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媒婆:物质条件(外一篇)
婚姻的媒婆:物质条件
写下这个题目有点犹豫,对该不该叫这个题目一时吃不准,有心叫“物质条件是爱情的媒婆”,又怕招致那些把爱情看做至高无上人的反对:爱情是纯粹的,讲不得条件,讲条件就不叫爱情了。只得用“婚姻”来表现我所谓的条件了。
婚姻的成立有没有条件掺加在其中哪?我说当然有了。古代有,现在更是有,这也许让那些爱情的卫道士们要群起而攻之了。婚姻有时不一定就是爱情的体现,爱情也不一定能成为婚姻,这是为啥?这就是男女双方的条件在起作用,也就是婚姻的要素之一:经济的条件在起作用,而不是说结婚一定是要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才能成就婚姻,现在因为有了同性婚姻,所以说婚姻的基本条件不必是男女之间的事情了。
我在这里要说的条件便是经济条件的好坏,在现在往往左右人们的不单纯是对眼儿,其经济条件的好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是这样今天也没能脱俗。
过去有一个东食西宿的故事,说的是:一老汉有一女儿,长的如花似玉,到了该嫁的年龄了,其东邻有一财主,但是其儿子长得不好看,丑了些,西邻的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英俊无比。都来求其求亲,父便问女儿中意哪家,女儿回答:最好是白天在东边邻居家吃,晚上在西邻这边睡。
这个姑娘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了,她一方面不舍东邻的富有,有好的吃喝,又想嫁给一个让自己赏心悦目漂亮的男人。
这就是物质条件对女人诱惑的(物质也会诱惑男人)。
古代物质左右人们婚姻的价值取向,富有人家的孩子不会打光棍的,打光棍的无疑是穷的地无一垄房无一瓦的赤贫之男,不是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其道理显而易见,没人嫁过来就跟你去讨饭。
时间推移到了现在,物质条件在婚姻中的作用降低了吗?我看没有,我们不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女方要男方条件所谓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了;就说现在吧,城市的男男女女们结婚也是不容易的,虽说不会饿肚子,但是,在城市里居住不是仅能吃饱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在城市居住首要的是要有房,有房就是有了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女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的年轻人涌进了城里,要想在城里安居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有房如何安家?安家就要经济条件做后盾,靠工资吃饭可以,买房就不行了,站在高楼面前你就显得是一个“赤贫了”。
唐代的白居易靠着一首短短的《离离原上草》,而在长安就白居容易了,在现在别说靠一首短诗了,就是几十篇长诗也不会白居容易。所以说,婚姻在现在是靠条件撮合的,也就是说,物质条件是婚姻的媒婆。
现在人不需要那些巧舌如簧的媒人了,有了金钱就是有了媒婆,会把一个个男男女女“撮合”在一起。
君不见:一些女人为了贪图安逸,假以爱情为借口,心安理得去做小妾、“二奶”;更可见的是有些富足的女人以金钱为诱惑,养着小白脸。婚姻变得一钱不值,却又相当地值钱。
对不富裕的男人来说能在城市立脚,抱得美人归,就要有一套住房,最起码要有六七十平吧,在目前如此高的房价面前,人们成了房奴,婚姻也就成了“努房”(努力找有房的);有钱的就可以不停地离婚,不停地结婚,美其曰:没了爱,就要离;找小三其借口也是:我们相爱。
呜呼!爱,如此地不值钱了,只有婚姻在“值钱”。
世界上的男男女女追求起码的物质条件以此来保障婚姻的稳定这是无可厚非,只是现在社会婚姻是如此的“值钱”,就有点脱离了现实,让人们变得:过起来就没有尊严和舒心了。本来婚姻是让男男女女们在一起变得愉悦和快乐开心,而不是因婚姻的“值钱”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婚姻太值钱了,爱情就不值钱了。
男女的婚姻不能绑架在物质条件上,并让其做了婚姻的媒婆,这婚姻就变得苦涩了,爱情也只有在一旁哭泣的份了。
是人值钱了,还是人们在变的不值钱了哩?是生活的代价太高了,还是人们把婚姻的价格人为地哄抬了上去?
如此,婚姻就变的岌岌可危了,不是吗?离婚率的高起,人们在寻求更好的值钱的婚姻。
如何安居乐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我们的社会又能给人们怎样的一个生活条件呐?这是影响婚姻的一个价值取向,也是婚姻的保障。
还是让爱情做我们婚姻的媒婆吧!
“苹果”你啃了多大的一口
日前,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上市销售自己新研发的iphone4手机,一时间引来了无数中国苹果迷的追捧。然而你知道吗?这款手机在我国的售价是600美元,这就是创新的结果,这就是研发的力量,据说我国的不少企业参与了苹果的制造,你要明白,不是研发,仅仅是是制造,在这个苹果身上我们啃吃了多少营养哩,也就是说我们分了多少杯羹哩?我们的企业用工人的辛勤劳作只能得到6美元。而苹果公司要分的60%。(其余的是各个环节和经销商)呜呼!好一个美丽的苹果,我们只能吃上一小口。这让我们不能不想到,我们要出口1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欧洲空客的残酷现实。
我们缺少了什么?我们不缺的是辛勤的劳作呀,然而,在现实中,辛勤的劳作只能代表的是某种意义上的贫穷,君不见!每天早起的小商小贩勤劳、辛苦,然而,绝不是富有的代名词。就我们整个国家而言,我们缺少的就是创新能力,我们随着世界进入到了现代化的世界,可在整个的工业文明中我们的创造发明又能有几个哩?恐怕没有吧?倒是我们在农业文明中有过四大发明,可是,我们发明后火药就用来了做炮仗,用来了听响,指南针用来了测量风水、勘测宅基和墓穴,而国外却把火药用来在军工上,反而对我国进行侵略和掠夺,指南针人家用在了航海上,一切实在是可悲复可叹!
我们的民族历来不乏创造精神,可我们却在一直落后着,就现代的工业文明中,又有哪一项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发明和创新哩?没有吧!电视、电脑、洗衣机、冰箱等等不一而论,就连我们这对饮食有着独一无二爱好——都喜欢吃面食的民族,方便面的创造却是日本人,人家利用发明创造了一个在世界食品中独一无二的公司——日清株式会社。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创新的脚步?我们要说的是,就是机制和体制,我国几十年形成了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我们的教育也在培养者循规蹈矩的楷模,我们缺少的是活跃的思想——活跃的、大胆的想像,我们常常把大胆的想像,叫做非分之想,神经病!这是在思想界的;在制造业,我们每个企业又能有多大的财力来投入到研发上哩?其实我们有许多的研究所,但都是官办的,靠那点研究经费能有多大的作为?话说回来了,那些研究都是在为整个大的社会,而对“自己的利益”好处不多,像微软就不同了,人家的创新就能直接见到效益,就能打造自己的百年老店,这次苹果公司也是这样,人家就是不愿做大众产品,为此,人家极力在高端上进行研发,以期得到利益的最大化,用高的回报再去进行新的研发,进入良性循环。而我们都在是拾人家掉下的“饽饽渣儿”,我们的每台电脑还在为微软支付着专利费用。这就是差别,这就是拾人牙慧的代价。
纵观当今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如果把世界的每个国家比喻成为一个宝塔的话,在塔尖的就是美国,下一层就是英国等,而我国就在塔的底层,美国是以科技立国,傲视群雄;英国以金融立于世界,德国、日本以制造业拔得头筹,有的专家说如英国全体国民在几年之内不用劳作,而国民照样过得有滋有味,就是人家的金融产业带给英国照样是无数的收入。
我们现在可喜的是开始认识到了科技立国的迫切性,要以创新立国,可是,我们的体制还在制约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大学以录取所谓的全面人才为己任,而对怪才、偏才不大感冒,其实,尖子就是在某个方面有独特的创造性,这就是人才,面面俱到的这不是尖子,我们需要的是尖子,而不是“人裁”(人裁剪过的人才)。
为此,我们怎么办?不要老是跟在人家的后面为人家做嫁衣,为人家去加工,做世界的加工厂自豪吗?我不这样认为,我感到悲哀。
我们要让世界为我们的发明和创造而加功!
到那时,我们就不会仅仅是能啃到一小口“苹果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