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创意中国”成就“投机中国”

火烧 2011-05-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批判当前社会过度追求创意,导致投机行为泛滥,揭示广告误导、消费陷阱及虚假包装现象,呼吁回归真实创新与理性消费。

“创意中国”成就“投机中国”

夏雨晨

    自从进入市场化以来,“创意”这个词是人们最为热衷的,也成为成功的不可替代品。在人们的价值认知里,有无创意甚至可以等同于有无能力、有无成就。就是说,一个好的创意能化腐朽为神奇,能点石成金,能在瞬间实现从奴隶到将军的嬗变——哪怕腐朽依然还是腐朽,奴隶依然还是奴隶。

    创意有点类似于创造力,但绝非创造力。准确地说,创意只是一种运作,一种包装,一种表面和形式上的东西,而创造力不仅能改变物质的形态,更能改变它的内核。就如时下轰轰烈烈的广告,它再说得天花乱坠,五粮液还是五粮液,茅台还是茅台,它们既不能改变饮者的身份,也不能排除醉驾的嫌疑;而北斗七星就决然不同,因为通过科学家们的潜心研究创造,她们确确实实能为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

    什么时候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类似广告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平常的产品,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个国家机器的狂播滥演,倏忽就变得貌若天仙价格连城,可悲的是,这个和价值极不等量的价格,却无可分辨地去要消费者承担,而广告商、电视台、演艺人员和企业,就在这个创意里享受腰包的饱满,这很不公平。也难怪快女超男这么火爆,因为只要荣登三甲,从此便可今生无忧;也难怪演员们的潜规则,因为只要一夜成名,广告费便可以从一千元涨到一千万哪。

    有人说当今是市场经济,信息化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广告和信息不仅能使商品增值,更能方便和导引消费者的消费。这我就不懂了,如果是站在导引消费者的角度,我们正好完全可以取消广告创意——国家那么多部委是干嘛的?凭着对产品的权威鉴定,他们才最有资格发布商品信息,如果利用电视台、报纸等公共资源免费发布出来,消费者、老百姓还会承受广告创意的盘剥之痛吗?

    核心的论题还不在这里。一个民族,是需要脚踏实地地干事的。比如政治,我们需要的是怎么真正地惠民生、解民难、扫黑除恶,而不是让秘书关在屋子里想出惊世骇俗的豪言壮语来感动中国;比如经济,我们更要关注怎么提高产品的质量这个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妙语如花夸大其词;比如文化,我们不要陶醉于“人格证书”、“贾君鹏的妈妈”和“恨爹不成刚”等创意的奇妙,而要从思想深处来发掘问题、解决问题。

    靠眼球和耳膜来辨别的日子,一切都变得令人神伤。诺大一个国家,都在被虚浮、表面的东西刺激着、陶醉着,没有思想,缺乏理性,不愿勤劳。因为,就只需那么一点灵光,整个世界都会随之改变,那么奋斗又有什么意义?(2010.1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