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所要的吗?
社会发展到底怎么走?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关键问题。没有这些问题的哲学解答,便不会形成真正意义的人类进步。
资本主义始终在促进所谓的社会精英融入大资产阶级统治圈,将人类的创造力变为所谓精英的利益,从而撕裂社会,形成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条件。这就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诉求序列。“自由”成就精英的飞黄腾达,进入到统治阶级中,不断通过选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社会关系。所谓精英成为各层的领导、引领者,自由就是掠夺者的自由;失败者就失去自由,成为无家可归者、蓝领、劳动者、底层服务人群。资产阶级是成功者;成者王侯败者贼,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逻辑。这种逐层剥夺的过程,自然恶化了人类自身的所谓“本性”。资本主义就是贫化人性的逻辑。
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解决“阶级分裂”的社会制度、基础条件,消除私有制的破坏性。
社会主义建设则是在经济、政治方面打好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关系的方面,真正改变私有制传统意识形态的撕裂社会的旧有惯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相互促进的过程,精神与物质条件相互走向正循环,摆脱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的低层次循环。
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形成人类生活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达成健康、积极向上、保证心灵幸福。经济真正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当人类个体生存无需进行“掠夺”、“狼性培训”时,人类才是较为健康的。
亚洲银行近日发表报告称,中国的中产阶层为8.17亿人,即日均消费2—20美元的人口超过总数的60%。而美国将年收入3—20万美元的人群定位中产,韩国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都可算中产。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认为,目前北京中产家庭平均月收入为10007.96元,所占比例已超40%,约540万人,高于23%左右的全国平均水平。这其中约有30%处于中上层,有70%处于中下层。
这有什么意义?这说明中国形势一派大好,不是小好。
真正的实际情况表明,中国政治选举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只能在极其简单化的选举中作不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只能在最基层试行。大批中国人远未摆脱贫穷的危险。真正具有中产的人很少,中产必须有房屋无贷款、满足常规基本生活需要并具有持续再生产的能力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品质。
我们并不认为个人需要庞大的资产;关键是社会经济、政治是否能保障人的正常需要,特别是人的社会需要。经济腾飞是必须的,政治对社会文化、文明程度的保证更是社会人健康的基本条件,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是政治的基本要求,这不是由各自规定“中产”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是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社会成员政治需要的前提下,更多的人从事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保证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健康上。从物质需要的满足发展到社会文明的文化满足。文化建设不仅仅保证个人心理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保证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形态健康,成为共产主义者。这一点重要,当然会使那些中产评估专家所想不到。
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纳粹的强制社会,不是政党专政的斯大林模式,更不是社会民主党的选举模式。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解决人的“本性自私”的问题,必须解决人为什么创造的问题,必须解决社会意识形态落后的问题,必须解决人类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共产主义运动就是解决人类物质条件、精神文明两个系统问题,真正解决人类自身解放的物质条件和自我意识的革命与建设问题。列宁、毛泽东都进行了可贵的社会实践,需要后人更加努力。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就是共产主义运动,践行人类自身解放的学说,使人超越自私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