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彭湃研究丛书》——学习彭湃的彻底革命精神
文章深度剖析彭湃投身农民运动、放弃剥削、英勇就义的革命历程,展现其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强调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解读共产党人价值观与牺牲精神的永恒价值。
学习彭湃的彻底革命精神——读《彭湃研究丛书》
周国全
《澎湃研究丛书》的主编郭德宏同志,赠我一套书,厚厚六大本,3000多页,近300万字。我收到这套丛书,非常感兴趣,立即集中时间读了起来。在读的过程中,先烈的动人事迹多次令我热泪盈眶。我深深感到彭湃烈士在短暂的一生中,为我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他的成长过程,学习他的彻底革命精神,对我们个人修养和党的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学习和实践 逐步树立并不断提升革命人生观
彭湃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一个大地主家庭。他的家,有钱,但无势,常受官府劣绅欺负。他母亲出生在贫苦家庭,曾卖给彭家当“丫头”,后来才立为媳妇。她常给彭湃讲述穷人受苦受难的故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年的彭湃就对仗势欺人者心怀不满,对被欺压的穷人深表同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反抗封建势力的情绪和行动越来越激烈。经过一次次斗争的锻炼,他逐步成长为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彭湃决心东渡日本留学。他从1917年夏季到1921年5月在日本的4年,是他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转变的重要时期。
在彭湃的思想中,无政府主义曾经一度占优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各种思潮的比较,特别是由于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彭湃的思想就逐渐倾向马克思主义。为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他在中国留日学生中组织了“赤心社”。取这个名字,就是要“专心学习俄国”。
彭湃身居日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和中国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能够在第一时间耳闻目睹。因此,他反帝反封建的情绪特别强烈,行动特别及时。他积极参加了反对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纪念“国耻纪念日”三周年的活动,以及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了留日学生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头部脚部多处被日本警察打伤。深夜回到宿舍,他咬破手指,蘸血在一块白布上写了“毋忘国耻” 四个大字,寄回海丰中学。海丰中学收到血书立即沸腾起来,举行罢课,示威游行,开展了一系列爱国行动。
1921年夏天,彭湃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积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创建了“社会主义研究社”,创办了《赤心周刊》。后来,由于进步学生的奔走呼吁,掌握广东军政大权的陈炯明为抬高自己的声望,搜罗人才为己所用,就让海丰县长任命彭湃为教育局长。彭湃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改革“教育与贫民分离”的种种积弊,使教育和农民接近;聘请有进步思想的人任校长,当教师;革新教育内容;增办女子学校;创办农村分校;提倡体育运动;并亲自给学生讲课,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22年 5月1日,他为使学生受一次“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教育,组织各校学生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游行。他创作了《‘五一’劳动节歌》,让游行队伍高唱。他所做的一切触怒了土豪劣绅。他们诬蔑彭湃要“共产”“共妻”,要求陈炯明撤掉彭湃教育局长职务。
彭湃被撤职,他的教育救国愿望彻底破灭了。于是,他就下定决心,毅然走进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反封建斗争。在从事农民运动的过程中,他逐步排除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影响,牢固地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23年他在谈到自己的信仰时说:“我从前是很深信无政府共产主义的,两年前才对马氏(即马克思——引者)发生信仰,年来的经验,马氏我益深信。”这说明,他从这时起,就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
彭湃不仅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而且也是广东省和中共中央的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他把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新模式推广到了全广东乃至全国,并提议创办了全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了第一届、第五届讲习所主任,培养出了大批的农民运动骨干,为农民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
彭湃从一个地主娃到“农民运动大王”的成长过程表明:他的革命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逐步树立,并不断提升的。我们学习彭湃,就要像他那样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从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
放弃剥削彻底进入无产者行列
烧田契,是彭湃由有产者成为无产者的分界线,是他彻底放弃剥削的根本标志,沿着无产阶级革命家道路成长的重要里程碑。
彭湃在开始从事农民运动的时候,并不顺利。他去宣传和发动农民时,农民以为他是“收税的”、“讨账的”,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悄悄走开。一连几天,毫无结果。回到家里他就检讨自己,认为自己的穿戴和农民格格不入,自己的语言过于文雅农民听不懂。于是,他就换上粗布衣服,戴上竹笠,赤着脚走到农民中间去,并想从自己的佃户入手,通过他们去团结群众。他向佃户分析他们贫穷的根本原因,并把田契交给他们,要他们不要交租。佃户却说:“话是这般说,但自祖宗以来耕田还租是天经地义的事”,“湃舍的好意,只有心领就是了,租还是要还的”。彭湃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就又检讨自己,认为用恩赐的办法行不通。他再次改变了方式: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空闲时间“和他们一起厮混”,渐渐地得到农民的信任和爱戴,终于在1922年7月29日,组织起了“六人农会”。
发动农民的活动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彭湃认识到,要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的信任,不彻底改变自己的地主身份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既然有那么多土地,和贫困农民之间自然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隔阂。为了真正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他决心放弃自己的土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无产者。1922年冬季的一天,他在海丰县城龙蛇埔召开的万人农民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分析了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不合理性,大声宣布说:“我祖父遗下的产业是剥削而来的,耕者有其田,从此以后,彭家的租谷一升一合归还农民兄弟享受,农友们不要担还给我。”说罢,他将他自己所有的田契、铺约统统拿了出来,一张一张地宣布田契的地点、亩数和佃户的姓名,然后就一张张地当场烧了起来,从而宣告了自己和地主阶级的彻底决裂。广大农民目睹彭湃的壮举,一片欢呼,掌声不断。
在彭湃从事农民运动之前,中国共产党内已有人开始从事农民运动,但从来没有人采取彭湃这样的惊人举动。在彭湃之后,从事农民运动的人很多,也很少有人能像彭湃这样做。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彭湃这样做,确实是极其不容易的,是他凭着“十二分坚决”的勇气,冲破重重阻力,战胜巨大压力做出来的。
彭湃的家庭,当时约有三十口人。据他自己说:“我家里的人听说我做农民运动,除了三兄五弟不加可否外,其余男女老幼都是恨我刺骨,我的大哥差不多要杀我而甘心。此外同族同村的人,都是一样的厌恶我”。就连他那位贫苦出身,后来成为“革命老人”的母亲,当时也不理解,说:“祖宗无积德,就有败家儿。想着祖父艰难困苦经营乃有今日,倘若此做法岂不是要破家荡产吗?”他的朋友也都站在反对的一边。至于那些土豪劣绅,更是用尽种种卑鄙手段对他进行打击、嘲讽和压制,说彭湃因为被撤了教育局长的职,得了精神病,疯了,他说的话是疯话,他做的事是疯子做的事,不能相信。他们还勾结县政府对他迸行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彭湃仍然能够采取那样的行动,可见是多么的艰难,需要下多么大的决心。
由于彭湃把自己真正变成厂农民中的一分子,取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在海丰掀起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农民运动。到1922年底,农会会员达到2万户,农会管辖下的人口有10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1923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总农会宣告成立。不久,彭湃又领导成立了陆丰县总农会,农民运动在海陆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彭湃这种自觉放弃剥削的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好好学习。现在,像当年彭家那样用地租方式进行剥削的,确实没有了。但是,按照马先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根据不劳而获就是剥削的原理,现在的剥削行为还是不少的,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还是相当严重的。至于贪污受贿,非法收入,那更是不劳而获,甚至是比地主收租还要恶劣得多的剥削。一切正直的人,特别是共产党员,对包括贪污受贿在内的一切非法收入,应该坚决予以拒绝和反对。
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彭湃不仅是海陆丰乃至广东全省和中共中央农民运动的领导人,而且参加了南昌起义,创建厂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1928年10月被调到中共中央工作以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和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担负了更重要的领导责任。
由于叛徒白鑫的出卖,彭湃和杨殷、颜昌颐、邢土贞、张际春等同志在上海召开一次会议时一同被捕。由于国民党汕头市原公安局长方乃斌亲到法庭指认,彭湃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敌人对他用尽“惨不忍睹的各种酷刑,他竟因此晕去九次之多,弄得手足俱折、身无完肤”,但他坚贞不屈,审问官一无所得。
在狱中,彭湃以冲天的勇气,钢铁般的意志,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开斗争和秘密工作。
在敌人的法庭上,彭湃大义凛然,慷慨陈词,痛斥了国民党背叛革命、制造白色恐怖的罪行。据周恩来说:彭湃在法庭上“从未入党以前在海陆丰做农民运动起,直谈至在海陆丰建立苏维埃的经过。当谈至在海陆丰惩办反革命时,彭同志向审问官抗声说道:似你们这班反革命党,我们在海陆丰不知杀了好多,你现在不必再问了,将我枪毙好了。”充分显示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被关进监狱以后,彭湃和被捕同志就开始向看守他们的士兵进行宣传工作,讲解劳苦大众受穷受苦的原因,争取解放的道路,共产党的主张。据周恩来说:“当彭、杨诸同志与士兵谈至痛切处,士兵中竟有捶胸落泪,痛骂国民党军阀非杀尽不可的。当他们说至激昂处,便齐唱国际歌与少年先锋歌,士兵与狱中群众亦高呼口号和之,于是愁苦惨淡的狱中,一变而为激昂慷慨的沙场。有些因贫穷而走入抢劫的盗犯,他们都感动而觉悟道:只有跟共产党走,才是我们穷人的正当出路!有些因革命嫌疑而下狱的群众乃更加坚决说:我们今后只有革命的一条路了!有些被难的同志则说道:到底是我们的中央领袖,能做我们的表率!有些久闻彭湃大名的人,闻得彭湃在此,均争相来看;还有几个识得彭湃的人,均以旧时相识为荣。”
在狱中的危难时刻,彭湃对被押的同志还关怀备至。他通过争取过来的看守他们的一个国民党士兵,给狱中被捕的同志传达了三条指示:“绝对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在狱中不要急躁,务必要忍耐,不要为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找当班看守们的麻烦,否则只会给自己增加麻烦,加重处罚”;要相信“我们的党一定会胜利的,大家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对革命的前途一定要有胜利的信心,如果外边有社会关系,就尽量通过关系保释出去,继续努力为党工作”。狱中的同志,遵照彭湃的嘱咐,本着忍辱负重的精神,坚持忍耐,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
彭湃明明知道自己即将蒙难,还时刻关心着党,关心着战友。他在四室的墙壁上划了一条龙,乐观地说:我要上天了。就在他壮烈牺牲的当天,1929年8月30日,他还给中共中央写信,汇报在狱中的斗争情况和斗争计划,提出许多维护党的利益的建议。周恩来曾说:“他们入警备司令部后,已知必死,故他们传出书信多是遗嘱之辞。他们嘱咐党中同志不要因他们被捕而伤痛,要继续努力谋得革命的发展。他们嘱咐党中重要负责同志要为党惜身。他们望党内对于反对派的斗争要多从教育上做功夫,以教育全党。”他“向中央坚决表示,不要实施劫狱营救计划,敌人戒备森严,劫狱不成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他哪里知道,在周恩来领导下已经对他进行了路劫营救行动,但因为送来的是新枪,枪里涂了黄油,不能打,再买煤油擦枪,耽误了时间,没有营救成功。
这天晚上,监狱中送来一桌酒饭。彭湃知道死期已到,就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赠送给难友,并慷慨激昂地向狱中的难友和押送的士兵们作了最后的演说,与战友们齐唱着雄壮的《国际歌》,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蒋介石!”“中华苏维埃万岁!”“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以无比的英雄气概走向刑场。
彭湃从被捕到牺牲,仅仅6天。这短短的6天,是彭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最紧张的6天,是他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发挥得最充分的6天,是他一生中最光辉、最耀眼的6天。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他的壮烈牺牲,实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现在,我们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像彭湃那样经受生死考验的机会不多了。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和平时期的考验比战争时期的考验还更为严峻。我们决不能贪图享受,做那些对不住烈士,对不住人民,给共产党丢人,给党旗抹黑的事情。彭湃在临刑前高喊:“我是彭湃,我的牺牲是值得的!”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牺牲,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死,他死的光荣,死的重于泰山。他牺牲将近70年了,广大人民一直在缅怀他,纪念他,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活在人们心中便永生!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第5期《中华魂》)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第5期《中华魂》)
很赞哦! (103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