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丧失,竟然这样的扬眉吐气?
由外交学院主办的“风云世界激扬中国——2011年中国外交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一名观众提出尖锐问题:我国已韬光养晦多年,希望专家明示这些年来我们的领土和领海究竟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这样的提问,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里面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我国经过韬光养晦,对自己的领土领海有没有影响,如果有是多了还是少了?二、所谓我国的领土,一般应该理解为,没有争议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没有争端的领土。三,希望专家明示,也就是回答时,别所问非所答。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仁伟回应称,现在我们对东海、南海等海域的实际控制在增加,近五年来我们对岛礁的控制也有所增强。但在这个增加过程中,争议国家的反应也越发强烈。所以“矛盾一下子就突出出来了”。
这里,黄院长在回答时,就偷换了概念。他把“我国的领土领海”偷换成了“我国实际控制的领海领土”。我国没有控制的领土领海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外国控制者,我们没有能够夺回来,或者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没有顾得上去收复。比如香港、澳门和台湾。一种是由于没有争议,那里也没有人口居住,没有发现什么需要保护的资源和设施,便没有驻军。所以,我们没有控制的领土领海,只要没有争议,别人承认,没人去偷、去抢、去争。那么驻军不驻军都是正常的。比如以前的藏南、以前的南沙、和以前的钓鱼岛。但是现在这些地区都成了有争议的地区,有了争议控制和不控制就不一样了。就像一个农夫的一堆粮食一样,本来是他的,大家都承认,至于他放不放在仓库里并没有关系。但是当有人抢他的粮食时,这一堆粮食被别人抢了几袋子,他又抢回来了几把。对他而言也是耻辱。他只有把所有自己的粮食都抢回来才不丢人。不能丢了几代不提,只是炫耀自己抢回来了几把。这样,比阿Q还要阿Q。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黄院长还说:“这个增加过程中,争议国家的反应也越发强烈。所以矛盾一下子就突出出来了”。按照黄院长的观点,我们的领土只要没有驻军,别人来争就有争议,我们就得和人家谈。就是说农夫的粮食还没有入库,别人来抢就得和人家商量。那么只问一句:“这到底是谁的领土?”如果是别人的,我们在侵略吗?如果是我们的,我们在妥协吗?在畏惧吗?为什么不敢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历史早已经证明所谓的争议地区都是我们的地区,争议只是屈辱的开始!还说的那么扬眉吐气,真是一点气节都没有了。
在场的另外几名专家也表示,这个问题很好,但事实是很清楚的。韬光养晦政策提出的20年来,中国的领土和领海并没有任何减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也指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历史上的争议领土面积是比较大的,但是从实际控制来说,这20年来是有所增加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争议”是历史上的“争议”还是“韬光养晦”给“养”出来的争议?如果是“养”出来的,就别再给什么养悔涂脂抹粉。如果是自古具有的争议,历史上就是无主地,谁都没有宣布过主权。那么,你增加一点儿,我也祝贺您了。但是,是那样吗?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宣布了南沙、东沙和钓鱼岛的主权。当时是没有争议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则补充说,我认为讲边界问题,在全球化的时代要有新视角。实际上我们现在和亚洲的利益、周边的利益太大了,这个已经跨出了边界。即使不是我们的土地,但是我们的石油和资源的开发已经到了。所以,边境是死的,利益是活的,可以延伸到境外去的。这可能才是我们最大的利益所在。
陈所长说的就更明白了:什么边界不边界的,什么领土不领土的。只要资源让我们开采就行。如果照这个意思发挥一下,领土别人随便争,我们不争什么主权,只要能够使用就行。照此北京别人来争主权也无关紧要,只要让我们作为首都,让我们管理就可以。但是他似乎忽略了一点儿。只要你不正主权了,所有的权利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所有的权利就是别人暂时批准你使用的。一旦有主权的人对你不高兴了,一句:“滚一边玩去?”没有主权的你就得乖乖的滚。否则,说到联合国去,你也没有理。
,看着这么多大人物的一个个发言,不知说什么好。两个字:“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