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还合作一个“必须”
互助合作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大政策,就是农民联合起来发展农业,提高生产力。
无可否认,合作一时走了弯路,受了挫折,也受了误解,乃至诟病,既需要正本清源,与时俱进,合作也需要创新。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并没有否定农业合作,否定的是大锅饭、不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科学的一些做法,实际是,更广泛更高水平的农业合作,才使家庭联产承包,农民自主种田提到一个斮的水平。而农业合作自身,也同样进入一个崭新领域。
01.本能
人类社会形成始,合作就始,应该是成立的。自然界也因生存不断进化,进化之中包含了合作。一部人类发展史、自然进化史也是合作史。合作也就成为人类社会的-种基因。所以,要不要合作,是无需讨论的。
合作的精神是什么?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要义在,相互配合、联合行动。
合作要有保障。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这样的基本条件: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对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一致的认识;有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
合作也是一种规范与约束。按照有无契约合同的标准,合作分为非正式合作与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正式合作是指具有契约性质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明文规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并受到有关机关的保护,双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契约合作是现在普遍实行的合作。
合作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规范之中。
合作是一门学科,社会学、经济学都不可或缺。
02.必须
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耕者有其田的伟大变革,而接着实施的农业、农村合作化运动,可称之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合作运动。《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记录了这两次伟大变革。不管这两次变革有多少缺陷,都永载史册。
不能说农村的合作始于土改之后,在中国农村农民家庭之间以帮工、互助形式的合作早就存在,可能有一两千年了,讲合作的谚语俯拾即是;但,由政府引导、组织、推动亿万农民参加的合作运动,则史无前例。
早期的互助合作,实际是农村帮工合作的一种发展,可称之帮工的高级形式。传统的农村帮工,在单个农户之间,一时一种工种,如车水、插秧、耕地,在几个农户间;由村组织的互助合作,在一村几十、上百农户之间,已有初级合作社的雏形。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以个体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实行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劳动产品在扣除农业税、生产费、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用之后,按照社员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及入社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多少进行分配。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集体所有制的称之“半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这是高一级的互助合作。
土改伟大之处,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了种田的自主权;互助合作,群策群力,克服单个、独家小农生产力量弱小的不足,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无论合作初衷,无论早期合作成效,都不容否定。由耕者有其田到互助合作到农业生产合作社,虽其间有冒进与后退,都表现了一种趋势,“三农”离不开合作,农民需要组织起来,是内生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作了极高评价,指明农村合作才有出路,农村社会主义的要义是合作,把农民联合起来。
03.调整
应该承认,前三十年,农村的合作事业受到了一次挫折,称之冒进。很快得到调整,战略撤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合作依在,生产队形式的合作存在了二三十年。也不可否认,合作的作用小了,且有退化,合作成了吃大锅饭,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打下了伏笔。但这并不否认合作,并非合作错了,而是合作需要相应的条件,合作的形式合作的层次要与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民的实际相匹配。合作的实践得到了宝贵的共识。
一合作必须在自主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行。无自主权,合作就丧失了主体,也置空了相应的责任。互助组以后的合作,农民与农民的合作是虚置的,实际是农民个体与生产队集体的合作,而农民是没有自主权的。这是最大的教训。
一合作必须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有利可图。实际情况是,合作社提高了种田效益,无论单产和效益都得到了提高,在苏南实行联产承包制前后收益并无改变,一承包就产量大提高,这不符合事实。合作成效不明显,农民得不到实惠,关键还在劳动生产率低下,种田效益低下。种几亩地,再合作,农民富不起来。
一合作必须与科学种田与农业现代化同行。仅是锄头铁鎝的合作,不会有多大效益。在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施肥防病面前,手工的合作必然不受欢迎。同样需要升级换代。
一合作需要与城市化同行。农村只有大部分劳力脱农,种田才会有规模效益,种田才有积极性,各种各样的合作才会有用武之地,这已为实践所证明了的。
合作同样要与时俱进,前进了才有生命力。
04.新生
无可否认,分田到户,也有弊端,生产、经营规模变小了,耕田分散,大型农具难以使用,不利于耕种,劳力技术能力参差,需要新的合作来解决,提高种田水平。
其实,在苏州农村,村里集体与农户的合作,有些停止了,大多没有停止,一是以“统”的名义由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如水利、机耕、电力等,虽有弱化现象,还是坚持;二是以工补农,在资金上和物质上支持、补贴农户。春风吹又生。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新的更有生命力的合作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股份合作出现了,这与城市推广股份合作有关,首先出现的是多种经营的合作,如养鱼合作社,几户农户共同承包一个湖一片水面,以契约为纽带,责任共担,利益同得。
以大型农具服务为纽带的合作普遍出现,机耕、联合收割、无人机灭虫等一家一户难以实施的现代农业设施在大范围内推广,提高了现代农业水平。
家庭农场推动了土地转包,也推动了新的雇工合作。
城市技术、资金下乡,与土地、劳力的合作,把农村合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展现了“三农”美好的前景。
互联网使农户找到了市场,解决了销售问题,新型的产销合作。
05.永远
世界在合作中向前发展。世界的光明在合作。
世界命运共同体,就是命运合作共同体,共同即合作。
一带一路就是携手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多边主义的要义就是更广泛的合作。
许多诺贝尔奖是两人三人的,不是一个国家的。
屠呦呦说,诺奖不是她一个人的。其中,还有李时珍的功劳。
自力更生并没有否认合作。
什么都争第一既不科学也不切实际。
只有合作才有天堂,天堂是合作出来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