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部门利益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火烧 2011-05-16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指出部门利益严重阻碍经济发展,以房地产调控为例,揭示政策执行与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强调制度层面的问题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部门利益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近段时间,议论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中央下决心调控房地产,要求各地方报送价格控制计划,各地不情愿好不容易出台,结果都是涨价计划。此事其实反映了当前社会存在着的一个深刻的社会矛盾,就是管理决策层代表全体民众利益要求发展经济,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集团利益之间的矛盾。房地产己成为我国当前将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泡沫,要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就必须要对房地产进行坚决的调控,从这一点上来说,社会各界己基本形成了共识,此也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体现。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全体的、整体的利益,坚决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决心也不可谓之大,措施不可谓之烈,但为何每每都象拳头打到棉花上?

 

其实我国当前在很多方面都有执行的结果与管理层最初的决策目标大相径庭的事。例如2010年在证券市场推出创业板,有关创业板的设立制度讨论上下反复几易其稿,由于参与讨论的范围是设定在证券机构,投资银行这些利益相关部门,虽然管理者的初衷是想让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都能以较低的价格上市发行,表面上也做了一些貌似控制新上市发行价格的控制工作,结果却是,相关利益方很轻易地就在新发上市的制度设定中留有利益后门,这种后门当然不是非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所能看出来的。结果却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上演了一幕前所未的、世界级的竞相高价大发行。

 

这样的事例其实很多。例如,为反腐败,要求官员申报财产,却需要官员自己举手同意;遗产税等涉及到大资产所有者根本利益的法规出台,却需要当前主要由大资产者所构成的人大代表举手通过;这怎么可能获得同意,获得通过呢?当然上述这只是举例,其实,有关社会不同群体间利益之争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像高速公路收费、垄断部门、垄断集团高价、就连高价房都还小巫见大巫的更高价墓地、还有更称奇的艺术品竟然可分股上市,等等,等等。去年,法大杨帆教授出版的《利益集团》专著己经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形成,对政策、立法、执法的影响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在行政层面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一直是官场的潜规则,只不过是到目前为止,社会的这种贫富两极分化、利益集团的肆无岂惮己经到了严重影响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地步,如果不作转变就根本无法解决我国经济当所处的两难困境。

 

其实,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私有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社会的各个集团,行政层次的各个部门与各个地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准则是必然的事。因此,在发达的资本主义都相应这种对资本、对集团、对行政部门制约的制度与措施,包括国家层面的宪政民主、组织结构层面的三权分立等,在强势的资本与国家行政执行权力后面,站有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代议制机构。我国虽然有不少人反对三权分立,也未必照搬西方。但是,必须要明白,当前造成上述最高管理层决策措施不能被有效的执行,不能兼顾普通民众利益的集团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的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种种现象背后,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制度层面上还存在着蹩病。

 

我国的代议制机构各级人大代表主要由政府退居二线的官员或成功的企业家、大资产所有者所构成,虽然还有一些社会各界代表作衬陪,由于代表没有真正的由竞选产生的制度制约,代表也只代表着自身的个人利益,唯独没有真正代表处于劳工阶层的普通民众利益的真正代表。为了提高立法质量,在代表专职化方面几年前也作为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的社会各阶层利益代表、特别是广大劳工阶层、普通民众利益代表的产生机制,少数几个的代表专职化并不起任何作用。因此,从立法层面上来说,有利于制约权力资本利益、垄断集团利益、部门利益的法律法规,根本就不可能获得通过,甚至根本就不可能产生。由于没有专职的利益代表构成的利益驱动机制,各部门的自主利益主导立法、通过部门立法设立利益后门的局面,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而任何法律法规的利益后门,都体现在细节上,非利益相关方的专业人员不能识别。例如,美国为防止国际金融危机再现而出台的金融监管法案,就具体细节在参众两院就激烈地争论了一年多,最后实际出台的还是个妥协的方案。可见,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冲突在立法层面的争夺的激烈,在我国没有形成普通民众利益为立法而作利益争夺的情况下,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立法,只需要在行政或执行时部门自利就行了;如果社会反映大了而产生立法时,立法也必然会演变成集团利益立法、部门利益立法,而从使“执政为民”的理论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解决当前一系列执政困难、两难处境、经济发展难题的根本之策,还在于从改革利益博弈机制的制度上着手,各级人大代表由竞选产生,真正地由集团利益、部门利益圈外的人行立法权与监督权,才能真正制约权力资本、利益集团、部门利益的私利的过度膨胀,舍此绝无它途。

(2011.04.0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