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百步在催五十步—《改变西强我弱有待媒体升级》读后

火烧 2008-07-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南方周末对官方讲话的包装,指出媒体升级并非解决西强我弱的关键,强调官僚集团与资改派的立场,呼吁开放与反帝斗争。

百步在催五十步
 ——《改变“西强我弱”有待媒体升级》读后

     胡总书记做客强国论坛和6.20讲话只在强坛热炒一周,其他各界反响不大,既不是舆论导向转向的标志,也谈不上官方收紧舆论控制的信号,似乎只是对宣传方针的重申强调和对网络民意的认同(但网络民意仍然无法上升为可以直接干预现实的力量,声音,还是声音)但就是这样一个讲话,南方周末也如鲠在喉,赶紧抢过话头包装一番,硬是给这篇在中共政治文献中的讲话续上一条斑斓粗大的尾巴。
   
    1    出路无他,唯在开放而已。这十个字就是南报前方百计要给中共指出的方向,我们来看看逻辑上怎么推演过来的
  
    “ 远的不说,单就此次抗震救灾而言”,第一句话就有问题,凭什么“单说救灾”?救灾报道的确是官方为数不多的几个宣传战役之一,但我们回顾一下就能发现,但凡近年来成功的宣传战役全是救灾和与外来压力抗衡方面的。抗震报道的特殊性在于政府对于灾难的发生没有责任,在事件中扮演拯救者和牺牲者的角色,自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跟踪宣传,给自己立牌坊的事谁会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呢(相反,周老虎,杨大侠,翁安事件怎么三缄其口,不见政府全面报道呢),--明明是因为宣传成功才敢于开放,南报本末倒置加以偏概全,第一句话就说开放导致宣传的成功,逻辑上连个过渡都没有,侮辱了全国人民的智商。
 
   2     西强我弱,这个“我”不是别人,就是官僚集团,这个格局是怎么造成的。在肖磊同志的文章中有清楚阐述 ,资改派放弃反帝斗争的旗帜几十年了,背离了革命阵营和革命理想,也出卖了国内广大人民的斗争和利益,“一巴掌把人民打了下去”建立资本和官僚的联合统治。什么“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是他们的原话。在联合国投了几十年弃权票。可以说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声不吭。和六七十年代输出革命理论和价值观相比,今天中国能向外国传播一丁点价值观吗。就是因为自己丢失了团结人民,反帝斗争这个根本,面对内外夹攻自然挺不起腰杆。南报只看现象不看原因,用叫着用“开放”来化解西强我弱,如同放着鲜血淋漓的伤口不管,在完好的皮肉上包纱布。

   3     百步在催五十步 ,    走资派还再走,但走的不够快,在彻底修改家谱,认祖归宗的问题上的犹犹豫豫。南报临危授命执鞭上阵,百步在催五十步:  除了“信息管理体制首先对内开放”,还“应该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媒体”,“尽可能创造条件促成媒体的升级”。。。。在海外主子开的清单上夹带自己的私货,但考虑南报一门心思的当急先锋,志虑忠纯,估计除了”开放“,别的都是应景之话。


   4     “唯在开放”,这句话是点题之笔,的确 ,开放是不错的,关键是对谁开放,是对鼓吹西方至上,普世价值,民族逆向主义开放,向诋毁中国革命,人民领袖,群众运动开放;还是对弘扬民族精神,优良文化,社会主义价值开放,对维护人民权益,传递人民声音,讴歌中国革命和人民领袖开放。这个判断是拷问开放二字的性质,是检验开放动机的唯一标准。

      结论  南报歪曲胡总讲话冒了一定风险,而且要把官样文章演绎成自由宣言也有技术难度,急切上阵草率出击,结果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涂抹修改太过明显,就算想把开放自由之花嫁接到新闻管制的树上也没法成活,文章发出后受到普遍攻击,和者寥寥,可以看作南报急切争夺话语权的系列战斗中的失败典型,也可以看作表现官僚集团和买办势力既勾结又算计的一出喜剧。最后,我想到一个比喻,胡总要给全国媒体集体戴项圈和绳索,南报见不是正宗主子,心有不甘却不敢呲牙,情急之下把项圈说成领带,把绳索说成项链,但愿能保住面子,见了真主儿汇报也算反击有功。反正承不承认也戴上了,再怎么辩解,路人掩口,胡总冷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