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传1949-1976》的几点感受
俺在学习《毛泽东传》(1949-1976)的过程中,总是感觉好多事情没有“实事求是”,有几个问题始终交代不清。
第一,刘少奇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有什么建树?从七大到文革,他都是党中央的实际二把手,毛主席外出的时候都是由他主持工作。俺不明白,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资历和能力,他怎么能领导周总理、彭老总等那样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果是因为被打倒了,就不能表扬他?但“林副统帅”被打倒之后,还是“遭到”了一些表扬。而改开以来,总是能感受到刘主席的影子,为什么不能“曝光”他的贡献捏?难道是怕他影响他人“首创”作用?为什么在党史中他时隐时现、给人的感觉既神秘又有点儿“可有可无”了呢?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当年的俄罗斯和中国都不是“中等的发达国家”,如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列宁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到底建设了一个什么“主义”国家?既然“不是社会主义”就叫“公有制国家”吧!那么公有制究竟给俄国和中国带来什么呢?一个是可以与最发达的美帝国主义抗衡的苏联,一个是把同样落后的印度远远抛到后面的中国,这总是历史事实吧!而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环境和“激情澎湃”的精神财富是不是也应该给予肯定呢?很遗憾!
第三,“大跃进”现象不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吗?俺的感觉,一是赶超比本国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当年“第三共产国际”提出来的,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项内容,在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最近还见到了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对古巴人民的道歉);二是刚刚解放的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需要释放,只是有一部分建设项目违背了科学规律而事与愿违,但还有一些则福及子孙,如水利工程;三是“对下欺压百姓,对上欺骗领袖”的干部,给党和人民制造了灾难,不通过“文革”能有效控制吗?四是出来承担责任的是领袖,且承受灾难的也是领袖和人民,你们有什么资格否定领袖、蔑视人民呢?
第四,能不能直面修正主义?历史上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出现了修正主义,从“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而马列毛主义恰恰是同历次修正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是不是可以说,没有修正主义就没有马列毛主义呢?这是其一。其二,在帝国主义依然统治世界的情况下,出现修正主义是不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呢?如果认为“文革”是动乱,那么,又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像苏联一样解体呢?
俺多么期望,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个中国领袖能像毛泽东编写《论持久战》那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困难时期,也来一篇《论赶超》,告诉我们何时并如何会生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更好,因为,毛主席说过“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