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复兴之路》将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复兴之路》将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火烧 2010-08-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复兴之路》标题的历史观与复兴内涵,分析其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指出复兴概念的局限性,并批判将封建王朝与资本主义作为复兴目标的思想倾向。

《复兴之路》将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早年,中央电视台国庆期间播放6集资料片《复兴之路》,不看内容,仅就标题而论,就极感不妥。后来还搞了个“复兴论坛”。“复兴”者,过去兴旺发达,后来衰败,现在遏止衰败,恢复过去的兴旺发达而已!这个资料名称到底反映着什么样的历史观,究竟教人走什么样的强国之路,是否切合历史事实?都值得分析!要复兴什么?是复兴50年代初大跃进以前为他们表面上较少否定的经济状况吗?不是!因为叙述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那就意味着要复兴鸦片战争以前的状况。结合出自喉舌机构某些人的其他言论,人们将可以知道这种复兴的内涵。  

资产阶级的确打着“复兴”的旗号掀起过一定意义上的革命运动,如“文艺复兴”。但是,这同利用宗教口号革命一样,不过是虚晃一枪,是唯心的,不科学的,有局限性的。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己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该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Renaissance”。它概括了乔托以来的文艺活动的特点,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中国曾有人直译为“再生”或“再生运动”,但“文艺复兴”的译法己被普遍接受。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的是以古典为师(复古、复旧)的一面。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早期的某些派别从狭隘民族主义的角度使用过某些“光复”“复兴”的口号,孙中山的同盟会就不曾用过。现在台湾的国民党某些人才又使用这个不科学的口号。作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接受这种不科学的、很有政治问题的东西呢?  

中国历史上的保守派、反动派都尊尚儒家,以古为完美,鼓吹今不如昔,主张一切向后看,主张一切师古、复古。如今的电视剧,各种讲坛经常鼓吹“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鼓吹当时国民经济在世界上的占比是如何之大,皇帝是如何爱学习,如何勤政;鼓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如何不如私有的资本主义的自发的(商品)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曾经如何落到崩溃的边缘。他们对已经覆没的封建王朝顶礼膜拜,忠诚有加,左一个“大唐”,右一个“大清”,极尽忠臣顺民之能事。他们对革命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企业新名称、新商标始终看不顺眼,非得恢复几百年前的旧牌不可。如果是这样一些人来讲“复兴”,他们会复兴什么呢?他们不是要人们向封建皇帝看齐,以资本主义为师吗?某些人的复兴标准不就是如此吗?“复兴”之论正是代表了这些人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经济的兴旺发达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它在质上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在量上每个后继者都超过它的前者。在革命者看来,不可能有什么社会主义不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事情;也不会有社会主义社会还要复兴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发达的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复兴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谬论可以休矣!  

资产阶级当时之所以打出“复兴”的旗帜,实际上是打着黑旗反黑旗,是在封建阶级政治统治特别强大的时候,用“复兴”模糊统治者的眼睛,掩饰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性,以图推翻封建统治者。而今天打着“复兴”的旗号,就不存在任何革命的策略意义,它只会模糊革命队伍的视线,混淆前进与倒退、革命与反动的界限,方便旧势力的复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