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公务员《培训大纲》内容包括封建官德修养?

火烧 2011-11-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公务员培训大纲包含古代官德修养内容引发争议,文章指出封建官德强调忠君思想,与现代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理念冲突,呼吁回归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公务员《培训大纲》内容包括封建官德修养?  

据新京报消息,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  

消息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培训大纲提出,这次轮训将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有效方式,使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更具针对性、实效性。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还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此消息让人很气馁的地方,还不是五年共6学时的力度尚不及一个小企业的销售人员,更在于古代“官德”的培训内容,似乎又见到天安门广场的孔老二。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就是“忠君”。几千年的历史,虽朝代迭起,刘李赵朱,终至爱新觉罗氏,天下乃一家之天下。德,乃道之载体,是道的体现。封建官德,所承载的道并非天道,只是一家之道。适逢明君,人道与天道相交,则世治;若遇昏君,人道与天道相悖,则世乱。这也是改朝换代“怪圈”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说孔子思想维护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其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忠君”思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始终是古代读书人的梦寐以求。  

在古代“官德”中,作为有“可取”之处的,惟有“爱民如子”。仅这一点,也是站在“万人之上”的角度,以稚子之身做上了包括其父母在内的百姓之父母。“回避”、“跪拜”是百姓对官员的基本礼仪。  

当然,古代官员确不乏百姓称道者,但大多是官员个体的道德素质所致,并非“官德”要求。官员个体道德,老百姓称为“良心”。当良心与家天下利益相一致时,其官被呼为“青天”;当良心与家天下利益相悖时,其官只能“致仕”归田。  

中国从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推翻的就是一个封建帝制,建立人民共和。人民当家作主,其天下理应是天下人之天下。“公务员”,顾名思义,其职业道德要求只能为公服务,这与封建皇家“私务员”的官德要求水火不相容。  

其实,现代文明社会的官德问题,毛泽东早就用“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高度提炼。她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同样适用于一切非专制的民主社会。无论美国式民主、新加坡式民主,还是别样民主,公务员如果不忠于人民或公民,这种民主就是“神马”。  

我们现在的官德下滑现象,恰恰在于“为人民服务”发源地不敢于理直气壮地要求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官员不需要忠于人民,在很大一部分官员心目中,上级才是“衣食父母”,“忠于上级”的观念早已融入他们的潜意识。  

官德的培训如中医施治,盛则泄之,虚则补之。面对忠于上级高过忠于人民的“症候”,施用“忠君”这剂药是否有“乱投医”之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