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民主”的涸辙之鲋看党领导民主的必要性
拜读了大众民主同志的新作《从刘萍事件看南方系和"民主"精英的虚伪》(以下简称“从文”),让我想起了“涸辙之鲋”的故事。话说庄子在路上看见被车轮轧出的车辙形成的小水洼里有一条苟延残喘的鲫鱼而大发慈悲,就俯下身去问它:“鲫鱼啊,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呢?”鲫鱼恳求道:“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庄子说,“可以,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之水来救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被困在这里,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等把水引来,你还是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吧!”。
“从文”在揭示由刘萍事件牵扯出来的南方报系、西化派和国外敌对势力以及西方民主的虚伪性之后,给出了一个根本解决大众民主问题的完美远景:“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只有在消除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只有在人民民主的民主制度中,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中,刘萍才能享有不受阻碍的选举权。当千万个刘萍都享受不受阻碍的选举权了,那人大机构中工农代表又会占到主体地位了。”
这个论断猛一看确是鼓舞人心,可是如果把眼睛放到现实,只能说这无异于一个现实版的“涸辙之鲋”。刘萍事件本身就是那条盼望一盆之水的鲫鱼,而“从文”最后给出的四个“只有”就是浩荡的西江之水。我想那条处于苦苦挣扎之中的鱼,听了这四条完美而艰难的“只有”,一定会问:如果这个条件也不满足,那个条件也不满足,那么是不是就只能坐等以待毙呢?
一位普通退养职工刘萍,为了维护周围工人的实际利益,反对默认被代表的现实而独立参选人大代表。不清楚到底什么原因而产生“选举障碍”,而在“从文”里牵出了这么多幕后背景:又是西化派、又是假民主、又是什么基金会等等,好可怕。幸亏看了网上广为传播的刘萍的那段讲话视频,感觉刘大姐的话还是诚实的,甚至是令我感动的真诚,要不还以为她与那么深的幕后是一伙呢。既然她说的情况有其现实性,而且能引起群众的共鸣,那为什么会有选举障碍呢?是不是就是因为“从文”所说的那些幕后情况,并且“炒作刘萍事件的右翼媒体和民主斗士是造成刘萍选举障碍的帮凶”?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容易得出一条结论:就是刘萍参选被障碍得有理。于是就要责怪刘萍了:放着那么好的前景不等,为了一盆之水而到右派那里寻求支持。“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懂不懂?那么刘萍还值得左派支持吗?
如果持这种观点,那就不对了。清华大学是当初美国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用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建的,不也从学校走出了很多革命者吗。美国帮蒋介石对付中共,给钱给枪,那些美式装备有很多到后来不是都装备了解放军吗。且不问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现实的一些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刘萍问大家:你见过选票吗?你自己真正认真地参加过选举吗?而像这样只要认真去做就有可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在四个“只有”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吗?人们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在单位里很多人私下抱怨这不合理,那有问题,可是在领导面前,经常没有一个人提起。而有时冒出一个愣头青,不知深浅地找领导理论,没想到还真有把问题解决的可能。这能说都是机制或者条件的问题吗?毛主席强调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可否认民主的阶级性和西方民主的虚伪性,也应该承认在六、七十年代人民民主的成就。不过有时也能听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当时工农兵代表在人大代表中占有很大比例是真的,但是有些是由单位委派,而不是由自己主动参选的。比如有农民劳动模范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听见村里大喇叭宣布自己被选为人大代表了。这当然是好事,不过从侧面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在程序上还有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现在刘萍自己主动参选人大代表,在推进民主政治发展这一点上应该大力赞扬。
西化派为什么要支持刘萍?先不管他们到底都是些什么人,也不考虑一些单纯的民主派,他们支持刘萍的一个目的自然是想让更多的人来学刘萍,尤其是西化派代表的那些更加需要“民主”的富人。而这更多的人,又带来一个问题:没有共识的民主是危险的。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一种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每个人都可以为了个人或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闹选举,第三世界那些闹哄哄的积弱积贫的民主地区或小国就是前车之鉴。那是不是就不需要民主了呢?肯定不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就是要对人民民主,而且真正的人民民主所创造出的巨大的精神动力有目共睹。只是有时候这个民主也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争取甚至是斗争得来的。党中央曾经指出,要让人民自己教育自己,不要搞“包办代替”。
如果真的出现更多的人尤其是富人为了私利而闹民主的情况怎么办?这就必然体现出加强党对民主的领导的必要性。党对民主的领导一是为了保证民主选举是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私利的宗旨,努力避免出现一盘散沙,而不是百花齐放的情况;二是为了有效遏制富人或强势人群对民主选举的操纵和破坏。在西方“民主”国家,选举是富人追逐利益的工具,普通老百姓永远是陪练的地位,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单枪匹马的独立参选人多数是竞争不过有庞大财力物力支持的选举大佬的。在刘萍现象还很少的情况下,西化派选择支持她的目的容易理解,如果更多的富人果真争到了“民主”,他们还会不会支持像刘萍这样的人,就不好说了,当然这是后话。分析判断事物,要把握主要矛盾、看内因。刘萍的独立参选明显是为了普通工人群众的利益,理应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支持。不仅如此,基层党组织还应该鼓励更多品行好、有能力、为了群众的利益奔走的普通人参选人大代表,把选举办成劳动人民的节日,让群众在选举活动中提高参与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锻炼能力增长才干;使党组织成为人民正当合法选举的靠山。从长远看,这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执政地位,无疑是有益的。所以绝不能如临大敌,怕字当头,这也是对党组织始终走在时代和群众前列的要求。
刘萍是“一个普通人,特别是一个普通工人”,但是她既普通也不普通。就像“缇萦救父”,一位普通的小女孩做出了改变历史的大事情,正应了毛主席的那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刘萍参选需要的帮助,可能就像涸辙之鲋需要的一盆水,而这盆水,不能总是从右派那里出。这一点考虑,左派应该支持刘萍。
参考资料:
大众民主:从刘萍事件看南方系和"民主"精英的虚伪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5/234780.html
江西新钢职工疑因上访未被列入人大代表候选人
http://news.163.com/11/0514/22/7422DDK700014J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