放在党管武装上面。1928年朱毛会师,毛泽东以党书记的身份率队会师,这是告诉朱德:军队要听党的话。  
    这个规矩是中国军队建设的“魂”。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个别高级将领叛逃敌方,但是“一个人也带不走。”这种组织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稳定。有了这份遗产,美国人就控制不了中国主权! 

二、中国男人毛泽东
    毛泽东的“强国路”之一,就是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广西发现铀矿。毛泽东非常高兴,请来地质部部长刘杰听取汇报。还亲自拿起计数器,向物理学家学习铀矿石实验。毛泽东对秘书说:“太让我兴奋了,1949年全国解放都没有这样高兴!”
    毛泽东是爱打仗而研发核武器吗?显然不是。61年,毛泽东约蒙哥马利在武昌东湖游泳。他说:“……用核武器的战争就是按电钮,几下子就打完了,太没有意思了。但是,因为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世界各大国)都有,所以我们也要搞一点。哪年搞出来,我不知道。”
    什么人不想让中国有原子弹呢?赫鲁晓夫不让中国有原子弹,他说:“不能吃,不能用。”。但自64年原子弹成功后,苏联停止增兵东北,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世界各国认同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有了原子弹,就成为了核国家,正如陈毅元帅说:“有了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就直起来了!” 
    中国要做强国。中国如果不是强国,就不配在世界上生存。宋朝虽富,亡于蒙古。中国人只甘心做韩国一样的二流国家吗?
    毛泽东,你无愧为男人!

三、逻辑清晰毛泽东 
   有些人说毛泽东“对人文内行,对逻辑外行”,这里反对一下这种观点。
    毛泽东曾于解放后参加过逻辑学界的逻辑论战,和许多逻辑学家一道,完成了对莱布尼茨、黑格尔、恩格斯三人哲学的改进。毛泽东于1965年在杭州谈话时指出:“什么充足理由律?我看没有什么充足理由。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由。哪一个阶级有充足理由?”这是驳斥莱布尼茨学派的“充足理由论”。
    莱布尼茨学派认为:现有的理论必然是“真理”,新理论只要“有充足理由”,就成立;如果新理论“找不到现有理由”,那么一定错误。但莱布尼茨学派没有认识到两点:
    一、旧的理论也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论并不是真理。例如一个铁匠认为“世界上的羊都是白的”。某一天他的邻居牵来一只黑羊,他就必须更新观念。
    二、人的哲学是用人的语言表达的,要随自然规律变化,例如桌子上有个恐龙蛋,我们可以用“鸡蛋”描述这个“蛋状”物体。但第二天一早,一只小恐龙破壳而出,这个蛋原来不是鸡蛋。我们就必须用“恐龙”来指代它。这时,“鸡”的部分规律已经不适用于“恐龙”。
    这种思想实际上是辩证法(哲学)和形式逻辑(数学、逻辑学)的思想,并且这两种思想是统一的,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怎么能说毛不懂逻辑呢?一个懂得用兵,精于政治的人,会在逻辑方面落后吗?
    参考文章:《论毛泽东逻辑思想的贡献--学习毛泽东逻辑思想的体会》朱志凯/刘元根  

四、凤凰涅槃毛泽东
    毛去世后,走资派们纷纷反攻。他们就是当代猪八戒:每当师父被妖怪抓去,就吵着要分行李回高老庄——享受财产、女人。中国回归世界强国,这条“取经路”太艰苦,他们不愿意走。革命都成功了,为什么不让吃喝玩乐?同时,他们害怕人民认清他们不思进取的本质,所以一再污蔑毛的善良,同时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毛泽东在世时,人们把他当神,对他的思想却不了解——因为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三十年改革开放,人民的觉悟普遍提高。在买办分子、官僚资本家、美帝国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人民终于彻底觉醒:中国如果变成了修正主义,就是彻底的资本主义,将比任何国家都要邪恶——吸血、压榨,无所不用其极。
    凤凰涅槃,王者归来。我们的领袖回来了,或许,他从没有离开。

五、写在最后
    毛已经把很多问题想透了,我们应当以他的思想为基础,继续发展。我们要反对那些为“创新”而丢掉现成思想基础的错误倾向。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巨人学习。
    几十年过去,我们的语言在逐渐变化。为方便现代人理解毛的思想,本文以现代口吻对《毛泽东选集》中重要文章进行“翻译”。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