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经济向我们走来
有消息说,湖北省的简称将由鄂改为楚,因此鄂商将改称为楚商。为什么要改呢?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主要是‘鄂’这个字不好,从字面上看,两个口代表着吵架,一个耳朵意味着偏听偏信,亏则是亏欠,这些都是湖北商人接受不了的,觉得别扭。”还有湖北学者说:“在古代‘鄂’通‘噩’,现代‘鄂’与‘恶’谐音,确实不太好听。”所以要改。
思维敏锐的网民立即反应道:《湖北一改简称,十几个省都坐不住了》。比如四川简称蜀,蜀和鼠同音,蜀和输的发音也近似,难道可以不改?再比如海南简称琼。琼表面上是个好字,玉树琼花,很有意境。但是琼也和穷同音。难道可以不改?等等,等等,需要改的多了。
从拆字考虑,从谐音考虑,这里面的学问大了。水深沉得很。曾有某读书人找大师测字,抽了个“帛”字,大师说,帛字是皇头帝尾,因此贵不可言。不久又有另一位读书人也抽了个“帛”字,大师给他测字的结果是:“帛者,白巾也,此去必然科举不第。”可见奥妙之深。据说这方面的专著多得不得了,穷尽一生精力也未必研究得过来。至于谐音,讲究也大得很,有普通话的谐音,有地方方言的谐音,比如湖北把鄂改为楚,以普通话念没有问题,可是用湖北方言念,楚和丑是一个音,那还不如不改。所以,国家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或者研究所,研究院,延揽八方人才以担重任,把改名经济进行到底。曾有某著名经济学家说,劳动并不能创造财富,只有交易和商业才能创造财富。现在看来,该著名经济学家也是徒有虚名,与改名经济相比,交易和商业毕竟要繁琐得多。只要名称一改,经济立马繁荣,人民当即幸福,还搞什么劳什子商业嘛。看来,著名经济学家的学问还不到家呵,不懂改名经济怎敢冒充著名经济学家?如果真的成立一个改名研究所,那就不要局限于各省的简称,各省、市、自治区,各县、各乡的名称乃至街道、店铺、住宅小区的名称都有必要考量一番,该改就顺便一并改了。免得留下后遗症,麻烦。至于国名要不要改,党名要不要改,不妨都可以列入“研究”之列。凡此种种,对经济的拉动是不可低估的。地图要重印,教科书要重写,公章要重新篆刻,招牌要重做,等等,等等,好处是说不完的。
我们广袤的东土神州,大官仰望星空,中官琢磨改名,小官沉迷赌经,好官研究血液,坏官研究阴毛,不知还剩几多官员关注民生?
新闻链接: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11347555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