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公有制何垄之断?
天问:公有制何垄之断?
在社会主义中国进行的一场反垄断的闹剧,始终回避了垄断的本质问题。试问,谁看到公有制的垄断了?公有制何垄之断?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垄断的性质非常明确。垄断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主义只能出现修正了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问公有制何垄之断,我们不妨首先看看垄断的本质特点和主要危害究竟何在。
垄断的基本特点,是少数人对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绝对控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私人对于生产资料的无限控制(或者名义上的有限控制),必然侵害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化劳动权益。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被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所克服。
垄断的主要问题,是私有化的少数人绝对控制,使社会化的劳动智慧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由于社会化的多数人劳动,是以雇佣形式为少数生产资料占有者服务,必须符合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效益最大化和盘剥剩余价值的实际需要;而少数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只能部分使用经济杠杆(利诱),占有部分社会化劳动智慧(成果与专利等),从而限制了多数人特别是行业性的社会化大生产者能动性。这一问题完全可以在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经济下彻底解决。
垄断的严重危害,是实现少数人绝对控制后,必然可以主导整个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全球市场的粮食、石油、矿石价格,包括其它重要资源均可实行价格操控,从而侵害包括社会化大生产的多数劳动者在内的全部消费者利益,并使多数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受到二次盘剥。当前的全球化危机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面对真垄断,把矛头转向公有制的国有经济,不说目的,是不是过于荒唐?
垄断的必然结果,是在全球经济垄断后,到达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时期。它将危及资本主义的整个大厦。而在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下,仅仅限制了私有经济的不断膨胀,限制了私人加油站在石油价格暴涨后的市场扰动(比如南方部分地区的私抬汽油价格)和走私油品等行为,难道不是好事么?
综合起来说,垄断的人文解析,类似少数人(垄断者)在社会大市场中私自筑垄,独自分割,自行断流,残害众生,最终引火烧身的那样一种现象。那么,全民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何垄之断?
给公有制发展出主意的时机还不成熟
给公有制出主意的时机还不成熟,难以深入研究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的应用理论。主要症结就在于,有关公有制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似乎没有真正到位;有关公有制经济基础转型的方向目标,似乎还在思虑之中。
第一,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准备没有到位。理论界基本上刻意回避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并且不遗余力地为私有化摇旗呐喊;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仍然着力于国有企业各种方式的改造、改制和改革,摆脱了经济基础的理论探索;网络平台的公有制理性仍受限制和指责,并且还有相当部分的职业网民,十分低能地阉割着、歪曲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知疲倦地涂抹着、撕扯着公有制的理论基础。总体处在思想混乱状态。
第二,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的组织准备动向不明。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已是凤毛麟角,老的公有制经济学家日益边缘化,新的公有制经济理论研究者仍然没有也很不适宜于脱颖而出,经济权威部门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把持着,微观经济领域普遍扶持起了名义上和学位式的主流经济学的各类门生,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掌门人仅仅热衷于产权流动性的改造和分配差异化的变革。全球化组织接轨的意图明显。
第三,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的方向目标并不清晰。目前能够感受到,经济改革仍然主要着力于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现有的国有经济实体,面临数量不断减少、边界逐步收缩、资产加快流动、比重相对下降趋势。公有制经济基本处在萎缩之中。
由此可见,公有制经济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一种生长土壤、现实环境和基础条件。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