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阳、晚阳与幻阳
12月16日下午,张靓颖发文询问:“我不知道这么说好不好,但是吧,阳一天算阳过么”并在评论区留言:“怕影响跨年的演出状态,所以就趁这几天有时间养病去探望了一窝羊。”然后开始全身各处疼,“然后睡了一天一夜,然后什么症状都没有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朋友圈调病毒的侃,包括到“到朋友家接种个温柔的毒株”等笑话都在流传,明星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反倒成了罪过,遭遇一定程度的网暴和质疑之后,张靓颖不得不郑重道歉。
比阳性更可怕的是心理疾病。张靓颖做错了什么需要道歉呢?说到明星的引导性,张靓颖又不是张文宏,在防疫策略上你不听医生听明星,这明星担的责任也太大了。
作为一种度疫策略,晚阳可以选,早阳为什么不能选?从概率上来说,每个人都早晚和病毒交手,既然早晚躲不开,为什么不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呢?
当然,从总体战略上来说,倡议晚阳是没错的,压峰平谷,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的挤兑。对高龄基础病等特殊群体来说,尽力延后感染也是没错的,他们有更高的概率需要求医就诊,当然尽量能拖到高峰期之后,避免遭遇入院难的困境。
但是,延后感染是非常难的。以奥密克戎的惊人传播力以及目前庞大的感染基数,除非你不上班、不上学、不出门买菜,否则很难躲得开。其实之前就有过很多案例,在家封控足不出户每天只下楼做个核酸,依然被感染。其实谁不想延后感染,新十条之后北京街头立马变冷清,只要有条件,大家都在家里躲疫情,但感染高峰还是如期到来了。
虽然很难,但对高龄基础病人士来说,用一时小心换健康安宁还是值得的,恰好退休老人也不是必须出门。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能求平衡而不能走极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就算居家办公,也得出门买点菜,也得出门备点药,只能在尽量防护之后顺其自然。
而对于另一部分群体来说,他们必须坚持工作。譬如医生护士,譬如外卖快递小哥,还有很多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不能脱岗。一开始,阳的下,阴的上,症状消失赶紧返岗,后来感染速度太快,也不管阳不阳了,只要没躺下就坚持。很多病比新冠更要命,也没什么比吃饭更要紧。对他们来说,晚阳就是侈谈。所以,晚阳不是谁都能选择,晚阳也未必意味着公德。
而一些特殊群体,近期有着重要的商务活动安排,那他在这四面阳歌的环境下,就有必要考虑择期而阳了。对于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士,大概率不需要耗费医疗资源,不会给他人增加负担,阳性就是一场7天的流程,择期的收益明显大于撞日。试想,张靓颖要参加跨年演唱会,那么多歌迷买票了,那么多工作人员付出了,电视台都架好设备了,到时候你偏偏发烧了嗓哑了,这才是对资源的浪费。
抗疫三年,大家还没学会理性。能不能理性看待疫情,理性决定防疫策略。科学上不允许争论,态度上不允许二心,因此吃的亏还不够吗?国家都已经放开了,你还在这儿逼人站队,能选择的事情不让人选,可以说的话不让人说,累不累?
建议关注疫情的同时也关注一下心理问题。很多人身未阳,脑子已经焦虑的不行,甚至出现了幻阳症状,浑身不舒服斯基,一会发冷一会嗓子疼,一测抗原全是阴。对自己的身体,不要疑神疑鬼,对他人的言行,不要上纲上线。有选择的时候,要允许别人选,轻松一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