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圆明园咋难见西方人踪影?

火烧 2010-09-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探讨圆明园遗址公园少见西方人原因,揭露西方殖民者对圆明园的两次洗劫,反思历史罪行与普世价值的矛盾。

圆明园咋难见西方人踪影?  

   

   

   

自从有了电脑之后,我可以时不时在网络上冲浪,因而常看到一些政治精英为西方的“普世价值”唱赞歌。说句实在话,当时并没有什么切身的感受,可当我游览了北京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后,我才知道什么叫“普世价值”!可以这样说,圆明园遗址公园,就是西方“普世价值”的“绝世杰作”!  

8月30日,我早早地赶到了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一进入公园,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并伴生出一种强烈的切肤之通。蔚蓝天空下的圆明园残柱,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一段段令人不可回首的悲凄往事……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这个曾经的“万园之园”,到底有多美呢?一个英国军官说:“法国所有的城堡、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说:“夏宫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景”。尾随英法军队前来中国的牧师说:“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必须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在残忍的西方人的两度摧残下,残柱横目,断石刺心。一次是1860年10月6日,两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10月18日,他们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一次是1900年,已遭洗劫的圆明园再度遭到八国联军的劫掠。从此,这个历经150余年精心打造的宛若天工的绝世园林,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尊严轰然倒塌。  

我在园中游览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这里几乎见不到一个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西方人为什么不来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莫非他们羞见自己的祖先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禽兽不如的罪恶?  

法国大文豪雨果写于1861年那封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也许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阐释。信的全文是这样写的:  

先生,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你希望知道我认为可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帕特农神殿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萃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帕特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作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鹳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人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帕特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的名字。   

当初在帕特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臂,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法兰西和英吉利。但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远也不会。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在此之前,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  

当你读完雨果的这封信时,会有什么感受呢?正如雨果所说,自以为是文明人的西方人,自以为“普世价值”代表人类民主方向的西方人,竟然在“普世价值”的旗帜下,犯下如此禽兽不如的滔天罪行,那“普世价值”是不是最无耻?是不是最虚伪?是不是最荒诞?难怪西方人不敢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内露面!  

圆明园,这个由我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用聪明才智和血汗劳动建立起来的规模宏大、设计精巧、博大精深的国之瑰宝——“万园之园”,惨遭英法等侵略军的野蛮劫掠和焚毁的仇恨,已经深深地烙进中国人的心里。  

走出圆明园,我的心头异常地沉重,看到倭寇日前在我钓鱼岛撞我鱼船,抓我鱼民,无视我外交数度严正交涉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一种另类意义上的圆明园再次焚烧吗?难怪有网友激愤地说,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第一场国耻!  

今日之中国,不是昔日之“鼾睡狮子”;今日之中华民族,不是昔日之“东亚病夫”。国耻面前,我们怎么办?严酷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韬光就要受欺,羸弱就要挨打,唯一的途径就是内图清明,外谋自尊,在清明中崛起,在崛起中赢得尊严!  

圆明园铭刻的是一段中华民族羞辱的历史。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但忘记仇恨,就等于丧失了灵魂!圆明园不应该成为人们“游览胜地”,最应该成为中国国难、国耻的“教育基地”。  

   

或许您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面对美国的举动,中国应该“包容”!  

战,则乾坤定!  

在洋人面前他们骨头软,在百姓面前他们拳头硬  

从神木医改看中国改革的走向  

“卖国求荣”的官员咋何其多?  

解决钓鱼岛危机的选项分析

假如范进参加干部公选

中国必须给美国划一道红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