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小学女教师买夜宵被绑石沉河”的社会之痛(续)

火烧 2011-12-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小学女教师被杀害事件引发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文章回顾毛泽东时代低犯罪率,强调青少年教育与工读班制度的作用,呼吁加强社会关怀与思想引导。

“小学女教师买夜宵被绑石沉河”的社会之痛(续)  

在前面的《“小学女教师买夜宵被绑石沉河”的社会之痛》中,说到湖北洪湖一个女教师夜出买夜宵,不幸被三个因为“赌博吃喝花钱太多,要想法搞点钱”的“游手好闲之辈”谋财害命残忍地杀人灭口绑石沉河的案例,提出“这种不应该有的社会之痛谁来告慰?这种已经让人熟视无睹的社会悲哀谁来了结?”的问题。

一个深受学生家长爱戴的好老师教师就这样走了,是社会的伤痛;三个“游手好闲之辈”成为十恶不赦的罪犯,同样是社会的伤痛。这种伤痛不能不让人们深思,我们是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国家的犯罪率是很低的。那时候并没有刻意地去教育人们遵纪守法,没有进行什么法制教育法律考试,也没有强调什么法大于天。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绝不能做。可是后来不仅丢了了我们一些好做法,还用一些混账观念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其中对我们伤害最大的就是自私自利,一切向钱看。一些舆论宣传也引导着人们不择手段搞钱,搞到钱就是好汉就是成功人士就可以高人一等。这些混账观念对我们年青一代的伤害特别大。看着现在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走上犯罪道路,哪能不为我们我们国家的前途忧心啊!

毛泽东时代犯罪率低,与政府和社会对青少年有效的组织和持续的关怀教育是分不开的。大于这一段看老报纸,发现1965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上的有篇《“为劳动人民办的好学校”——郑州市办了一批街道工读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是怎样做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其中的一些积极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也许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在的问题会有所帮助。


附一:“为劳动人民办的好学校”——郑州市办了一批街道工读班

作者:郑州市教育局 ( 1965.11.24 《人民日报》)

近年来,我们在推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过程中,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创办了一批街道工读班,将街道上的社会青少年组织起来,进行政治、文化和劳动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现在,街道工读班已成为教育青少年的重要阵地。去年十一月,我市二七区解放路办事处创办了第一个工读班。后来,经过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现在,全市三十三个街道办事处中,已有二十六个街道办事处办起了四十五个工读班,共招收学生一千二百多人。这些工读班分布在三十多条街道上,一般每班二三十人,规模小、设置分散,便利学生就近入学,也便于安排劳动。

街道工读班的学生,有的是因为家庭人口多,负担重,无力上全日制学校,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没有考上高一级学校。他们大都是十岁到十五岁的青少年,还不到就业年龄,但是,终日闲散无事,遛街转巷,很容易受资产阶级和封建迷信思想的腐蚀。广大群众、家长和街道干部,都迫切希望采取适当形式,将这些青少年组织起来,加强教育,使他们成为红色接班人。我们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创办工读班的。 我市的街道工读班都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办起来的。有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把会议室、办公室让给工读班作教室。有的居民听说工读班缺教室,就主动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有的工读班用青石板和碎砖头垒起来当桌凳。教师是聘请街道优秀知识青年来担任。同时,教育部门也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尽力给予支持。目前,工读班的条件正在逐步改善。

我市各街道工读班,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阶级教育为纲,大抓政治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不少工读班组织学生学习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并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有些工读班讨论了“为谁学习?”“为谁劳动?”的问题,对学生的教育很大,不少孩子对学习和劳动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大部分工读班都认真坚持了半工半读的原则,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现在,这些工读班大都和地方国营工业和手工业厂社挂钩劳动。少数工读班还自办小工厂。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并邀请工厂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 这批街道工读班虽然创办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劳动,既提高了文化水平,又学到了生产本领;既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又解决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原来被认为不好教育的青少年,如今变成了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有些还加入了共青团。最近,有一批年龄较大的学生,热烈响应了党的号召,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

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街道工读班,不仅是对街道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是在城市里推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一种新形式。它为进一步满足城市劳动人民子女的入学要求,多快好省地发展和普及城市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城市劳动人民的热烈欢迎,群众都称它是“为劳动人民办的好学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