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少年刺杀两女孩,只因不想继续玩

火烧 2010-08-25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13岁少年因不想继续玩,持刀刺杀两名女孩致一死一伤。事件背后反映家庭教育缺失与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社会对网吧沉迷与陪伴缺失的深刻反思。

   

   

  今早散步回家,照例打开新华网浏览着,突然被一则新闻震惊了:13岁“优秀”少年丁筱(化名)拿出水果刀刺向两个女孩,致一死一伤,而起因仅仅是小伙伴拒绝继续和他玩耍。  

   

  丁筱的父母丁可与杨清是沙洋县人,几年前一家到荆门打工。2008年,12岁的丁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荆门城区一所重点中学。班主任张老师说,丁筱的成绩排在全年级第20名,十分看好他的潜力。这让夫妇俩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借钱在城里买了套房子。  

   

  丁筱平时住校,在小区里没有朋友和同学,加上自幼性格内向,很少出门,在漫长暑假里,他的活动空间就是那个不大的家,陪伴他的是只电视机和暑假作业。  

   

  事实上,丁筱的父母也想多陪儿子,但为了一家的生存,可能吗?!丁筱说,爸爸妈妈都很忙,很少有时间过问他,他的心事没有人听。上学时,还有一些同学在一起,放假了,就只有自己一个人,“我想要有人陪我玩。”  

   

  就在8月9日这天上午9时许,他透过家中的窗户看到两名六七岁的小女孩在院子里快乐玩耍。他被感染了,从三楼的家中来到了她们跟前,一起玩起了“过家家”。  

   

  一个多小时后,两名小女孩打算回家。为了留住她们,丁筱谎称家里有贴画,邀请她们去玩耍。然而两女孩到他家后发现没有,仍决定要回家。于是,丁筱便绑住其中一个小女孩的手脚,在遭到反抗后,又拿起水果刀捅进了她的胸部,致其死亡。另一女孩脖子被刺伤后,央求不要杀了她,并表示不会说出杀人一事。丁筱相信了,让女孩擦了血迹,放她回了家。  

   

  杀人后,丁筱在外游荡了30多个小时,最终无路可走,趁夜色回到家并躲在衣柜中。他认为这里很安全,但民警很快找到了他。他后悔地流泪:“我只是想要她们陪我多玩一会,我不是故意想要杀死她的,对不起。”这两天,丁筱的父母备受煎熬,他们一直在四处筹钱,想尽力对受害小女孩父母进行安抚。然而,生命不能重来,死者父母那无尽的创伤不知何时才能抹平,留给人们和社会的只是深深的反思。  

   

  和众多农民工一样,丁筱父母的工作都不固定,起早贪黑。为了让儿子生活学习稳定些,他们把儿子送到学校住读。然而离开父母后的丁筱,渐渐地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变化。  

   

   2008年10月长假后,丁筱几天没上学,张老师给杨清打电话,大家在网吧找到了他。杨清还发现每个月交给儿子的生活费,竟然一分钱都没有充到饭卡里。一向不对儿子动手的父亲这一次狠狠地打了他,才问明了钱的去向:原来丁筱每天只吃快餐面,将多余的钱都用于到网吧上网了。  

   

  丁筱被家长送到学校,张老师专门找他谈话,丁筱一言不发。临走前,老师问“以后该怎么做,知道了吗?”“不知道。”丁筱淡淡丢下三个字,张老师一脸的惊讶。  

   

  从此,张老师更加留心丁筱的一举一动。她发现丁筱经常在午休时出去上网,且还是乘车到离学校很远的网吧,在下午上课前赶回来。张老师只好告诉家长,丁筱的爸爸很生气,向儿子发出最后通牒:不想读书,就出去打工!“不,我要读书!”丁筱刚开始一个星期几乎不到网吧,但此后,他又偷偷上网。    

   

  13岁的孩子,本应是在父母怀抱里撒娇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年龄,然而却过早地走上犯罪路。事实上,丁筱只是无数 “十五六岁”就犯罪的小罪犯之一。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13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其中十四、五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这些案例和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小小年纪,为什么会走上犯罪路?   

   

  首先是缺少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现在的家长,或为了谋生忙得不亦乐乎,或发现孩子有什么不良言行就大骂出口,大打出手,或对子女过于溺爱,结果助长了孩子的“霸王气”。孩子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成长,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其次,社会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现行政策束缚了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自由。老师们普遍地有一种感觉:不敢批评孩子,更不要说“严管”了。再次,社会上许多不健康的文化制品,尤如精神鸦片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有……  

   

  当然,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本身素质。由于青少年大多分辩事非能力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难以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犯罪路。许多少年犯罪分子犯罪时懵懵懂懂,根本不知自己在犯罪,也不计后果。  

   

  总之,少年犯罪,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家长放纵自己,孩子就会更加放纵;家长不管孩子,孩子就会自己生事。面对一群似懂非懂却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撞少年,要使他们引向健康成长,那么就请父母们以身作则,与全社会一起,重视家庭教育,法律教育,给孩子们健康的爱,让孩子们在健康的爱中成长吧!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