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环境问题背后是经济制度问题

火烧 2011-06-0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环境问题本质是经济制度问题,企业排污与地方政府利益挂钩,环评造假严重,需转变经济制度与监管方式才能有效改善环境。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虽然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为什么环境状况还是越来越差呢?今天,央视新闻台披露了记者调查的结果,全国著名制药企业哈尔滨的一家制药厂明目张胆地向外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有害气体最多超标一千多倍,废水超标五十多倍,大量废渣随处焚烧倾倒。工厂周围的居民只能是门窗紧闭,口罩紧遮嘴鼻。就是这样的一家排污企业的标语却是这样写的:“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百姓的健康,制最好的药。排污如同慢性杀人,这就得要问,他们要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求的是什么样的功和利?从他们的行为来看,显然保护的是培育药品消费受众人群的市场环境,追求的是药品利润最大化的功和利。为什么这家龙头制药企业能长期肆虐排污?环保管理部门在干什么?
    可是,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却不只是这一家企业,同样披露的还有多个省份的环境污染和企业排污的行为。如果 一家企业排污是特例,那么多地多家企业排污背后必然有普遍的原因。“环评潜规则”使环评质量下降,环评造假失实至使环评失去公信度。只要给足钱,环评企业就能保证环评过关。江苏某市的绿岛环保评估公司因环评造假而被吊销资质,但这家企业披露,他们也是受害者。因为环评项目是环保部门的招商引资项目,环评结果是环保管理部门要求这样做的,如果不违心做假就等于自断生路。从环保的利益链看,我们可以谴责黑心无良的排污企业的缺德行为、我们可以指责环保管理部门的监管不作为,但只要造成环境问题的机制存在,这样的环境污染就会长期存在。
    环境问题的背后就是经济制度的问题,“诸侯经济”给这种环境问题创造了存在的空间,地方利益是这种环境问题的始作俑者,官商勾结是环境问题的催速济。所以,为保护环境,不仅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地方政府的生存方式,建立新的经济制度。
     最后,向战斗在环保战线的守护者、守望家园保护环境的志愿者们致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