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你还真以为自己是曹操司马?
易中天恐怕品三国已经走火入魔
要知道易中天品了N年的三国。老不读三国,易中天早就在品三国,品出味道、心得来了,就边实践边研读,行为举止、老谋深算、为人处世、都在试图模仿三国的人物。自百家讲坛一炮冲天而红,越发入魔。但思前想后,自己没有赚到理想的钱?都被主办方捞走多去了,书有被盗版太多,郁闷纠结怒火中天:这是个神马样的世界,为什么不注重知识产权,盗版为什么这么猖獗,苍天啊大地,把属于我的钱还给我!我要名副其实的名利双手,不择手段!所以易中天内心大约是仇恨这个社会的?
易也,容易也,变化也。容易变化的易中天暗合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论心机自然就崇拜曹操,但是曹操结果被司马偷得天下,大约很伤易先生的心?但在心里的膜拜是深刻的。穷其一身结果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做个司马,所以极力贬低诸葛就不在话下,为了讨回已经失去的钱,于是行动了,5月22日,《易中天文集》首发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到场的就有茅于轼。“如果谁对茅先生有所不敬,我认为他不是人”。
难道易中天熟读三国,难道不知道茅于轼是个什么样的汉奸卖国学者?竟然还要说自己就是茅于轼的学生,能不知道现在许多人在揭露声讨茅于轼吗。曾怀疑是否在反话正说,但联系上下文又没有这样的可能。唯一的解释易中天就是在装傻、伪装,是故意的。首先说茅是“学术界公认”的正直而善良的好人,然后通过自己亲身的短信互动,来误以为茅于轼是个好人,至于为什么说“有所不敬”是因为想到了看了某某视频竟然有人对82岁的老人动手动脚,所以通过“学术界公认”“自身亲历”和“亲自看到”才会有“不是人”的说辞。所以易中天以后完全可以把这些说辞推卸掉,甚至离得远远的。万不得与也可以说:我把茅于轼捧起来树起来让你们打,牺牲自我算得了什么,你看,竟然如此。。。或者一口否决:根本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所以易中天和茅于轼等是因为利益名利相互利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相互勾结的关系。毕竟易中天首先考虑到的是自己个人的利和名。再怎末耍也是这么回事。
但究竟谁把易中天和茅于轼等一干人勾连到一起,目的不就是壮大队伍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