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的解体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从苏联的解体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高级工程师 许秉南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以来,美好的共产主义幢景鼓舞了成千上万的志士为其奋斗,社会主义国家也曾雨后春笋般的诞生壮大。然而,共产主义运动又如潮起潮落,几度兴旺,几度萧条。惨痛的代价不能不让人们思考,是共产主义理想不现实?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谬误?回顾以往,实践与挫折让人们认识到,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要,只有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才可能指导共产主义运动健康发展,否则就会遭受挫折,遭受失败。因此,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应该始终是共产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首要内容。
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在于她客观地总结和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用该规律指引人们促进社会发展。马克思认识的人类发展规律不仅仅包括社会发展规律,也包括自然生命发展规律,因此,要想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时客观地研究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要注意强调,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建立于生命科学的必然性理念,只有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共产主义、私有制社会和科学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最早的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的特点很大程度地反映了生命的本能,既人类社会和其他所有生命一样,为了生存和延续必须极其严格地遵循自然法则——同类中物资分配公平,公平到必要时为了繁衍后代不惜母婴至上而牺牲其他,决不允许非常占有。原始共产主义是悲壮而合理的社会,合理到以生命的名义。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实际上是依据生命科学的原则定性了社会科学的法则,因此,她具备最基础的公理性的合理性。就是说原始共产主义虽然生产力很落后,生存很艰难,但她却是合理的社会,是有生命力的社会。
原始共产主义伟大的奠定了人类社会的合理模式。
人类之所以进入阶级社会(私有制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剩余价值的富有和分配失控,出现了不合理的分配现象,产生了占有、掠夺和剥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剩余价值的阐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阶级社会中分配不公的本质,而在对共产主义的论述中鲜明地提出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对科学共产主义的论述都清楚地表明了一个真理: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所谓的社会进步和发展根本上在于社会分配由不合理向合理化奋斗,共产主义之所以理想就在于她是完美的社会分配合理化的社会,是保证宏观生命合理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意义仅此而已。
社会分配由不合理向合理化发展的趋势,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民主解放程度的趋势。社会只能由以民为本的权力与民主的关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权利与民主的关系分配才可能更加合理。独裁、垄断决定分配是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使人类有能力共享丰富的科技成果和社会财富。因此,社会只存在因性质不同决定分配公平程度不同的本质,不存在因制度不同决定社会发达程度不同的必然。所以,只用富裕程度证明社会的先进性是伪科学,这也旁证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本质的论断为什么只强调社会分配,不强调其它的正确。
总结人类社会的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实际上就是阐述了生命的发展要素,阐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看一个社会是否进步和先进关键看他是促进了社会分配的合理化,还是加大了社会分配不公的差距,紧紧把握这一基本原则,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不困难。
马克思认为人类必须同时进入共产主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阶级社会的产生根源于社会分配不公,私有制的贪婪会不择手段地鲸吞公有制财产,破坏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这是私有制的本质,也是造成原始共产主义瓦解的根本。因此,理论上只要私有制存在,公有制就很难健康发展。
对社会生产力等达不到共产主义标准,又想满足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的欲望,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折中方案,那就是——提前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施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不是具体地限制个人的人身自由,也不是限制一个群体的人身自由,更不是不同政见之间的斗争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意义是限制私有经济对公有经济构成的威胁与破坏,保证社会主义体制和公有经济的健康发展。一切从左的或右的方面错误的理解无产阶级专政都是十分危险的,它直接关系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成败问题。
无论主观意愿如何,现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施无产阶级专政。事实证明,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不会改变,要清楚,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先决条件下诞生的,在阶级社会范畴内,不存在,确切地说是不可能存在不实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公有制是在国家体制、性质、政策和有关条件保证下形成的,而这一切都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意识。历史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不实施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社会一天也不能够生存。
前苏联的解体非常鲜明地证明了下述问题:1、不能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2、现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正确地运用无产阶级专政。如此,社会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够导致社会主义国家解体?
十月革命之后,苏联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把一个二流的、还带有浓厚的农业经济性质的资本主义国家建设成了超级大国,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整个社会都有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满足感优越,如此之好为什么说解体就解体了?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理解的不透,甚至错误地运用,最终茫然的否定。例如:苏联曾经错误地运用无产阶级专政残酷地搞权力斗争,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搞人身迫害,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限制民主等等,极其错误地滥用了无产阶级专政,把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意义变成了国家管理手段,变成了政权甚至少数人的御用工具。这就大大削弱了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公有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甚至一定程度地保护了腐败现象,破坏了民主,使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疑问和不平衡,最终导致否定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建国以后积极推行的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从方向上看都非常符合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定义要求,既要想做到按劳分配,必须做到各尽所能,也就是国家要保证公民的劳动权,社会要强化公民的劳动条件。要想做到社会分配公平公正,必须保证“强化”公民劳动,只有人人都劳动才能有社会分配公平公正的基础。所以,马克思强调的按劳分配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必须保证各尽所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有能力保证各尽所能,或者说是强化各尽所能。在经济所有制的左右下,社会无能力保证各尽所能是资本主义的弊端之一,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为了稳定社会,减小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对失业现象采取了社会保障的办法。失业保障其实是对社会弊端的人为补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锅饭”,实质上是另类剥削现象。社会主义社会因为保证了各尽所能,所以只存在积极探索社会分配合理化,逐步实现社会分配合理化的过程,从来就没有过“大锅饭”现象。
社会制度的先进曾经保证了苏联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国家体制只存在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和逐步成熟的过程,不存在导致国家解体的必然因素。马克思主义极其社会主义理论虽然需要不断地正确认识、理解、发展和落实,但不能修正和否定。鼓吹伪科学,歪曲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会走弯路,走弯路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前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正确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掌握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运用马克思理论的重要性,不应该,也不会影响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
通过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总结分析,让我们体会到了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只有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才可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才能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