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民主与统治的矛盾可以通过介质手段作调和--建议纪检垂直管理

火烧 2010-09-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民主与统治矛盾的调和方式,建议通过纪检垂直管理作为介质手段,实现体制制度机制的优化,促进社会进步与反腐倡廉。

        民主与统治,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问题,矛盾处理的妥当,矛盾运动就推动社会进步;矛盾处理的不当,矛盾运动就阻碍社会进步。不当与妥当,又有时效性和长效性之分。时效性见长于眼前的社会稳定;长效性见长于长期的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时效性依靠于单纯选人用人上,长效性依靠于体制制度机制上。
        选人用人与体制制度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人得当,体制制度机制的建立和执行进步就快;用人不当,体制制度机制的建立和执行进步就慢,甚至或者旧的体制制度机制对所用之人具有牵制和抑制作用。
        用人制度的本身,也包含在广义的体制制度机制内,其他体制制度机制的革新,又对用人制度起到促进革新的作用。社会进步的变化结果之一,将是用人制度与其他体制制度机制相匹配;人才制度与其他体制制度机制,同社会文明进步逐步匹配,产生互相促进的效应。
        在社会发展变化中,人是决定的因素。选用人才实现统治意志是统治的必然要求和内容,是统治的代表,是统治阶层的象征。选人用人是执行统治意志的关键。
        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干部人才则是助推器。民主与统治之间的矛盾需要靠干部人才去调节和融合,也靠人民群众对统治阶层的拥护作支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传统的统治概念不同,本质在于对党的位置的定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的位置定位是“人民当家做主”,这也由党章所规定,由国家宪法所规定。从这些意义和层次上说,中国现实的民主与统治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调和矛盾的角色,而调和矛盾的方式是在社会现状下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手段,将中国现实的民主与统治的矛盾关系,调和为相对且比较稳定的有机对立统一。
        对于广义的民主与统治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说,当还没有发现某种事物能够作为介质手段,使民主的开放性成为有序的民主化机制,而有利于统治利益的时候,统治阶层为了维护其政治路线,就必须采取权力相对集中的办法,来应对民主与统治之间的矛盾和各种工作关系。在选用任用权力集中的授权人时,就必须以其“思想认识素质为根本”,以其“行为能力素质为要求”,从而实现和执行统治意志。
        这种集中权力的用人办法,虽然对维护政治路线有一定的作用,但却着重于时效性上,而在长效性上却是不能预期的,因为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统治阶层应当本着自身的意志,实事求是吸纳人民群众的愿望,从这两类意愿中取道中庸,实行革新,达成和谐,就是社会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的统治意志,就是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和民主与统治之间的关系,选择好调和的介质手段,重视其形式内容,是党的工作的必要思考,并在当前严重腐败问题的情况下不失为当务之急。
        选择介质手段以及重视其形式内容,应是中央与人民群众现阶段所共同提倡的体制制度机制化建设,通过介质手段达到维护政治路线,达到在工作过程中时效性和长效性的相对和谐统一。我们大家所呼吁的纪检垂直体制和其内含的机制,已经有了雏形,比如香港和新加坡的廉政公署。可以从《简论垂直》(预防腐败局网友互动)中领悟到垂直体制就是将民主与统治之间的矛盾,调和为相对且比较稳定的有机对立统一的介质手段。并且通过它的内容机制,既能维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执政要求,又能排除权力比较集中情况下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包括能够预防再度的腐败。
        在垂直的实施过程中和其机制的运行中,必然产生逐级递增的对民主法治的催化效应,效果将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党的执政水平的提高,将使党的执政能力和效果更加取信于民。
        垂直体制机制的催化效应,是对民主与统治之间的矛盾不断调和的过程,将民主与统治之间的关系调和为符合实际的辩证统一,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能够帮助维护党的政治路线,形成稳定长效的执政机制,使人民更加拥护党的领导,使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坚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