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猫、白猫可考据的出生是: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之《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九六二年七月)一文中有段文字是:“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1962年邓小平同志两次引用刘伯承经常说起的这句四川谚语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后来公之于众后被讹传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1962年的这两次讲话,不久即因毛泽东批评“搞单干风”收回。 “文化大革命”期间,“黄猫黑猫”这个比喻被指责为“唯生产力论”,遭到批判。1976年前后毛泽东说:“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黑猫白猫论”就此成名。
上世纪80年代初,薄一波曾问邓小平,对“黑猫白猫”这个说法现在怎么看?邓小平回答:“第一,我现在不收回;第二,我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说的。” 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1992年春天,88岁的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和珠海。也就在那一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成为坊间最流行的话语。
2、黑猫、白猫的自然选择生长是:
自然界优胜劣汰的(黑猫VS白猫)结果必然是:黑猫胜出。为什么?那是因为黑猫便于伪装而不被发现,尤其是在老鼠喜欢的黑夜,白猫则肯定是会饿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纯白或纯黑的猫而多见进化多年的黄猫、黑白相间猫,更有家家都养的优良品种狸花猫,那是灰猫!就象我这样国人啊!你为什么抛弃不了极端化的思维方式?
3、黑猫、白猫的社会生产关系是:
其实邓小平同志的原话是:黄猫、黑猫不是黑猫、白猫!而且也是在具有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局限内涵和外延的引用!传到毛泽东同志那就成了黑猫、白猫!不要小看这个改动,性质变了。谁是以讹传讹的人,民众!确切的说是他们中间一部分对“阶级立场”感兴趣的人!1976年毛泽东对他的革命战友加同志最殷切的希望是不要放弃“阶级斗争”,为什么希望?因为他不认为他的战友彻底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背叛了信仰、背叛了人民!
时隔历史的回旋,我们现在重新翻看历史,我个人的认为:两位伟人都是高尚和伟大的!无愧与他们的时代、他们的理想追求,他们是一条道路上的人,没有根本的对立!但是他们都同样无法掌握由自己开始,但将来却有不可控风险的历史进程,因为他们的生命有限!而这个进程的关键就是由他们创立的伟大最能代表人民群众政党的自我完善、发展!
毛泽东同志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害怕国家改变了颜色,人民政权被颠覆,烈士的鲜血白流。但是后来的情况发展也并不是他所真正期望的!邓小平同志搞改革、搞多种生产方式是为了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他也曾预言:“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关于两位伟人的真实想法,我相信他们的后人最清楚、理解。
“猫论”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没有人愿意正面触及!但是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去理解!我想强调的是:黑猫、白猫具有斗争性、阶级性更有极端性!所以他一直争论到现在,争论已经远远超过伟人用词的话意,而成了后人的为我所用,可以就此打住了!
社会主义是现在和将来仍会被证实适合中国的生产关系!共产党仍然是中国团结和领导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多种有益经济成分补充的,能够充分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巨大的生产关系!共产党是永不变色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是迄今为止具有世界最彻底民主思想的政党,她不代表资产阶级、垄断寡头更不代表封建官僚主义的权贵。
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必须面对黑猫、白猫的问题,那么我想所有共产党人都应该清醒,当年把黄猫、黑猫讹传成黑猫、白猫实际用意夸大阶级斗争用于内斗,内耗,争权是错误的,那么后来有些人有意识用黑猫、白猫来混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性质区别,妄图偷梁换柱更是阴险的(从1985年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也表现出了对黑猫、白猫的强烈兴趣)。这些都不是两位伟人的本意!我还是那句话:阶级斗争和一本西方经济学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在哪条路上都不能极端,抱有侥幸,中国的暴力轮回的历史特点告诉我们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而不是什么西方主流的道路,走真正全民素质提高,文化改良的道路,必须割去党内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意识,保证队伍纯洁健康发展。如果自身无法继续传承发展,势必无法凝聚和领导全国人民得以文明的真正提高,势必内乱和再次革命给外强以侵略机会!
美国人怎么了解中国文化?国人需要理解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