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沙家浜精神”
文章围绕沙家浜精神展开,强调军民鱼水情的重要性,呼吁重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提出新时代应发扬沙家浜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上一篇
感谢社科博客群邀我一起到沙家浜去采风。沙家浜我已去过2次,并曾写过一篇《从戏剧走向现实》的博文,收入了我的博文集《云游天下》之中。但这次仍欣然前往,目的除了想再欣赏一下大自然风景和新鲜空气之外,还想体味一下当时军民鱼水情深的源头。
沙家浜是由沪剧《卢荡火种》为起因、因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而出名的。它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与日、伪之间斗争的故事。京剧《沙家浜》中的名段在我们这一代是耳熟能详的。这次活动午饭期间,网友们还表演了其中的《斗智》一段,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但我最欣赏的还是郭建光与沙奶奶之间的一段体现着军民情深的演唱片段。这段唱词是:
沙奶奶唱:同志们杀敌挂了花/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乡亲们若有怠慢处/说出来我就去批评他。 旁白:指导员:沙奶奶让咱们给提意见,提意见?/沙奶奶,我给您提个意见哪?沙奶奶:那好哇,您提吧. 郭建光唱:那一天同志们把话拉,/在一起议论你沙妈妈(沙奶奶:说什么来着)/七嘴八舌不停口(沙奶奶:意见还不少呢?)/一个个伸出拇指把你夸。(沙奶奶:我可没做什么事)/你待我们亲如一家/精心调理真不差/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鱼虾/人人都说似这样长期来住下/只怕是心也宽,体也胖/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够爬/怎能上战场把敌杀。(沙奶奶:瞧你们大伙说的)/待等同志们伤痊愈 沙奶奶接唱:伤痊愈也不准离开我家/要你们一日三餐九碗饭/一觉睡到日西下/只养得腰圆膀又乍/一个个像座黑铁塔/到那时身强力壮跨战马/驰骋江南把敌杀 郭建光接唱:驰骋江南把敌杀/消灭汉奸清匪霸/打得那日本强盗回老家/等到那云开日出/家家都把那红旗挂/再来看望,你这革命的老妈妈 这段唱词,情深意切,真实体现出了当时军民一条心的情景。根据我自己在解放初期的亲身经历,感到这段唱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感情的确是老百姓和党之间的感情。这说明,我们党的确曾经与老百姓是血肉相依、根植于老百姓之中的,这也就是我们党能取得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最根本的原因。可是曾几何时,我们党离开群众越来越远,甚至个别的地方党的领导完全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的名言“你代表党说话,还是代表人民说话”对此作了清楚的表述。我认为,当前中国所反映出来的深层矛盾和危机,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建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舍此别无它途。最近重庆号召干部下乡,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回到“文革”时代的做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实这样做正是继承和发扬我党一贯的优秀传统。而当党的干部们都坐在舒适的“衙门”办公室里,还派警察持枪在门前站岗,人民要见干部大人们而不可得,这样那里还会有党和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呢?现在经常将重要的经验总结为“精神”,如“抗洪精神”、“抗震精神”等等。我也来东施效颦,提一个“沙家浜精神”,也就是军民渔水情精神。我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极需发扬这种精神,让党和人民重新融为一体,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成功。从这点出发,我希望全国都能向重庆学习,促使党和政府的干部能与基层民众紧密结合,心心相连,而不是坐在官衙里做官当老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开拓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来。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