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请给我们一个“不怕”的理由——驳《不要怕转换身份》

火烧 2006-09-1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针对《不要怕转换身份》的评论进行反驳,指出其逻辑漏洞与偏激言论,强调国企员工身份转换的现实困境与合理担忧,呼吁理性看待改制问题。

    2006年9月1日,“第一汽车集团报”在第二版〈有一说一〉栏目版块套灰发表《不要怕转换身份》的评论小段。看后好生让我们纳闷与不解?本以为如此响亮的口号式标题下面会给出足够充分的道理和现实依据作为评论的佐证,让我们这些因国企改制将要失去原有国营职工身份的人有理由不怕。但题下洋洋洒洒400多字的行文中,除了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点现代版的阿Q精神以外,还能看到一点旧时老上海滩阿飞语气的豪横。真佩服这位“仁兄”的胆识,自己还都没找到“北”呢,就敢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了。

    我们不妨先看看该“仁兄”评论小段的开头是怎样所云:近期闻听个别单位员工对一汽个别企业改制的议论有些偏激,笔者颇为不解?国企改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许多企业通过改制轻装上阵,换发出勃勃生机。大家在谈论别的企业改制时总是慷慨激昂、见地鲜明地畅谈“国企负担重,不改制就竞争不过行业对手”,而今自己所在的单位要进行企业改制、转换身份时,却要抱住国企大旗不放,又慷慨激昂、理直气壮地叫喊“生是一汽人、死是一汽鬼”。我不仅要问:“你为什么那么怕转换身份?!”开板就先是两个个别与一个偏激组成的排笔,之后便是不解的问号。议论乃言论也。所在的企业要改制,自己的社会身份属性将发生根本性地改变,员工们要议论一二不知有何不可?更有何不妥?怎么就偏激了那?这不但是你笔者颇为“不解”?也使我们大惑不解。什么是“国企负担重,不改制就竞争不过行业对手”;什么是抱住国企大旗不放;这都是你自己在借题发挥啊,好像与大家没有什么关系啊。而你慷慨激昂、见地鲜明地畅谈难道就不偏激吗?如果仅凭所谓的改制就可以让“国企”焕发青春,那还要人财物、还要技术管理质量、还要产品市场用户干什么?按此逻辑,是不是国家也要改制?因为国家现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与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政体国家竞争,不改制也同样竞争不过对手。对吗?还有,能解释一下你文中的国企大旗是什么吗?如果解释不清的话,劝你还是不要太慷慨激昂了。我们可以“见地鲜明地畅谈”给你听:国企是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基础组成之一,而国企员工则是组成基础的基本元素之一。国家、企业、员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是由社会所运行的政体架构属性决定的。

    说的直白一些,如果人活一生,终了连个姓氏名谁都没有了,放你你干吗?还有国企改制早在朱镕基当政时就已经开始了,不是如你定义的好几年,而是十好几年。因此我们要问笔者,你不觉得自己有些太可笑、太无知、太嫩了吗?再有, “生是一汽人、死是一汽鬼”。是叫喊吗?先把你自己的一瞥一那弄全乎了再说,目前你还不配评说这句豪气云天的壮语。

    我不仅要问:“你为什么那么怕转换身份?!”而我们不仅要问,你文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你弄明白了吗?一篇议论文中有员工、有笔者、有大家、还有我、还有你如此多的人称关系,你是在议论谁哪?连议论文最基本的写作要点都没掌握还自称什么笔者,你不脸红啊?再接你所云,转换了员工的身份企业就什么都能OK吗?反之企业就什么都不能OK吗?美国的通用、福特,德国的奔驰、大众,韩国的现代、大宇,日本的丰田、本田世界上那一家汽车豪强是靠转制抗衡到现在的?存在就是道理,错不在国有体制,而在“人”对国有体制的认识观念上的偏差,同样是“人”可让本就优秀的体制产生恶变。试想,如果国有企业中尽如笔者你这等“人”当道的话,企业会有好吗?抬举你了,其实你只是“你们”当中一条能够汪汪叫的“狗”而已。

    评论小段接着又云:市场经济的今天,谁不努力拼搏创造价值,谁就没有饭吃,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市场经济改变了“原厂配件、独家供货”的优越环境,“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老大哥企业也一样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能否认的是,同样规模的企业,部分国企不仅要承担放假、退养员工的工资,还承担着员工的住房、水、电、采暖以及物业小区建设等费用。企业改制,不只是减轻企业负担,更是给员工开拓一个自理创新的良好环境。我们请问,这就是笔者所谓的让我们不怕转换身份之道理依据?这就是你慷慨激昂评论的佐证?能立的住脚吗?你自己信吗?我们还请问,你文中市场经济前面定性的主语是什么?这是论点的核心所在,不可省略简化。我们再请问,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定义的市场经济是只有一种,还是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分类区分?没有饭吃的结论又归类于那种市场经济的结果?而市场经济改变了“原厂配件、独家供货”的优越环境之“高深见地”,是你思想火花闪烁出的光芒吗?你不认为象你这样如此浮浅无知的解读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义的亵渎吗?“原厂配件、独家供货”是一个制造型企业,产品生产关系最基本的属性构成条件,它不会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仅就市场经济的概念而言,正如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在其对市场经济“内在规则”的论述所阐述的:“市场秩序不过是这种“内在规则”的外部表现,它表现为规范市场主体、客体、载体以及各种市场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和各种法律制度、规则和惯例、习俗等等。随着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内在规则”的成熟,市场秩序也就顺理成章地建立和完善起来。”对你来讲哈耶克的阐述与制造型企业基本属性构成条件的理论可能高深了点,不访我们用一个更简单点的比喻来清醒清醒你那积了水的脑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亚洲的韩国和日本举行,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全部由中国籍男足运动员组成)在塞黑人米卢蒂诺维奇的率领下首次打入决赛阶段的比赛。而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欧洲的德国举办,中国只能派全部由中国籍男足运动员组成国家队先从亚洲区小组预赛开始打起。而不能因决赛阶段的比赛地设在德国,中国就可以用贝克汉姆(英格兰)、鲁尼(英格兰)、克洛泽(德国)、齐达内(法国)菲戈(葡萄牙)罗纳尔迪尼奥(巴西)、卡卡(巴西)布冯(意大利)、 皮尔洛(意大利)与范尼斯特鲁伊(荷兰)、 罗本(荷兰)再加上里克尔梅(阿根廷)、克雷斯波(阿根廷)等世界各国的足球明星们组成国家队去参加比赛,既世界杯的规则不可能改变参赛国家球队队员的国籍属性。至于你所谓的部分国企所指与企业改制,不只是减轻企业负担,更是给员工开拓一个自理创新的良好环境。的论调,差一点忽悠的我们也找不到“北”了。现阶段国有企业负担过重的成因是什么?中国最主要的社会现实矛盾又是什么?特大型国有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是什么?目前我们的国有企业员工身份尚不能保衣食冷暖,变为被雇佣者身份后又那来的什么自理创新的良好环境?当今的中国还远没有具备完善的由国家统筹的社会福利化保障体系,在大多数国企员工还得不到社会基本生存保障的前题下,“你们”所谓的国有企业改制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的把戏。借企业改制之名行改变国家政体之实,横竖都是共产党的错,挺阴啊。我们还是奉劝玩阴的“你们”,别做的太极端了,地雷能伤别人也同样能伤到“你们”自己!!!

    评论小段的最后又云:市场经济的大潮,不会怜悯自怨自艾的弱者,只有敢于迎难而上的强者,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而弱者、强者、赢家本就早已是心照不宣的结果,你再喊出来、再叫出来不就是想要更多的我们知道吗?既是如此,我们又怎能“不怕”、又怎敢“不怕”呢?笔者请你给我们一个“不怕”的理由好吗?

    注:2006年8月16日早晨,一汽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传动轴分公司的员工,因对本公司企业改制拟定出的职工经济补偿条款:普通生产工人为1800元/1年工龄;一般管理干部为2500元/1年工龄;二级经理为3600元/1年工龄;高级经理为5400元/1年工龄;的极度不满。自发组织起来关闭了工厂大门,停工停产,要求与(一汽)集团公司领导对话解决问题。解决过程前后持续了3天时间,现已复工的员工目前正在等待集团公司的最后处理意见。【传动轴分公司总计在编职工1300人、目前在岗职工为900人,400人在家放长假。工厂是为一汽解放(卡车)和青岛解放(卡车)配套生产传动轴的专业生产企业,原来工厂效益最好的转向机、转向住产品,被近几年与外方合资的新厂带走。目前单一的产品根本用不了900人生产,更也难以维系1300人的运转支出,因此被首先试点企业改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