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800亩土地咋“失踪”?
按理说,土地又没长腿,不管农民种或是不种,它应该老老实实的在那里呆着,但重庆南川区三泉镇观音村的800亩土地却好像长了腿,莫名其妙失踪了。
土地怎么会“失踪”?一见到“新华视点”记者,村民们就抢着说,观音村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重庆市金佛山东坡,“一片叫马水趟的800亩土地一直是村民的,现在却发现它属于一个叫‘马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而且从2003年就被占了,村民对此却不知情。”
这是2003年由南川市土地整治中心以35万元将土地转包给
姚福吉的合同(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群众是怎么发现土地被开发商占有的?”村民们说:“前几年村里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很多土地撂荒,这几年国家免了农业税费、发了种粮补贴,本地就业环境也好了,大家纷纷返乡复垦田地,这才发现800亩土地没了。”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直接造成土地失踪的“凶手”,竟然是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
早在2002年,南川区国土局下属的国土整治中心提出对这800亩土地进行“集中整理”。然而一年后却在村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将整治好的土地以35万元价格,转包给了时任南川畜牧局高级畜牧师的姚福吉,期限是50年。并且,承包方虽名为姚福吉,实际上却是马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
“村民一分钱没见,当时也不知道。”村民们说,是镇上主持签的协议,800亩地50年租费只有3.5万元,每亩地每年不到1元钱。三泉镇副镇长蒋莉对此亦坦陈:“当时确实有3.5万元的租地费,但由镇里抵扣了村民所欠的提留款。”在她出示的2002年南川土地整治中心与观音村第一和第八村民小组签订的《集体荒芜土地和荒山承包经营协议》,证实了相关内容。然而,“村民根本不知道这个协议。”再说,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转包集体土地,应该经村民大会表决,在广大村民根本不知情的情形下,这样暗箱操作的协议是无效的。
再说, 2003年南川区土地整治中心与姚福吉签订的《三泉镇马水趟土地转包合同》中规定的土地用途为综合性农业开发(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等),现在为什么建成“别墅”?明明是姚福吉个人承包的土地,为什么却在马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手里?
记者在“别墅”前发现,已盖成两栋乳白色的独立式三层楼房,面对青山,视野开阔,楼前平坦的院坝里,土地已被翻整,种植了草坪。只是虽于一年前建好,但因村民反对一直无人居住。
为平息观音村群众的不满,据蒋莉介绍,经过镇政府出面协调,马脑城公司同意出资5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农户的基础设施,另外,区国土局土地整治中心转包土地的35万元也退还给观音村集体,随时可以返还给农民,但村民仍不答应,坚持要求“还我土地”。
事实上,从近年来全国农村呈多发态势的土地纠纷看,大多涉及违规改变土地性质和农业用途。承包方多“以农业开发为名头、以种粮收益为补偿标准”租赁农民土地,但却搞房地产等商业性开发,通过土地“变性”将农民的收益切除,同时蚕食着那18亿亩看似钢性的“红线”。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