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第五种人也不能用
中组部:第五种人也不能用
[ 田嘉力 ] 于2008-07-26 强国论坛
中组部提出不用“四种人”,已经引起很大的反响。据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说:“要重用那些政治坚定,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
然而,有些虽然干实事、而且有所做为、不混日子的人,也不能用。因为他们的政治方向根本错误。这就是本文所说的“第五种人”。
李源潮所说要重用的第一个标准是“政治坚定”,却没有讲清楚什么才是政治坚定?我所知道的一些官员政治上倒是“坚定”的,可惜方向根本错误。他们应了当年毛泽东说的一句话:有些人身为共产党员,却热衷于为资产阶级说话。岂非咄咄怪事。某些官员确实是“政治坚定”,而且“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但他们的“实绩”却是让更多的工人下岗失业,让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然后制造出更多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这种官员越“坚定”越不能用。否则,国家危矣,我党危矣。
我国《宪法》明确写道:“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写道: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却以讲社会主义为忌讳,以讲消灭剥削为忌讳,以讲共产主义为忌讳。他们以“挺私”为光荣,以与资本家交朋友为体面,见了企业职工脸就拉长了,他们的“政治坚定”,他们的“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他们的“干实事”、“有所做为”和“不混日子”,都是些什么货色,不言自明。
所以我说,这“第五种人”也不能用,而且坚决不能用。已经用了的,要坚决彻底地从我们队伍中清除出去。因为他们比前述的“四种人”危险得多。以此算是给“民调”一点建议,供中组部参考。
新闻链接:http://bbs.huanqiu.com/shidaizhongguo/thread-54321-1-1.html
中组部提出不用“四种人”,让谁欢喜让谁忧?
日前,中央组织部在京召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重用那些政治坚定,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让哪些干部坐立不安?从“四个不用”中折射出中央怎样的用人战略?
--------------------------------------------------------------------------------
【“四个不用”给谁敲响了警钟?】
李源潮提出的“四个不用”让谁心惊肉跳?
李源潮这番话特别是所概括的“四个不用”,直面时弊,点中要害,铿锵有力,令人鼓舞。政以才治,国以人兴。纵览古今中外国运之兴衰,无不与选人用人有着密切相关。毛泽东早就告诫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成败在人。党的十七大已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决定于人。因此,该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已成为全党需要思考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而“四个不用”,则是在回顾总结了近年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后所发出的明确信号。
一些地方与单位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任人唯亲、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吹牛”的被重用,“拍马”的受青睐,“抬轿”的得实惠,似乎成了官场的“潜规则”。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干部心理上失衡,方向上迷茫,精神上恍惚。有鉴于此,重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等于给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成长指明了方向,必然产生强大的震撼与导向作用,实践也证明,重用什么人,什么样的人就会迅速多起来;不用什么人,什么样的人自然也会逐步减少,至少还能对少数“老好人”、“混事派”起到敲山震虎作用。
“四个不用”把庸庸碌碌、脱离群众的人扫地出门
改革开放30年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少数干部丧失宗旨意识、放松品德修养,放弃个人操守。针对这种现象,源潮部长提出的“四种人不用”,正是给这些人敲响了警钟。我党新时期干部选任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相信“四个不用”的提出一定会将那些庸庸碌碌、脱离群众的人扫地出门。
--------------------------------------------------------------------------------
【从“四个不用”折射出中央的“用人观”】
从“四个不用”到“三个用”看中央的用人战略
更新用人理念
通过制定科学的用人标准,在全社会树立选干部既重工作才干更重思想品德的导向,既看文凭更看水平、既看资历更看能力的导向,既重视组织意见更尊重群众意愿的导向,既重“千里马”更重“老黄牛”、既重发达地方干部更重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地方干部的导向,绝不能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也决不能让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人吃亏受屈。
改进用人方式
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干部优秀不优秀,群众看得最清楚,因此,要想把干部选准,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听取群众的意见。要尊重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参数。二要改进民主推荐方式。目前选人用人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简单地按民主推荐得票多少确定提拔人选。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做到把任前推荐情况与平时表现情况结合起来,把提拔干部与培养干部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选拔人选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拉票问题,较好地党的意志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三要完善公开选拔干部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正如中组部与国资委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16名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为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了一条新路。
凭实绩用干部
要制定鼓励埋头苦干的措施。以往干部工作中有一种现象,只看到发达地方的干部政绩突出,推荐提拔时往往优先考虑他们,对一些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发展水平较低地方的干部关注不够,认为这些地方发展慢,干部政绩不突出,表现不优秀。推荐提拔干部时,这些地方的干部往往与提拔无缘,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为了鼓励干部到艰苦地方工作,激励他们做好基层工作,要制定措施,在选拔任用上予以适当倾斜,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打破“不犯错误不下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干部使用模式,对领导干部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试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制度。对疏于理事、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要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该下台的下台,该撤职的撤职。
中央高层反复强调“用人观”问题说明了什么?
中央高层如此高密度地强调“用人观”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用人问题事关党的事业成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之后,干部是主要因素。一个地方,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强不强,是否执政为民,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面对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很多,如何沉着应对这些问题,是对我们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次检验。另外,一些地方官员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执行力大大打折,导致改革停滞不前,工作推不动,民生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盛行。
其二,用人腐败是当前最大的腐败,群众反映强烈。当前,用人腐败问题位列一切腐败之首,“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等腐败现象仍然存在,群众对此强烈不满。比如辽宁本溪市公选团干暴露出的“陪太子读书”,广东公务员招考暴露的“打招呼”潜规则,而查出的一些“买官卖官”案,更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由于用人腐败问题的存在,致使其它腐败屡禁不止,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等。
其三,这也发出了一个信号,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将有大的制度突破。如果只是说说而已,肯定没有什么效果,也不能形成真正的导向,而只有在制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才会真正落实正确的用人观。
--------------------------------------------------------------------------------
【网友:“四个不用”为何引来群众喝彩?】
“四个不用”是基层干部的特大利好
“四个不用”,彰显四种导向,反对四种歪风,给组织部门壮胆,为基层干部撑腰,无疑是广大基层干部的特大利好。
“四个不用”,彰显四种用人导向。“四个不用”,反过来就是“四个要用”,就是要坚决“用那些秉公办事、为民干事、干部群众信得过的人,用那些高度负责、不搞投机钻营的人,用那些坚持原则、明辨是非的人,用那些认真干事、有所作为的人。”四种导向,给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努力方向。
“四个不用”,反对四种歪风邪气。“四个不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干部队伍中以权谋私、投机钻营、不讲原则、不干实事四种歪风,让那些有四种歪风的干部,让那些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了事、甚至干坏事的干部,再也没有容身之地,藏身之所,没有混日子的空间,没有投机钻营的舞台……
从“四种人不用”透视用人新导向
李源潮提出的“四种人不用”,正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具体化,是新时期干部选任的新标准,对于组织部门选好人,管好关,有现实指导用作,接下来,就是要在配套的机制、体制的上做好文章,用制度把这一原则和标准确定下来,在干部工作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和了解,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想实现中国民族的常治久安,实现我们百年复兴的愿望。就需要从干部抓起,从基层抓起。让所有的干部大兴务实求真之风,大做关乎民生之事,大唱构建和谐之歌。只有干部队伍纯洁了,老百姓才能够顺心,中央才能都安心。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