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目三峡工程,让我们祈祷上苍能保佑平安
注目三峡工程,让我们祈祷上苍能保佑平安
罗 宁
三峡工程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建设成就之一,对于中国社会的生存发展进程与前景,所产生并形成的广泛影响无疑是重大、深远的。而之所以能够如此,不仅在于三峡工程之利在给人类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真实存在的三峡工程之弊及其必然会带来的灾害,也将相应的给人类带来损害。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三峡地区及与之相关联的地理范围内,因为三峡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所空前致成的物质重量集聚与地貌根本改变,无疑将足以促使地球的物质结构及重力构成的平衡状态;水、气、光、能与大气环流循环往复的既有定势、惯性及其形态,相应发生多方面的重大、深远的持续改变。
所以,正是因为必然会发生的多方面重大、深远的持续改变,必然会持续不断的累积多方面的各种效应与作用,而基于各种效应与作用的激励、促成,在运动中存在的地球自然就会随之相应发生各种被动或者自动的调整变动。由此,在三峡工程所在的以三峡地区为中心的相关地理范围内,既有的物质存在与运动的规律与形态,被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峡工程从宏观的层面上,非自然的有效突破与改变,从而必然和无可避免的致使曾经相对稳定的既有物质存在与运动惯性与状态,只能被相对活跃的新生物质存在与运动状况所替代。
不言而喻,在所有相对活跃的新生物质存在与运动状况当中,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部分一定是会存在的,同时,有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部分,当然也是会存在的。并且,基于此,人类已经久以熟悉的稳定生存发展状况,只能随之而相应的成为过去,就会成为普遍的不争事实。
对于以上关于改变问题的见解,我愿意作如下阐述,以期能够获取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 改变之其一
人类生存于其上的物质地球,作为一个内在与外在的物质,都在运动中存在,又在存在中运动的整体,始终是在自转与公转竞合的过程中存续的。在以往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既有时空范围内的诸多复杂因素的持续综合作用下,地球的物质结构及其相应的重力构成平衡,逐渐在动态中自然形成并持续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地球的物质结构及其相应的重力构成平衡,在既成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后,必然会相应的保持有限固定化的存在定势与运动惯性,以持续的在不断运动的条件下存在。所以,尽管以往的时空变迁已经足够久远,但是,以往的、当今的及将来的人类却仍然可以在改变有限的地球环境中,不断持续本质同一的生存发展。
人类及其社会在地球上的生存发展历史,或许只有不长的一万余年。在来源至今不明的人类社会文明萌发及其发展的漫长初期内,人类尽管同样也在维持生存发展,却从来不曾改变过自己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环境。只是在最近的数百年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能力突如其来的增强、增长,人类不仅得以有效的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与生态,也在日益增多的改变着地球的物质结构与重力构成平衡。其中,三峡工程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则应该正是众多的这种改变中的又一个新成果。
地球的物质结构及其相应的重力构成平衡,从来都是在动态中持续相对稳定状态的,并非是固定和一成不变的。所以,只要没有重大的物质结构改变所导致的相应重力移动,基于既有的物质结构与重力构成的相对平衡,地球的局部及其整体,则基本上是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持续存在的。并且,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人类的持续生存无疑是有利的。有史以来,作为剧烈地质活动的成效,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变,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毁灭性损害,则无不从相反的方面证明了地球的相对稳定状态,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与有益。
三峡工程作为当代人类最伟大的建设成就之一,能够给人类的持续生存带来诸多的利益应该是无可否认的。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峡工程在建设完成并发挥效用的同时,不仅非自然的致使众多的重量物质在三峡地区大量堆积;而且也在非自然的致使大量水物质改变了原有的流动惯性与存在形态,集聚、停滞在了三峡地区。因此,三峡地区作为地球物质结构在极其久远的过程中所缓慢形成的自然组成部分,作为地球重力构成平衡状态不可缺失的自然稳定因素,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被人类非自然的,相对静态的,堆积、集聚、停滞了如此众多的重量物质的真实,应该是自地球形成以来从未有过的状况。
因此,在三峡地区及其必然会关联到的地理范围内,在人类空前未有的快速堆积、集聚、停滞的众多重量物质的作用下,始终是在运动中存在的动态地球,其表层及其以下原有的相对稳定的既有物质结构与重力构成平衡状态,无疑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因为已经被人类非自然的、大幅度的相应突破、改变,而必然会相应的发生种种相关联的变动与调整。基于此,人类已经习惯并在长期受益的自然稳定状态自然就会随之相应的丧失,而为人类难以预知的种种相应改变;难以应对的种种相对紊乱的必然发生,则又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对于三峡地区及其必然会关联到的地理范围而言,因为三峡工程的建成与使用所导致的各种重大改变与紊乱的发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地球的表层,并一定会循序渐进的持续延伸、蔓延、传递到地球物质结构的相应范围与深处,与此同时、同步,既有的地球重力平衡状态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并会持续的趋于变动,也应该是可以判定的。
所以,在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并开始发挥效用之际,在一定的期间内,在三峡地区及其相关联的地理范围内,地球的物质结构与重力构成平衡状态,在不断被动的发生种种非自然性质改变的过程中,相应的地质活动会同步进入人类无法判断并预期后果的活跃期,自然就是无可置疑的。并且,其中一些活跃的地质活动,因为必定会损害三峡及相关地区的人类生存,作为一种人类心目中的灾害,其发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摧残、打击,自然就是不可避免的。
三峡工程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前所未有的,非自然的,相对静态的,在三峡地区堆积、集聚、停滞了众多的重量物质,并由此而在三峡地区及其相关联的地理范围内,局部的有效改变了地球既有的物质结构与重力构成平衡的稳定状态。由此,基于蝴蝶效应所揭示的原理与规律,三峡工程所处的地球部位,迫于三峡工程所致成的改变,相应的会在动态中直接或者间接的持续发生连锁变动与调整,应该就是必然的。基于此,三峡地区及其相关联的地理范围内,相应的随之进入活跃的地质活动期,也就是必然的。同时,限于人类认识能力、生存能力必然会具有的局限性,因为三峡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而被激发的活跃地质活动期内,人类将会有着怎样的遭遇,无疑是人类至今都无法预期、无法判定,亦无法抗拒的。而这则正是三峡工程之弊的关键与根本的之所在。
二 改变之其二
在人类生存所在的地球近地空间内,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始终保持着一体、混同、互通、互应、关联互动、融会贯通,升降环流不息、牵一发而直接或者间接动全身的的状态。因此,在地球上,任何地域上空的大气层,不论为什么原因被引发、致成了重大的变化或者改变,自然都不会孤立的存在和持续,并必然都会循序渐进、由近及远、由强趋弱的,横向与纵向反复交叉的以全面辐射的方式,不断对周围的大气层组成部分形成相应的激励与促动作用。同时,周围被激励、促动的大气层的所有组成部分,自然也会相应的反作用于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改变的大气层的组成部分。
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是任何生物维持生存都不可缺失的气、水、光、能的包容体;是气、水、光、能等生物生命能够得以存续的必然要素,能够作用于所有生物生命存续的必要环境、通道与平台。同时,从生物维持生命存续的角度来观察,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包裹着的地球大气层中,气、水、光、能等要素,始终有规律的在空中、水域、陆地之间,基于不同的条件,不断的在以不同的形式与形态,持续的互动变换,连锁反应,并不断持续的循环往复和保持着相对平衡、稳定的状况。
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活动,无疑都是以太阳所放射的,传递着光能与热能的阳光为基本动力之源的。而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则有选择的间接决定着阳光所能达致地球的质量及所能产生的效果。同时,大气层的选择作用,则又是间接的通过存在于大气层之中与地球表层之上的气、水位移及其形态的不息转换为实现途径的。
地球表层作为传递着光能与热能的阳光的直接受体,其状况自然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处在地球表层不同地域内的水面、冰雪面与陆地面,在接受、吸收、反射阳光的效果方面,无疑是各不相同和多种多样的。相比较之下,在陆地上,由于地势、地貌及随季节变换而变换的植被分布及荣枯状况,对于穿过大气层达到地球表层的阳光,则有着更为复杂的接受、吸收、反射效果。因此,与地球表层上的水面、冰雪面的千篇一律大不同的是,陆地上的自然景象、景观从来都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
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的阳光辐射对于太阳系内的所有星系都是普遍的。而在普遍辐射的阳光范围内,地球表层的不同地域,基于所处位置的纬度、倾角的不同;基于水面、陆地、冰雪面的物质存续形态的不同,普遍辐射到地球表层的阳光,在不同的地域被接受、吸收和反射的质量,自然也是不会相同的。所以,在地球表层的不同地域,季节、气候、降水与各种生物的生存、持续状态,才得以在微观上有了千差万别的不同。
在地球表层的陆地上,在不同的地域内,自然的分布着地貌全然不同的植被稀少的荒漠、植被茂密的平原、连绵起伏的山地、水面宽大的湖泊与广阔覆盖着冰雪的南北极大陆。地貌的不同,无疑会致使不同的地域,在能够接受、吸收和反射的阳光质量方面,真实的具有诸多的不同。由此,局限于不同地域的不同地貌所接受、吸收、反射的阳光质量的不同,在不断变换的季节制约下,包裹着地球,包容着气、水、光、能的环流大气层,作为被地球表层所接受、吸收、反射的阳光,必然会具有的反作用的直接受体,自然就会在不息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有规律的相应发生灵敏的积极反应与变化。并且,此类有规律的积极反应与变化,通常都是以云层的形成、漂移和降水的发生为存在形式的。
在阳光辐射在作用下,在大气环流的促动下,基于地球表层的种种区别与差异;基于热能、光能被传递、分布、接受、吸收、反射的不同效果,在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内,水、气的循环往复,尤其是在水因为热量增加而被汽化蒸发到空中,然后又因为热量的减少而凝结降落到地面的变动过程中,生存在海洋中、陆地上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与成效,自然就会在大气层环流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有效调节、调控下,相应的呈现出相互关联的种种生存状态与成效。
三峡地区及其相关联的地理范围,作为地球物质结构的自然组成部分之一,其地质、地貌、地形及其植被、水流、气侯的存在、变化形态,在极其漫长的存续过程中,自然的相应形成并完整的具有了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的存在、变化规律与特征。因此,在三峡地区及其直接相关联的地理范围内,水气流势、气温变化、自然生态与环境状况的循环往复持续,长期具有不可逆的自然惯性与定势,无疑也就是必然的。
三峡工程的建成及投入使用,作为当代人类大范围改造山河面貌的壮举,证明了人类的能力发展,已经有效的达致了既可以造福人类生存,也可以毁灭人类生存的新境界。因此,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三峡工程的建成及其投入使用,致使三峡地区原有的,可能已经持续了亿万年的,常年长满植物并跌宕起伏的山地与相对狭窄的长江水面,被人类用三峡工程库区的大面积相对平静水域,前所未有的,不可逆的,非自然的替代,就应该是地球表层上新近发生的,影响、成效都必然会极其复杂、广泛、深远的重大改变。
不言而喻,三峡工程库区的大面积水域在水的蒸发量;在反射阳光及其所辐射热量方面所具有的成效,一定是之前常年长满植物的广大山地与狭窄的长江水面,所远远不可比拟的。所以,三峡工程库区的大面积相对平静的水域,非自然的,桑田变沧海式的出现及相对快速的形成,对于在以往漫长的期间内,基本处于相对稳定、平衡及有规律状态的,具有不可逆自然惯性与定势的,三峡地区上空的水气流势、气温变化及地面上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的自然循环往复持续,无疑都会形成快速、剧烈、巨大和前所未有的,为人类所难以预知、判定效果的重大、深刻冲击与震荡。
根据蝴蝶效应的原理及所揭示的规律,可以认定,三峡工程库区的大面积水域在水的蒸发,阳光及热量的反射方面所具有的成效,必然会远远超过常年长满植物的广大山地与狭窄长江水面。由此,在由三峡工程库区的大面积水域所新近致成的光、水、气、能的全新循环往复状况作用下,在必然会不同与以往并始终在流动不息的大气环流制约下,在三峡地区及其自然会关联到的地理范围内,气候、气温、降水的惯性持续状态,必然会相应发生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重大连续变化,并必然会引发、形成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式或者辐射式的多种、多重、多方面的反应与成效,就都会是必然和无可避免的。
三峡工程库区大面积水域的非自然出现与持续存在,必然将更为有效的大幅度增强、增加水的蒸发量、阳光与热量的反射量。基于此,三峡地区及其相关联地理范围内的空中与地面的水气流势、气温变化、自然生态与环境状况的原有存续惯性与定势,在地球物质环境必然会具有的被动与自动调节功能的作用下,自然就会相应发生前所未有的剧烈、重大的改变。由此,在一定的期间内,在三峡地区及其所关联到的地理范围内,随着既有的水、气不断循环往复的相对稳定形态,在被人类前所未有的有效突破、改变,一定的相对紊乱的状况必然会相应出现,无疑就应该是可以判定和预期的。并且,其中一些相对极端的紊乱状况,因为必定会损害三峡地区及其所关联到的地理范围内的人类生存,作为人类所能够感受到的严重灾害,其发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摧残、打击,自然也会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三峡工程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利,无疑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人类却不应该因为三峡工程有利,就盲目的、以叶障目的或者一厢情愿的否认三峡工程之弊的真实存在。事实上,正是因为三峡工程之弊的真实存在,人类在不断收获三峡工程之利的同时,必然也会受到由三峡工程之弊所带来的各种灾害的严重损害。并且,各种严重损害的真实存在与不可避免的发生,应该正是三峡工程在建成及投入使用之后,必然会形成、导致的上述两个方面的重大改变,在不断促成地球被动或者自动相应调整的过程中,所致成和引发的。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全社会巨量经济投入的支持下,当今,三峡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已经木已成舟。由此,三峡工程正在带来的利益与所致成、引发的重大改变与紊乱,也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可逆转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源源不断的到来和铸成。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活动而言,利益与代价、风险,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真实并存的。只享有利益,不承受代价与风险,永远都只能是动人的童话与美好的梦想。
当今,三峡工程已经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由此,中国社会不仅已经没有了退路,也已经没有了做出其他选择的可能。并且,至少在可期的时间内,至少在不得不做出最后抉择之前,在人类还能够受益于三峡工程之利的全部过程中,人们在只能百味杂陈、心情复杂的注目三峡工程的同时,除了尽可能的想方设法减少、降低、推迟三峡工程之弊所必然会带来的各种严重损害之外,可以和应该做的事,就应该是虔诚的向上苍祈祷:不要因为人类对利益的善意痴迷与追求,不要因为三峡工程的建成与投入使用,而放任足以毁灭人类的厄运飞出魔瓶,并至少在人类不断努力寻求利弊得失可以平衡的努力过程中,保佑人类的生存发展能够持续的稳定、平安。
所以,现在,就让我们虔诚的一起来祈祷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