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已列第5位
最近几年,网上不断爆出自杀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官员自杀。媒体一般都不会作报导,仅从有限的报导看,官员自杀的有:
2003年8月26日江西上饶市原市委书记余小平自杀。
2003年9月13日晨,河南省地税局长谢应权在省地税大楼办公室自杀。17日上午10:20,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司法局副局长王建湄从区行政中心大楼楼顶跳楼自杀,年仅41岁。
2003年10月14日凌晨,中国银行益阳市分行原行长朱国勋用自己的白色长内裤吊在放风间挂衣服的铁丝与墙壁固定处,死在益阳市第一看守所里。
2003年12月29日15时40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罪犯朱胜文在到黑龙江省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疾病鉴定,办理保外就医过程中,跳楼自杀身亡。
2004年2月23日四川雅安公安局新任局长不久的李海从公安局9楼上掉下自杀身亡。
2004年6月20日福建福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翁华铭在单位上吊自杀,据其家属称,他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压力太大。
2004年7月29日,在被检方带走调查的第14天,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局长王大为,在接受检察机关调查期间突然死亡。有媒体称,王是“用头部撞墙”而死。
2004年7月30日年仅38岁的盐城市射阳县廉政办公室主任、纪委常委———王勇,纵身从射阳县人民医院的十楼跳下,当场身亡。
2004年7月31日下午5时许,衡阳市衡东县教育局局长罗祖健在该县大浦镇被一辆急驰而过的货运火车撞死。罗祖健刚被解除双规,且相关部门正在考虑是否将其移交司法机关。
2005年1月27日,河南省新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白虎林在其公寓内死亡,郑州市委与新郑市委发表联合声明,称白虎林近段时间身患疾病、精神恍忽,系自缢身亡。
2005年2月3日,泾川县人民政府县长郑世厚在平凉市崆峒区柳湖水库自杀身亡。2月18日上午,蚌埠市统计局刚刚上任不久的新局长刘某,在市政府院内跳楼自杀身亡。
2005年8月13日黑龙江省检察长徐发从9楼高的家中阳台跳下身亡。
2005年12月湖南省副省长郑茂清割腕自杀未遂;6日履新不足3个月的吉林市副市长王伟悬梁于家中。
2006年1月13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史久武跳楼身亡;河北省唐山市国土资源局开平分局副局长赵俊文从办公楼窗口坠下身亡;22日重庆市大足县人事局副局长李福多在家中自杀。
2006年9月14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交通局副局长吕传军饮弹自尽。
2007年4月19日绵阳涪城社保中心主任周建明双规期间跳楼,随后负责该案的市纪委一官员也跳楼,周建明是因为社保基金票据丢失,大笔社保基金下落不明而被双规的。
2007年6月62岁的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4日晚在办公室自杀身亡。
2007年8月3日,河南宜阳县公安局长白山在该县境内的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途中,突然举枪瞄头,自杀身亡。
2008年10月27日下午,农行老河口市支行原副行长、纪委负责人邓某在办公区寻了短见。
2008年11月19日下午3时绵阳市政府办公室人事教育处处长何宗华,在绵阳闹市区宇隆大厦飞身跳楼自杀身亡。何宗华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绵阳灾区第三位非正常死亡官员。前两位分别是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和平武县移民办主任罗世斌。
2008年12月14日下午5时30分,威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凌光辉被发现死在自己位于县委招待所的家里,脖子上还套了根绳子。2008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主任沈正娟从家中坠楼身亡,
2009年2月8日上午,江苏射阳县地税局工作人员发现局长沈忠良死在办公室里,判断死者生前推开办公室里顶棚的维修口,再用白布条固定在内面的金属构件而上吊的。2月18日下午,朝阳区农展馆南里中国农业部院内,一名男子从三楼坠下,经抢救无效身亡;同日上午,安徽省固镇县财政局局长殷勇从财政局五楼办公室窗户跳下,跌落与二楼平台死亡。
2009年9月23日中午12时左右,安庆市商务局局长周新在市委综合办公楼坠楼身亡,经公安、检察机关现场勘察,初步排除他杀。
2009年11月18日河北蔚县教育局长葛祥“割腋自杀”。26日凌晨,湖南武冈市副市长杨宽生在自家楼下死亡。28日12时31分,被羁押在重庆市第二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乌小青留下遗书后,趁同监舍被羁押人员午睡之机,避开监控录像,用棉毛裤裤腰绳,在内监门处上吊自杀。
2009年12月2日8时40分,兰州市国税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马兰芳从单位办公楼5楼坠楼身亡,现年46岁。12日,衡阳巡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段俊义用一把借来的警用手枪结束了自己41岁的生命,他在遗书中说,自己是在奉公办案,如若有什么差错,后果自己来承担,请不要追究他的战友的责任。21日,48岁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宪春在北京开会期间,割腕自杀于下榻的酒店。
2010年2月5日,茂名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先进在湛江住宅跳楼自杀身亡。刘先进于上月刚刚被调任湛江市政协,担任具体职务暂不详,刘先进的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职务还没有被免除。
2010年03月3日,云南禄丰县36岁的水利局局长李建荣走上了县政府的大楼顶楼,突然从6楼楼顶纵身一跃。3月16日凌晨5点左右,温州平阳县国土资源局矿管科科长王志强从20楼的高空坠落致死,经证实,死者生前正在接受纪委监察局的调查。3月20日凌晨江门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甄励富在其家附近自缢身亡,终年51岁。
二、学生因学习生活压力或某种事情无法接受而寻短见。
2008年8月23日,银川市一个年仅26岁的女生,决定以跳湖的方式结束年轻的生命,所幸被朋友及时发现,经过紧急抢救才脱离危险。而让她决定跳湖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一个女生给她的男朋友打了一个电话。
2009年4月28日武汉大学34岁博士杨志高家中用电线自杀,知情者称,杨志高自杀疑与博士论文无法通过、压力过大有关。
2009年11月8日晚,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5班学生李金川在学校服毒自杀,11月18日,新密市教体局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了一份名为《关于新密市实验高中学生李金川死亡事件的有关情况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在11月12日,已有媒体根据此《说明》发布了李金川死亡是因为抑郁、厌世、逃避生活而自杀的消息。《说明》指出:“也许我太颓废、太悲观,语文老师说抱怨后要懂得奋起。奋起,奋起干什么呢?奋起和别人争个你死我活?或是通过自己的奋起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我对这个社会已不抱有什么幻想……”反映出学校个别老师的不良行为,李金川在遗书中多处提到老师收学生家长礼物的情况。
2009年11月26日凌晨,30岁的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杨元元死了——她用两条毛巾自缢于宿舍盥洗室内,她幼年丧父,家庭贫困,考入名牌大学却从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她30岁了还没有一次完整的恋爱,至死与母亲一起生活,且因此愧不如人。她几乎没有朋友,连亲友都羞于走动,她把兼职的所有收入悉数交与母亲代管和支持弟弟求学,直至毕业后5年才偿还贷款,赎回毕业证和学位证。2002年毕业那年继续变坏,一是她的校园爱情无疾而终;二是成绩第一的她却被挤掉了保研名额——据说是被人做了手脚;最后她在委屈和愤怒中连续三年考研,均无果。第四次终于如愿以偿,但携母的生活及其遭遇,使其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最后选择了不归途。
2010年3月28日3点左右,南京林业大学一名22岁女生黄某,在学生公寓楼四区24栋302室洗手间上吊身亡。黄某留下的一张字条上写着:“爸爸妈妈,今后我不能照顾你们了,考研或是就业,压力真的是太大了。”
三、因工作、生活压力所致自杀。
2010年3月18日湖南湘潭年仅38岁的1名市法院公务员留下遗书自杀,刘某留下了一封遗书,最后几行写道:“工作压力大,很累,不如死了算了,再见!”。
2010年3月17日上午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女工宿舍一名姓田姓女工从宿舍楼跳下,跌在地面摔伤。据其称,因为活着太累,于是有轻生的念头。
国家卫生部的一项调查数据也显示,在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已列第5位,仅排在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肝癌、肺炎之后。
面对越来越多的自杀现象,人们不仅要问,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勇敢而顽强不屈的优秀民族,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下的非人生活、黄河泛滥的流落失所、大饥荒、枪林弹雨、刀山火海,汶川大地震、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与考验,都挺过来了,而在已经解决了温暖正在奔小康的征途中,怎么出现这么多的自杀者?人们禁不住要问:中国人,你的生命就这样不值钱!这是怎么了?你为什么变得如此虚弱、弱不禁风?逃避生活,解脱自己,却将无尽痛苦留给你的家人、亲戚朋友,如此缺乏责任感?如此自私!对自己的清白、声誉、革命事业、党和国家、亲朋好友这样不负责任!不求死得光荣,最起码有个交待吗!你真的别无选择了吗?顽强、敢作敢为、勇于反抗的精神哪里去了?如此无视生命又何必当初?物质利益难道比生命更重要?没有了生命物质利益还有意义吗?即使你将万贯家产留于亲人,他们有心情享受吗?你有什么过不了的坎?你为什么不和家人、亲朋好友、同事街坊共同面对,而就轻率地选择了了结生命?你知道父母、党和国家养育培养你容易吗?怎么就不为他们想想?自杀那是无能的表现,是懦夫的表现,是自私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可忽视的官员自杀
由前搜集可以看出,“官员自杀”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自杀的官员所从事职业的工作范畴,往往是被称作当今腐败"高发区"、"易发区",市长县长、银行行长、公安局长、司法局长、检察长、财务税务局长、国土资源局长、组织人事局长等。有的是“腐败嫌疑者”,有的死的不明不白,有的自杀定案确切,有的排除他杀就定案自杀,有的还定案意外,定案有些草率。在定性上除自杀前已是“腐败嫌疑者”外,大多定性为压力过大,患忧郁症。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被脆弱的心理素质“压死”。这些与腐败无关,而是来自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来自社会各种诱惑的压力,来自家庭妻儿的压力,来自工作压力,而焦虑、愧疚、烦恼、郁闷、心理疲劳,最终选择自杀。
第二类,因工作失误、受道德自责而自寻短见,包括自知无法逃脱法律的惩罚畏罪自杀,如原福鼎市质监局局长翁华铭就是因为劣质奶粉事件曝光后,因社会压力太大而“以死谢罪”。
第三类,因腐败问题“一死百了”。一些腐败分子在问题尚未完全暴露时就选择了赴死,自以为人死了就不会受追究,贪污受贿也成了一笔查不清的死账,赃款赃物可留给家人,“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乃至“幸福几代人”。
“官员自杀”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因为最近几年,自杀官员越来越多,而且因为人们对官员自杀很敏感,只要一报道有官员自杀,人们马上与腐败联系上,造成这种猜测,第一是现在腐败官员太多了;第二是官员自杀后,政府草率下结论,结论不能服人,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引发猜测与腐败有关。第三与事件发生后,政府及家人善后处理态度与方式有关。自杀事件发生后,作为政府对事件感到不光彩,遮遮掩掩,不准传媒披露,调查报告迟迟出不来,或者明知其中有蹊跷,怕查出真相来把事情弄大;有的政府还真的希望他死,以息事宁人;这样的事件,一般没有诉讼主体,可以草率下结论,一旦下了自杀的结论,可以一了百了,是一种快捷的处理方式;作为家属,如果知道自家人是腐败官员,他们也不想弄出个水落石出,只想尽早入土为安;而遇家属对自杀结论有质疑者,由于政府把尸体保护起来,信息封闭起来,调查家属插不上手,有疑虑但无办法,并且政府往往做工作入土为安,等到尸体以火化,什么都没有了,只能接受即成的结论,即使家属诉讼给这样的政府也无任何结果。
这样,就难怪人们把官员自杀,下意识地视为与贪污腐败有关,这是社会的不幸──官员信任危机成了一种气候,说明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已经大大减弱。
“腐败嫌疑者”自杀,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反腐败的态势越来越严厉了,越来越动真格的了,是反腐败形势“好”的一种反映。而被脆弱的心理素质“压死”,一方面是面对来自工作、社会、家庭压力,当官者心理素质脆弱;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国的资源分配体系中,官员无论从什么角度都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想不开或者犯抑郁症的不能说没有,应该说是极少数,比普通群众群体应该是低多了,而实际上为什么这么多?因此,可视为官场生态的恶化和选任干部机制的缺陷。目前无论处在哪一级位置上的干部,都不得不重视营造、平衡和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在官场存在潜规则以及由此造成的腐败,任何一个不遵循这一游戏规则的人都会被视为“另类”,遭到冷落,而难以与他人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最终很可能被淘汰出局,或前景不被看好。在官场压力之下,官员往往具有“对上谄媚,对下跋扈”的双面人格,并且,深知某些事情很无奈,要进入和在这个圈子生存,就不得不遵守其潜规则。有的官员面对问题的败露,官位次一等的只有识趣一点来个“杀身成仁”,既可“保护领导”,又能寻求“领导保护”———只要靠山不倒,妻儿老小、万贯家财还愁没人庇荫?丢命保财、丢卒保车成为一个“明智”之举。自知死罪难逃,想把线索掐断,保护更多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身为一名领导干部,随着交往的人群和接触的范围变宽变广,来自钱、色的诱惑随之增多,而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金钱、美色腐蚀领导干部。这些都在恶化着官场生态。
由此看来,官员自杀,并不是无足轻重、一个意外就可以了结的问题、一个可以一了百了的问题,其影响面宽而深远;关乎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关乎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关乎官场生态,人命关天的大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越来越多了,成为了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危害性,虽然当事人一时想不开,但社会不能无视生命,本着对生命的尊重,对家属、对人民、对党和国家负责的精神,应当严肃认真地处理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强化干部队伍的心里素质辅导,增强其压力承受能力,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顽强拼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敢于承担责任,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公平、正义意识,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勇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努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立中央一级的特别调查委员会,游离于有利害关系的地方政府,专门调查和处理自杀官员案件,同时,肩负全国自杀预防防治职责,组织世界预防自杀日活动。这样,一则足见国家的重视,二则有利于案件的侦破。三则极大地维护官员的生命权和政府的公信力。特别调查委员会要及时向公众披露官员之死的情况,调查时广泛听取公众对自杀官员的评价,必要程序可以邀请公众、家属参与,修改现行法律,不能自杀了就不查了,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查个水落石出,查出真相,有个交待,做出处理,这样的法律和工作态度,才有威慑力,才能赢得公信力,剔除自杀者的侥幸心里,减少官员自杀现象。第三,重视官场生态环境,防止和及时治理其恶化,破除官场潜规则,营造积极进取、清正廉洁、赏罚分明、公平正义、事业至上的生态环境,改革选任干部机制,通过公开公平地竞争选拔优秀人才,使干部能够对工作、对事业负责,而非对上级个人负责,并敢于和勇于同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公众利益者作斗争。
关注青少年自杀现象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备受呵护,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造成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学习负担重、家庭期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升学、就业压力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遇到挫折后产生很大的失落感、焦虑症,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尚年轻,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生命虽然是自己的,但它担负着责任,也就不完全归自己决定。
对于青少年自杀现象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在独生子女的今天,其危害及其巨大,同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其心里素质如何,影响祖国未来的命运。要建立沟通机制,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增强自信心,强化素质教育,扭转唯成绩是论局面,减轻学习负担,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必要时,配备心里辅导教师,对有压力的青少年进行心里辅导,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保持良好的心态,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