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精英的大融合

火烧 2011-05-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精英群体的融合现象,分析权力、财富与知识精英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当前社会结构中的利益分配与矛盾,强调民生问题与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任何社会、任何朝代都是由精英和非英精组成。非精英部分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最底层,都会受制于精英统治。孟子早就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任何时代的精英大都由三部分组成:权力精英、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当然从建国到文革时期只是部分权力精英在唱主角,财富精英已失去了发展的土壤,知识精英更是被打进冷宫。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步入正轨。拥有财富不再是罪恶,知识多了也不再反动。我国终于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这三种精英正越来越融合为一体。一些有权有势的精英们开始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为财富精英们获取暴利,同时他们自己也得到相对应的利益。他们对非精英们的利益视不见,对更多普通百姓的诉求充耳不闻,这和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他们只是要求这些草民们要顾全大局,但他们却全不顾这些小民的民生问题,只想着自己的私利。权力精英们为了表示自己的政策具有科学性,因此就会求助于知识精英们,由知识精英为他们的政策摇旗呐喊,还有的权力精英人物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形象不惜求助于知识精英,于是就有了研究生学历最集中的地方反而是在政府机关的怪现象。好在最高决策者们能关注民生,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免除农业税等有利于普通民众的措施让老百姓得以生活得更好。但是现在的歪嘴和尚太多,他们总是用着堂而煌之的理由牺牲着平民百姓的利益,又总是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道理来对付群众的意见。殊不知会越堵问题会越多,这几年发生的个别群体事件不正是积累的矛盾所造成的么。

   财富精英从来就是和权力精英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权力精英的政策就不会有人先富起来。多数的财富精英是通过超人的才智和超多的资本运作获得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财富,也有不少富人只为了个人的私欲为富不仁,千方百计地压榨劳动者,比过去的资本家和地主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全不把工人的生命当回事,只想捞到个人的财富,河南的张海超如果不是开胸验肺,就没有人证明他得尘肮病。他们有的拖欠工人的工资,有的甚至懒帐不还,于是就有杭州的老板毒打讨薪者。为了钻政策的空子,他们中有的不惜向个别权力精英送礼打通关节。富人们有了钱,便想拥有地位,于是你很容易从各级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名单名看到富翁的名字。当然多数富人进了人大政协也是党和国家对他们曾经做过贡献的回馈。财富精英为了使自己手中的项目更具合理性,但和知识精英们结合,由知识精英们装点。为什么老百姓买不起房,即不是因为丈母娘因素、更不是孩子爹妈的原因,而是权力精英和财富精英相互勾结的结果。

   知识精英在新中国可谓大起大落,在五几年的大鸣大放开始就走背运,到文革更是臭老九了。还是改革开放让知识精英们扬眉吐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让他们当官,给他们加薪。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都能得到精英的待遇,但是更多的知识分子只会研究学术,不会巴结、不会算计,所以还是清贫,排除在知识精英之外,前不久武汉大学不是也对已病危的张教授做了解聘处理么。一些头脑灵活的精英一只手向权力精英们要政策要钱,另一只手向财富精英们要赞助,真可是长袖善舞。这还不算,那些大学校长们依然向广大的莘莘学子收取高学费。为什么会看病难、看病贵。还不是因为医院的院长们竞相进口高级设备捞回扣,专家们变着法地对患者小病大治。正是知识精英同权力精英、知识精英的合作,才会有普通群众的高药价、高学费。   

    历史从来就是精英治国的,但是精英决策更要着眼于最广大、最普通的大众。如果只想着与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打得火热,忽视了普通民众的诉求,迟早会出问题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