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尊重历史”?——汪弱之《关于抗战》读后感
何为“尊重历史”?
——汪弱之《关于抗战》读后感
杨景水
通读全文,2010年9月28日《杂文报》发表的汪弱之先生的这篇文章,重点是说,在评价中国在二战中作用时由于“中国自己‘打内战’”而被低估了。所谓“打内战”,是说国共两党相互指责“消极抗战”。汪先生说:“假如我们中国人自己还在这个问题上打内战,怎么能让世界对中国抗战给予积极评价呢?我们自己都在说谁消极谁消极,那人家也就难免会认为我们很消极了。几十年前,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打内战,那还容易理解。要身在其中的当事人都很超脱,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很难的。如今,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理应有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对历史作出如实的评价。”
何为“尊重历史”?难道让人们忘掉蒋介石当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所抛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吗?忘掉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吗?忘掉使亲者痛仇者快的血淋淋的“皖南事变”吗?
蒋介石关于“攘外必先安内”的讲话,最早为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发出的《告全国同胞书》,其中提出:“唯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如大海怒涛。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宣誓会上,再次提出臭名昭著的“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的反动政策。这就是历史!
上述事件,举世闻名,汪先生为何在他振振有词的“大作”里支字不提呢?是无知?还是有意回避?《杂文报》的编辑们,难道也无知,或有意回避?
固然,在八年抗战中,尤其在抗战早期,国民党军队中不少爱国官兵不顾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奋起反击日寇的侵略而壮烈殉国,很值得后人敬仰。但这并不能改变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本质。 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