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经济催生的畸形繁荣
为了说明什么叫权力经济,我们从电话初装费这个老话题说起。过去安装住宅电话要交几千元的初装费,从5000元,到3000元,2000元,收了若干年。电话初装费于2001年7月1日起取消。媒体报道这个消息时援引信息产业部官员的话:收取初装费是在80年代初国家为解决邮电通信落后状况、缓解邮电通信建设资金不足而采取的一项“特殊筹资政策”。也就是说那时候他们是在为国家建设筹资,收取几千元的初装费是合理的,有利于国家建设,有利于发展电信事业。正是由于采取收初装费这种“特殊的筹资政策”,如今的老百姓才能享受这样普遍而完善的电信服务。他们是有远见的。
我不知道“筹资”和“融资”有何区别?通常意义上的“融资”是要有回报的。而官员所说“特殊筹资政策”,是没有回报的。这钱收了就收了,白收,你能咋的?收这种钱是有权力做后盾的,这就是典型的“权力经济”的逻辑和运作方式。收取电话初装费只是较小的一件事,但这种逻辑和运作方式却涵盖了所有的改革,可以这么说,“权力经济”是改革的基本模式和出发点。
由此推开去,我们可以看得出教育、医疗、住房等等方面的高收费和乱收费这与这种“特殊的筹资政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只是在表现方式和程度上有区别罢了。说到这里我们又想起另一件事,那就是春运火车票涨价,官方称之为“上浮”。在最早宣布春运涨价时,针对群众意见,铁道部官员就说过这样的话:“铁路基础设施不改善,基本投入不到位,铁路不能发展,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广大旅客。”—— 所有这一切,从电话初装费,到教育、医疗、住房高收费乱收费,到春运涨价,我们可以大概摸清这许多改革的基本脉络,那就是向百姓收费,而且是收高价。官员所说的“改革”无非是在权力的支持下收高价而已。
依法纳税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宪法却没有一条说公民要依法交费。不管是电话初装费还是机场建设费,不管是春运票价“上浮”还是“国家重大水利费”和“公用事业附加费”,没有哪一项收费不是以权力开道的。我们从中看不出有一丁点市场经济的味道。权力经济催生了畸形的繁荣,伴随着畸形的繁荣又造就了多少摆不到桌面的腐败?关于央企滥发奖金和补贴;不代扣个税以提高职工收入;违规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超额分红、分配利润;滥发购物卡、旅游费;垫款买房等等“过度福利”,已经激起公愤,大有被认为当前最大的不公根源的趋势。可是人们却没有看透央企所谓的“过度福利”其实就是“权力经济”的一个变种。首先它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实体现,央企的后台是政府官员,官员们享受的超级“过度福利”本是活生生的榜样,其次,央企手上掌握的资源,从电到成品油,哪一次涨价不是有发改委撑腰?这些不是“权力经济”又是什么?
权力经济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它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用封建特色再参杂了一点所谓市场经济的混和物罢了。权力经济催生畸形的繁荣,制造社会不公,权势者在制造不公的过程中浑水摸鱼,造就黑幕深重的腐败。所以,不从理论上、思想认识上、实践活动中清除权力经济的毒素,改革难以成功。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