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全国毛泽东热让美国不安--网络时政文摘(2010-6-21)

火烧 2010-06-2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9
文章探讨中国毛泽东热引发美国不安,同时反映中国富豪慈善捐赠缺失与移民潮现象,揭示社会贫富差距与慈善事业发展滞后问题。

网络时政文摘(2010-6-21)  

   

美国富豪倡捐赠 中国权贵忙移民  

污染企业不能碰 环保难敌GDP  

   

龙吟大地:人民币汇率重归弹性背后  

人民币增强弹性 炒汇价风险反升  

   

严打是个好武器 扫黄疑项庄舞剑  

毛的忠实崇拜者寒春 临死前称完全赞成文革  

   

全国毛泽东热让美国不安  

   

  ......................................... 

   

美国富豪倡捐赠 中国权贵忙移民  

   

东方日报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近日向美国四百名亿万富豪发出倡议,将一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若获成功将募得六千亿美元,但这场慈善风暴在中国富人圈里未见影响。同样是家财万贯的富豪,有人一赠亿金为慈善,有人却敛财守财,甚至为转移家产移民异国,两者云泥有别,让人汗颜。  

   

三十年经济发展造就了大批中国富豪,据国际机构调查,内地百万富豪人数仅次于美日两国而居全球第三,在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上,人数也年年刷新。不过,中国富豪权贵掌握的财富愈巨大,精神境界反而愈低下,「炫耀财富,显示高贵」成为富人群体的普遍心态。他们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挥金如土,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却一毛不拔。  

   

内地现有注册企业逾一千万家,其中仅有十多万家曾经为慈善事业捐赠,其馀九成九企业从不沾「行善」的边。在「希望工程」捐助款帐册上,慷慨解囊的「先富一族」不足二成。两年前一项「中国富人形象」的网上民调显示,超过三成受访者认为富人为富不仁,没有同情心和看不起穷人。  

   

时至今日,富人对奢侈品的追求、炫耀已陷入狂热,奢侈品消费额称冠全球,富二代未富先奢,丑闻不断,激化贫富矛盾,「劫富济贫,怒杀贪官」的声音此起彼伏。与盖茨、巴菲特不为子女留下大笔财富的高风亮节相比,中国富豪个个都是「铁公鸡」,诚如有网民所言,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富豪,有的只是守财奴和暴发户。  

   

不仅如此,中国的慈善事业并没有因为大批富人诞生而同步发展,不仅善款数额远不及欧美日等国,而且募捐体制落后,机构凌乱不堪,善款使用缺少透明度。看来中国不缺大富豪,只是缺像盖茨、巴菲特这样有慈善心的慈善业领军人物。  

行善扶贫 一毛不拔  

   

最不堪的是,正当盖茨、巴菲特为其伟大的慈善计划四处奔波时,中国富豪却掀起向欧美澳等国移民的热潮。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推出投资入籍制度,最低投资额为五十万美元,内地富豪权贵趋之若鹜,在去年获准入籍的四千二百多人中,中国人佔了七成。富豪移民,财随人走,从中国带走数以亿万计的财富。  

   

中国富豪为何不回馈社会,求得好名声和良心归宿,而是千方百计移民海外,转移财富?这不单是境界高下的问题,而在于大部分富豪从第一桶金开始就与权利紧紧相连,财富来得不乾淨,见不得光。以家境清贫的富商黄光裕为例,如果不藉行贿换取官员相助,光靠白手起家、自身打拚和合法经营,哪有可能一夜暴富而跃升中国首富?这样的富豪手里财富再多,连巴结讨好贪官都来不及,怎麽会将做善事放在心上?  

   

其实,富豪做善事有助于消弭社会仇富心理,对自身有益无害,就像在美国,贫富差别相当大,但贫民仇富感并不强烈。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中国富豪何不学学盖茨、巴菲特?  

   

   

   

污染企业不能碰 环保难敌GDP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阳奉阴违 放纵污染  

   

安徽省固镇县环保局不久前要求当地一家外资企业补交治污费,却反被企业告了一状,县政府最终以「破坏招商引资」的罪名,将包括局长、副局长在内的六名环保局官员停职。  

   

据称被处分的官员在执法过程中,并没有利用职权索取好处的违法行为。他们受到如此严厉的处分,完全因为该外资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是GDP的重要保障。更为讽刺的是,这家橡胶企业本来在浙江省设厂,因製造严重污染而被扫地出门,来安徽后竟被奉为太上皇,老虎屁股摸不得。  

   

固镇县发生的事情并非绝无仅有,同类事件屡见不鲜。例如,江苏省有两家企业在长江边靠近市区的地点违规兴建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化工项目,当地环保部门虽然手握确凿证据,却束手无策。这两家高污染企业提供巨额税收,因而受政府百般呵护,谁也不能动它们一根毫毛。  

   

今时今日,不少地方政府把提升GDP视为压倒一切的要务,因此那些能为 GDP作贡献的外资企业更被视为救世主。有官员公然宣称:「谁与外资企业过不去,就是与人民过不去!」「谁刁难投资者,谁就是人民的罪人!」至于这些企业是否合乎环保的规定,有否导致严重污染,都只是微不足道的枝节问题。  

阳奉阴违 放纵污染  

   

虽然中央一直把环保作为施政重点,并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内容,但很多地方都阳奉阴违,只把环保作为空泛的口号,环保执法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影响招商引资,就得让路。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形同虚设,多数官员都明哲保身,少管「閒事」,个别敢于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官员则被视为不识时务,甚至被斥为「与政府作对」,有些人连饭碗也保不住。固镇县当局将环保局人员「一锅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地方当局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其实是极为短视的行为,若引进了高污染企业,无异于饮鸩止渴,得不偿失。去年,湖南省嘉禾化工企业污染河流,导致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便是沉痛的教训。  

   

部分地方官为了打造政绩工程,为自己脸上贴金而不惜贻误后代,实在令人不齿。事实证明,应该打击的不是依法办事的环保局人员,而是那些自私自利、玩忽职守的庸官。  

   

国家领导人近年反覆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界和谐」的社会,大小官员却对高污染企业极尽媚态,对辖下的环保部门反而诸多刁难,岂非咄咄怪事。  

   

   

   

龙吟大地:人民币汇率重归弹性背后  

   

本文重点  

   

    * 外交策略将回复低调  

    * 斗争中学习才能圆熟  

   

G20峰会召开前,北京突然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公布一出,美国总统奥巴马抢先讚扬,称此一决定有助全球经济复甦;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形容「令人鼓舞」;日本财务相野田佳彦第一时间表示欢迎;其他经济大国也鼓掌欢迎,全世界好像都放下了心头大石。  

外交策略将回复低调  

   

笔者认为,北京的这一决策,其实不是偶然的单一事件,而是中国对前一个时期外交策略的检讨和调整,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外交天平上又向低调方向回归。  

   

原本,北京放出的风声是,G20不是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平台,中国对于本国的汇率政策问题由自己决定,不接受外国的压力。这一表态,原本使大家认为北京还是採取针锋相对的强硬策略,所以除了美日和北京有秘密管道会预先获得吹风之外,其他各国都以为G20上会有恶斗。由此可见北京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压力,并适时调整策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不失为明智之举。  

   

可以预料,北京这一宣布也将是在人民币汇率上「大耍太极」:人民币汇率回归弹性,不一定是对各种货币全面升值,更一定不是大幅升值。由于上一波金融海啸,人民币过去两年实行了紧盯美元的政策。北京的新公布,等于表明人民币与美元再次脱鈎,回归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制度。事实上,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今年三月一鸣惊人地指出,人民币盯住美元是一项「特殊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度过金融危机,这政策迟早要退出。也就是说,这本身属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范畴,就算没有外国压力也迟早推出,而选在G20前推出,则变成北京外交的一张牌。  

   

人行的公布指出,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北京的专家指出,人民币升值会是温和的,如果欧元对美元迅速贬值,也不能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自○八年七月人民币紧盯美元以来,人民币兑欧元、韩圜、澳元及英镑等多种货币,都升值不少,所以人民币放弃紧盯美元,也有适度贬值的可能。不管怎样,多数人预期,人民币将重新缓慢升值,年底前约升值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斗争中学习才能圆熟  

   

北京的外交人士透露,中国检讨去年底丹麦世界气候峰会,也有「失当之处」,其中在与美国交手之时,一是缺乏谈判的灵活性,二是对奥巴马有失礼之处,导致他生气,连连作出对中国不利之举。当时,连较亲华的基辛格也批评北京有「傲慢之气」。事后,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被贬。  

   

北京长期「韬光养晦」,一旦硬起来,难免有分寸问题。检讨调整是对的,但绝不能当缩头龟。敢斗,在斗争中学习,北京外交才能圆熟。  

古吕  

   

   

   

人民币增强弹性 炒汇价风险反升  

东方日报  

   

人民银行再次发挥其出其不意的惯常手法,在二十国集团本星期举行峰会之前,突然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意味实施了二十三个月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告一段落,也可反映内地对全球经济可安然度过金融海啸投下信心的一票。  

   

虽然国际社会对人行的做法均表讚赏,认为中国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助环球经济回复平衡,并呼吁中国积极执行有关改革。不过从人行接连发表的声明以及跟进的文章显示,人行的目标与欧美社会的期望可能有很大出入,欧美领袖的想法是人民币汇率在增强弹性后,再度纳入上升轨,但人行的做法是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重新回复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基准,这个基准的货币种类以及如何分布,继续讳莫如深,在新的机制下,人民币的弹性固然是增加了,但其可预测性也相对减弱。  

   

无可否认,当大家仍在争论全球经济的复甦是否具备基础,担心欧债危机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前景,人行放弃金融海啸期间紧盯美元的非常时期政策,多少反映当局认为危机最坏时期已过,而且对内地今年的经济表现亦有一定信心,不怕放宽汇率形成机制后,会对内地经济构成新的威胁。如果内地对全球经济以及国内经济的评估准确,人行因时制宜的做法,确实可以成为稳定全球信心的一道支持力量。  

   

问题在于全球经济前景的变化因素较前複杂得多,莫说中国无法完全掌握,即使欧美发达国家也会自叹力有不逮。在金融海啸尚未完全过去时,率先解除临时应急措施,无论如何也要承担一定程度的政策风险。再者中国厂商近期面对工资急速调升的压力,对于内地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若加上汇价变动的因素,内地厂商面对的压力将会有增无减。  

   

想法向来别树一帜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鲁比尼认为,人民币增强汇率弹性后,不仅不会升值,还可能会贬值,杀市场一个措手不及。他的想法看似极端,其实不无道理,原因很简单,影响人民币汇价变化的因素若是一篮子货币,计算就会变得较複杂,当中固然包括近期转强的美元,但也包括一定成分的弱势欧元和英镑,这一篮子货币的汇价升跌,此消彼长,对人民币自然会产生可升可跌的后果。其实人民币可升可跌,应该是更符合实际环境的市场情况,而且可避免资金一窝蜂炒卖人民币升值,令内地充斥大量热钱,加大内地资产泡沫的危机。关键在于欧美社会能否接受这个事实。  

   

人行表明人民币汇价大幅波动,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在增强汇价的弹性后,人民币也不会一次过大幅升值,似乎将外界种种美丽的憧憬刺破。在种种框架的限制下,人民币汇价在新的推进过程中,将会展现甚麽图画?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汇价原地踏步,或者在非常窄幅的范围内上落,与欧美社会期望人民币进入另一次大升浪,可能相距十万八千里。人行增强人民币汇价弹性的招数,若没有带来人民币显着升值的结果,最终可能令欧美社会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其至捲起新一轮的升值压力风潮。  

   

   

   

严打是个好武器 扫黄疑项庄舞剑  

【明报专讯】日前公安部部署全国严打7个月,理由是保「世博」和「亚运安宁」,这个理由实在有点牵强,世博早已开始,该部署的早该部署了,而广州亚运会要 11月才开始,现在开始部署似乎也早了点。结合各地严打的内容看,重点内容是「优先打击」色情场所,也与保世博与亚运不大相符,是否项庄舞剑,令人感到扑朔迷离。  

   

北京市新任公安局长傅政华刚上任,马上挥军扑到「天上人间」(夜总会);广州上周也出动600多名警员搜查一间卡拉OK,指其违反了凌晨两点必须关门的禁令,同时也搜出小量毒品;东莞上月也打击「髮廊一条街」,关闭了几间无理髮工具的「理髮店」。  

   

公安整顿「架步」动机惹猜疑  

   

薄熙来在重庆打黑,引起全国轰动,导致人气急升,老百姓一片叫好。相信他是为了保一方百姓平安而为之,当然也收到个人政绩的好处。北京敢于摸老虎屁股(「天上人间」据说后台强大),也令人觉得这位新任公安局长有决心整治治安。新疆严打一个月,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而各地打色情场所意欲何为?没有人会为色情场所辩护,这些行业背后也有多种罪恶滋生,顺藤摸瓜也能牵出其他罪桉,甚至是庞大的黑社会势力,若各地公安真的以打击色情场所为引子,全面清理黑势力,则老百姓幸甚,但若是为打击不愿「配合」警方的而找寻新的合作伙伴,则可能引致新的腐败,那麽,严打只不过是公安「寻租」的武器罢了。  

   

阮纪宏  

   

   

   

毛的忠实崇拜者寒春 临死前称完全赞成文革

   

 曾经参与「曼哈顿计画」(Manhattan Project)造原子弹的美国女科学家寒春(Joan Hinton)最近(六月八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死了,享年八十八岁。寒春早年追随近代大物理学家弗米(Enrico Fermi),而弗米是「曼哈顿计画」的主要主持人,寒春作为他的助手之一,得以亲睹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爆的实况。她参与「曼哈顿计画」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她是这个计画中层级很低的人,至于她在中国大陆声称曾亲手摸过投在长崎的原子弹,美国原能总署斥寒春的说法「毫无根据」。  

   

 但寒春对美国以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让无数无辜生灵涂炭,始终感到无限愧疚,因此她在一九四八年放弃了在芝加哥大学追随弗米的核子研究工作,恰好那时她有位一向亲共的哥哥韩丁(William Hinton)在中共解放区,于是寒春顺理成章的去了中国,后来到了她向往的延安,并和她哥哥在康乃尔大学的室友阳早(Erwin “Sid”Engst)在瓦窑堡结了婚,中共元老林伯渠等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在场的来宾唱〈团结就是力量〉作为结婚进行曲。  

   

 韩丁和阳早在康乃尔都是学农的,他们到中国致力于农业的改革及机械化,韩丁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回到美国写了一本名叫《翻身》的书,报导中共的土改和中国农村在中共建政后天翻地覆的变革。阳早是二战后以联合国救济总署畜牧专家的官员身份去中国的,因受了韩丁的影响,弃官员身份在中国饲养乳牛,自力更生。寒春嫁给阳早后,夫唱妇随,不再搞原子科学的研究,专心务农,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研发农业机械,她们从青年到老,一直生活在中国的农村里,过着和中国农人一样艰苦朴素的生活,中共当局一再表示他们是外国专家,可享受副部级的待遇,并提供相应的居住环境,但遭到他们拒绝。像这样的美国人,恐怕跑遍了世界,也找不到几位。  

   

 寒春去了中国后,美国有些人骂她叛国,指控她把原子机密泄漏给中共,这不但是误会也是冤枉,连她在芝加哥大学的同学杨振宁(二人同时是弗米的学生)也不免怀疑寒春是否曾提供原子机密给中国,因此杨在七○年代初回归中国时,特别向他昔日芝大同学邓稼先(中国造原子弹的功臣)求证寒春有否参与中国的原子弹计画,邓的答复是否定的,杨听后热泪盈眶,杨流的是民族骄傲的泪,因为中国的原子弹是自造的,没有外国人的参与。  

   

 一九二一年生于芝加哥的寒春,出身教育良好的富裕家庭,母亲是教育家和一所私立学校校长,她早年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获有博士学位,擅长运动,曾为滑雪选手,但不喜美国的资本主义生活,看到电影上的做爱镜头会为之愤怒,她一生只穿过一次高跟鞋。政治上左得出奇,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时,曾和丈夫阳早及从前的嫂嫂史克(韩丁前妻)等联合贴出大字报表示支持,获毛泽东嘉许。  

   

 直到临死前,寒春还说她百分之百赞成文革,并赞扬毛是「好得不得了的人」(a terrific person),尽管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已经唾弃毛和他所发动的文革。寒春遗有三名子女,分别取名阳和平(Fred Engst),阳建平(Bill),阳及平(Karen,女),她们都说中文长大,一度拒绝学英文,只有阳建平选择回到美国生活,并自称是他母亲的「右派朋友」,其它二人住在中国和法国。  

(博园网)  

   

   

   

全国毛泽东热让美国不安  

   

美国人惊叹:毛泽东竟然再上神坛  

美国之音    2010-06-20 09:13:26  

   

    在个人崇拜风靡一时的文革结束之后,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和中共领导人终于把毛泽东请下了神坛。接着,中国有了改革开放。可是今天,在中共夺取政权前曾经盘踞的红色根据地里,毛仍然像神一样接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  

   

    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国,红色根据地被称为“革命圣地”,而圣地里的神就是毛泽东。  

   

    毛无处不在。他的凋塑、画像、徽章、手迹、语录、着作出现在纪念馆里、商店里、饭店里、各种纪念品上,以及老百姓家里。歌唱毛的歌曲在扩音器里反复播放。  

   

    井岗山是毛泽东和朱德的队伍会师后中共开创的早期根据地,被认为是毛的发家之地。这里流传着许多关于毛泽东大显神灵的故事。  

   

    有一年,韶山人运送毛泽东塑像从井岗山路过,汽车突然出现故障,不得不在井岗山停留一日。可是第二天,车未经检修就良好如初,可以继续上路了。当地人说,那是毛主席留恋井岗山,希望在此逗留,多看一下这个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由于毛在显灵,所以车不用修就恢复正常了。  

   

    记者发现,毛泽东在1931年拍摄的这张照片里就已经有痣了,说明毛并不是在遵义会议以后才得痣的在参观毛泽东旧居时,导游在一张青年毛泽东的照片前向我们提问:这张照片跟毛的其它照片有何不同?左看右看,不得其解。导游说,这张相里的毛泽东没有那颗着名的痣,而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给毛拍的照片里则有一颗十分显眼的痣。她再问,大家知道毛是何时长出痣的吗?无人能答。  

   

    她接着说:“他是伟人嘛,与普通的那些人是不一样的。这颗痣呢,是他中年得痣。中年得痣有几大含义,一呢,这颗痣确实是他中年的时候长出来的,还一个表示他革命事业中年得志,这个是遵义会议确定他身份之后,才长出来这颗痣。所以说,主席中年得志嘛。”  

   

    还有更神的。毛的一处旧居前有两棵大树,一棵是南方红豆杉,另一棵是椤木石楠。据导游说,1929年这两棵树被国民党兵烧死,20年后的1949年毛得天下之后又发芽生长。1976年毛去世后,两棵树再次枯死,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树又复活,至今枝叶茂盛,一片丛茏。  

   

    至此,故事还没完。导游接着说:“这棵树是一棵公的。公树是不开花结果的。但是这棵树开过花、结过果。是什么时候呢?1965年5月份,开出许多星星点点的小白花。当地老表也觉得奇怪呀,是不是什么重大事情要发生?果然,1965年5月22号,毛主席他老人家重上井岗山。所以说(这是)‘神奇树’、‘感情树’。”  

   

    据说,现在,每逢重大节假日,当地老表都会来拜这两棵树,在树前插上香,烧点纸钱。  

   

    不论是在井岗山,还是在红军长征后建立的根据地延安,毛泽东旧居里都能看到一些散落的香烟和钱币。  

   

    记者:“这烟是谁搁的呀?”  

    导游:“游客搁的嘛。因为我们主席几个爱好嘛,爱吃红烧肉、爱游泳、爱抽烟。所以贡献给主席了。”  

   

    参观者把香烟放在毛用过的桌上、床头,还插在毛凋像的手上,供他身后享用。在延安一个小卖部,店老板每天必把一根香烟点燃,插在毛凋塑前的香炉里。  

   

    在中国,信教的人把佛像买回家,不叫“买”,叫“请”。在延安,小贩推销毛泽东像也用“请”字,比如“您要不要请一尊回去?”对毛的尊崇程度和方式,如同信教者。  

   

    一名在延安毛旧居旁出售纪念品的商贩说,春节前后,总会有官员到旧居前磕头上香:“你像大年初一、三十晚上,好多人来到主席院,磕头烧香,把那饺子、红烧肉往那儿一放。你看,当官的,还不是老百姓呢。”  

   

    一个曾经多次去过井岗山的江西司机告诉记者,他是信佛之人,可是在井岗山附近没有看到寺庙,不知为何。请教当地导游才知道,井岗山方圆百里找不到寺庙,因为老百姓都把毛主席当神来供了。  

   

    在延安经商15年的胡先生说,他确实认为毛泽东是神。  

   

    胡先生:“传说毛主席是鳖精变的,毛主席爱洗澡嘛,(他爱)游泳、洗澡。(这是)老百姓的传说啊!”  

    记者:“你对毛主席怎么看呢?你也觉得他是神吗?”  

    胡先生:“现在也是神。这最起码是现实的,也不是虚构的。”  

   

    毛成了神仙,连他用过的一些器具也享受到皇家待遇。井冈山一处毛泽东旧居外有块大石头,因为毛过去常坐在石上看书而被称作“龙椅”。  

   

    导游说:“因为主席,我们民间会说是皇帝,皇帝坐过的凳子一样,所以也叫龙椅, 坐一坐龙椅, (可以)沾沾主席的灵气。”  

   

    对于毛的个人崇拜,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早请示、晚汇报是每天的必修课;作报告、写文章,言必称“毛主席指示”;毛的话成为评判革命与反革命、好人与坏人、对与错的唯一标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执一说过,那时对毛主席有一种宗教感情。  

   

    文革后破除了对毛泽东的迷信,才有了拨乱反正,才有了邓小平等一大批官员的复出,也才有了改革开放。  

   

    然而今天,在“革命圣地”里,毛泽东还是神,没有人提及他在中共建政前后的错误,有的只是肯定和颂扬。他像十全十美的圣人一样,依然高坐神坛之上,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