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做个学生义教于人

火烧 2010-09-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本文探讨学生义教于人的重要性,分析其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强调导师智者的客观性与谦逊态度,鼓励学习与进步。

我发现有些老中青网友都有义教于人的品格风尚,实令人敬佩有之。这些网友都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于芸芸众生中尤为突出。不过本人发现这些优秀的网友抑或师长,义教于人的思想意识大多居于导师智者的立场位置。虽说可能很多不具有这种心理特征,但其潜在意识确实是存在和表现出的。为此本人有些不太完全正确的见地,想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以让我们大家都能够得以更好地提升进步。  

首先本人所提到的这些网友,其执笔文风各有千秋、各具所长。有飘逸不羁、畅心所欲的,也有论据充足、严谨规范的……最重要的,他们都有独到的思辨见解,广博的知识积累,高度的理论水平,以及还有一个良知正义的意念信仰。由这些使他们成为了极富精神价值的人群,成为了人们钦崇喜爱的对象。这是本人的肺腑之言和真切认识。对于大多具有一定潜质及需要不断提高进步的人来说,这些优秀的同志网友无疑是最好的行进标向和学习榜样!当然这些网友也具有义教于人、携手共进的高尚情操。他们会将自己的独到见解及正确思想认识,向广大群众无私教导传播。实令人赞许这样一种心境与行为。这本是无可厚非令人称道的品行之事,然本人却从中感受到一些网友似乎具有自负导师、智者的潜在意识和思想立场,这于人于己都不是有利的。“导师”,“智者”难道不对吗?不是!“导师”、“智者”原代表超越一般普通人的思想认识与智慧能力,与客观事物更能够正确地融合吻合。并具有成功实践的主观能动能力及成为人们行进发展的导向和正确目标指引。“导师”、“智者”有很强的正确的主观能动能力,能够充分符合一些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这是通过哲学方式,对“导师”、“智者”这一概念的理解认知。“导师”、“智者”是可以通过学习、积累、历练和转变而成为的,是客观存在的普遍事物所催生的特别“产物”和现象,而非主观臆造就可以成为的。如今天社会上某些被权威部门赋予“导师”、“智者”名誉的学者人士,知识技术精英,或者一些自负为“导师”、“智者”的人,他们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导师”、“智者”,其实还有待客观现实的进一步检验。就如今天部分存在、毫不夸张自负为“导师”、“智者”的知识精英等,其祸国殃民的能力本事,我们可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实是侮辱了“导师”、“智者”的真实概念与意义。本人在此不讨论这方面事物,本人的重点还是放在那些具备“导师”、“智者”意义的正义的人们身上。所以说自认为、自负为“导师”、“智者”,首先就是错误不可取的;“导师”、“智者”需要客观和人们广大的认同认可,才能客观确实地存在。同时“导师”、“智者”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知识智慧、社会实践不断积累量化及思想历练的必然结果。个人认为,人的思想智慧本是平等公平的。一是有关因素的量化积累产生了差异不同,另一个是针对同一事物,人的思考和解决方式不同而产生相对差异。这也就是“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由来。当然在这里面有个客观衡量标准的问题,符合这个标准的,相对一般普通人就是“导师”、“智者”的意义概念了。然而“客观衡量标准”也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产物,由此产生了程度、高度的不同。因而“导师”、“智者”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必须是高度客观的衡量标准,即客观真理,才能使“导师”、“智者”成为现实。但脱离这一衡量标准的,则不能轻易视为“差”或“不行”。这也就是真正具备“导师”、“智者”意义的人,其心境广大,态度诚实坦然和“凡事低调”的特点所在。“导师”、“智者”是人们和客观赋予认可的,而不是自以为的。  

如果在潜意识上把自己认为是“导师”、“智者”会有于人于己不利的两大害。一是自身的某些思辨见解就会成为独断和强人所难,要不会误导他人,要不会使本身很好的思辨见解得不到他人的共鸣响应,进而的使之更为完善尽美。另一个就是无形中将自己局限起来,得不到更好更有高度地提升进步。潜意识上自认为是“导师”、“智者”,实际是给自己“封顶”。在这种情况下,幻想自我突破是不太实际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特别是针对自我本原的批评。这也就是主观抱有“导师”、“智者”的思想意识,将会遏制自己思想智慧进一步的提高,也就不可能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导师”、“智者”了。  

那要怎样进行“义教于人”才是正确的呢?个人认为应该随时持有“学生心态”。中国有句名典:“活到老学到老”。人在智慧知识的海洋是极其渺小的。就一门学科人穷一生之力也不能将之完全学透研透,更何况世界上有那样多的门类学科。在学识的面前,人这一生是非常短暂的。而人的思想又是客观作用力的主观产物,其博大浩瀚犹如无边际的宇宙。人精深深邃的思想甚至不是完全通过积累量化而才能获得的。这就是“精神”,“物质”矛盾统一的哲学概念。所以就如前面所说,即便“差”、“不行”,或是学识浅薄的人,不能武断藐视其思想能力“差”、“不行”。而应积极地认可其思想智慧的每一个闪光点,甚至能成为自己的学习吸收榜样。这就是具备“导师”、“智者”意义的心境心态和正确意识。“义教于人”应随时保持一个谦虚学习的思想态度,而非自我意识上的“标准”和“真理”。“学生”即求学和智慧知识积累之人,人这一生实际就是一个不断求学、积累、成长、成熟,直至生命消亡的过程。因此人的学习求学是没有终点界限的。作为一个“学生”,而且能保持这样的心态意识,才能使人在面对短暂的一生尽可能地不断提升进步,才能真正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导师”和“智者”,也才能正确地义教于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都视自己为“学生”,从不认为自己是“导师”和“智者”。而他却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公认的“导师”、“智者”,这是客观现实所赋予和存在的。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心境心态和思想意识,才能使他不仅在思想智慧上超脱于常人,更在具体事物的实践上不同于一般,更具有改变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能力,成为正确引领人们和社会进步发展的“导师”、“智者”。  

本人完全认可所提到的这些同志网友,其义教于人的思想用心一定是无私正确的。本人之所以提出这些不太完全正确的见地,也因本人的某种思想认识。认为有义务对本就正确的行为事物作出一定提示,以臻完美。也许思想认识不正确,但用意是值得尝试的。因此本人执着于斯。  

做个学生义教于人,于人于己则大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