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论(三)前车之鉴——早期社会主义实践的教训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上文说到社会主义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的改进完善,因此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但我相信决大部分资本主义者都会笑话说,你社会主义既然这么厉害,那为什么当年垮台的是苏联和东欧,垮的可都是社会主义政府,而且以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除了中国发展搞得好点,哪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上得了台面?是呀,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早期社会主义实践的教训
苏联垮台和东欧剧变,除了戈尔巴乔夫等人自掘坟墓和美国西方资本主义处心积虑用各种阴谋,搞垮了苏联和东欧各个政府外,它们自身也犯下了多个决策管理上的错误。
1是丢掉了经济发展这个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最大的地方就是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而减少内部的无序竞争,因此社会主义打败资本主义的第一战场就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上,苏联和东欧剧变出现的内在根本原因,就是在这个主战场上决策失误了。你生产力水平赶不上人家,你的生产管理模式就没有说服力,理论再好也都是纸上谈兵,为什么当年人人都说西方更先进,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落后了,那就是落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中国现在能站住脚,也就是经济生产发展上来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速度,是美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好几倍,以几十年时间完成其几百年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并肩进入智能化未来时代,社会主义在实现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上的科学性,说明是远远超过资本主义的。
苏联垮台和东欧剧变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好的制度必须要有正确的决策和管理模式相配合,社会主义不但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政策的核心,还要在决策管理中坚决加以执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持续提升,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人民生活保障的基础,是社会安全保障的基础。
2生产布局不合理,经济结构失衡。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失败,,还在于其计划决策失误,出现了生产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衡的问题。重工业发达,军工业发达,当然这出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必要的,但相应的日用轻工业跟不上,那就是问题。小国家可以利用国际分工,主要从事某一方面的生产,充分发挥其特长,以此弥补其资源不足等问题。但大国不行,消费基础太大,必须要合理平衡工农业生产和轻重工业生产,保证各大产业的相对均衡,这样才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日用轻工业关系到解决人们的生活需要,是人们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这个生产布局上的失误是非常大的,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安定。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模式有优越性,但其并不否定社会化大生产本身合理的地方,比如各个产业的均衡布局生产,这样才有利于解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社会生产的整体发展,社会主义否定资本主义的野蛮竞争,不是要否定合理分工高科技生产,不是要大家回到原始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搞供给制,而是要在当前的高水平生产力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解决野蛮竞争的不利因素,继续提高生产力,这才是社会主义。
3是没有完成好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目标,努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地方,就是生产力水平要比资本主义更高,相应的,也就是广大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要争取高于资本主义的,否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没有说服力。资本主义社会老百姓生活过得不好,那是说受了资本家剥削,那你社会主义国家老百姓生活也搞不好,这又该怎么说。因此,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目标,那就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最终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才是衡量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最主要指标。不管是苏联还是东欧国家,老百姓一起革命打倒法西斯,不是为了后面来继续饿肚子的,大家可以一起努力奋斗打败侵略者,一起艰苦奋斗,努力搞生产建设国家,这可以说是理想是觉悟,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要过上好日子,艰苦五年十年可以,但辛苦付出一辈子,生活比资本主义西方国家越来越不如,这就是大问题,从这个角度说,苏联和东欧垮台,主要还是自己搞得太糟,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其实质是被自己的人民抛弃了。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最重要的教训,不是嘴巴上喊人民喊得好听就行的,必须真正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一位。
中国的教训和成功也是如此,改革之前可以说这个问题也相当严重,一味强调要人民作奉献,为了积累扩大基础工业生产,决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整个社会实际上是相当压抑的。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为什么迅速改变了社会面貌,那就是老百姓有了改善生活的途径,大家可以多出力多挣钱,有过上好日子的盼头,工作就有了动力,开头是搞农业包产到户,后面是外出打工经商,再后面是办厂开公司,改革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引入外资,而是开了让大家自由挣钱改善生活的口子,这是最激发人们生产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引入生产线,搞出口加工,扩大了就业,加强了日用轻工业生产,人们日子越过越好,工作就越有动力,中国改革的成功,核心就在于通过提高生产力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
3是苏联和东欧形成了一个特权和官僚阶层,脱离了人民,贪污腐败欺压百姓,失去了民心。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并不会天然的就变成了运行良好的社会,还必须依赖于优秀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加以正确的执行,出了问题还得及时加以纠正。因此,这是非常依赖于执政团队的能力和品质的,必须要有良好的执政风气,得到人们的拥护,全社会上下,齐心协力努力奋斗,才能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光有个好的制度设计就行的。
苏联和东欧当年在存在着前面这么大的几个决策失误的问题下,老百姓生活日益困苦艰难,管理层反倒利用社会公权力将自己演变成了特权官僚阶层,贪污腐败,欺压百姓,最终失去了人民的拥护,被自己的人民抛弃,这就是自掘坟墓。设计再好的社会制度,管理者变了质,那也会被人民抛弃,历史上无数次人民起义证明,谁失去了民心谁一定会被打倒,不管是曾经有文景之治的汉朝还是有贞观之治的唐朝,不管是西方的资本家老爷还是苏联东欧的特权官僚,历史的车轮终将滚滚向前,将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压迫者打倒在地,西方的资本家老爷们最终也逃不脱这结局,看看现在老百姓发出的怒火就知道。
苏联垮台和东欧剧变的结果,说明了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优秀么?事实证明不是,看俄罗斯,捷克等国现在的情况就知道,回头搞了这么几十年资本主义,人们的生活保障其实还不如当年的社会主义,大量财富积累到了极少数原来的特权阶层转变为的资本家手中,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好处,社会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保障是比资本主义更公平的,只不过是政策被人执行歪了而已。俄罗斯和东欧国家这几十年的资本主义方式经济发展的结果,现在其地位比当年的经济地位还更差,苏联和东欧人民在西方的忽悠下开历史的倒车,最终社会发展也倒退了,这只能说明资本主义模式的确不如社会主义模式。
但苏联垮台和东欧剧变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模式仍然并非完美的社会管理模式,有着自身的缺陷,看咱们目前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是有着不少缺点的,如果否认了这一点而不加以改善,那还会再次重复失败。另外,资本主义也在进化,不断在弥补其缺点,虽然它始终不能改变其最终命运,但也还在发展延长其寿命,其中合理的管理策略,应当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借签和吸收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缺陷,就是在于人类社会自身的缺陷,在于人性本能的弱点和人类集体生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安于享受,追逐个人利益,资本主义是放大了人性中追逐个人利益不好的一面,过度强调追求个人利益,演变为了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生存竞争机制,把人与人的关系变为了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这是利用了人性弱点中不好的一面。但在社会主义,仍然会存在人性的弱点问题,还有人类集体生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模式的缺陷
1安于享乐这个人性的弱点可能导致存在社会发展的堕性。从人性来说,部分普通人在没有多高的理想追求时,会在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情况下,寻求一个比较安逸的生活状态,平安的度过一生,这是人的非常朴素自然的想法。在社会主义对广大人民有着较高的生活保障情况下,大家衣食无忧,相当一部分人会是老老实实做事,平平稳稳过日子,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社会比较安定,坏处就是可能会在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一定堕性,社会发展缺少一些活力。单是这个问题本身也许不大,但如果叠加了计划指令的僵化,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还有指导思想模式化导致生活模式的单一,这些问题加在一起,会使得社会发展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这是社会主义早期失败的一个重要教训,社会发展一旦失去动力,生产水平提升不上去,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社会主义就会面临失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充分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机制,除了思想素质本身的提高,还要用相应的利益和成就感进行激励,这样才能让其长期的保持积极性。
2追求利益这个的弱点可能导致存在社会的不公平。追求利益本身无关好环,它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如果人类不追求正常的利益,无欲无求,只管混吃等死,那社会也就不用发展了。人类的发展,其原动力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中间就包含有在现有的基础上合理追求更多的利益,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但过度的追求利益,出现损人利已,滥用权力,侵占国家和集体财富这样的事情,那就会是一个大问题,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不都是那么高的,何况随着环境的变化还可能想法也会改变,原来本身正确的想法也可能被扭曲,就像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和中国贪官的59岁现象,你要说他们一开始就是贪官,可能还真不是这样,相当部分人最初的努力工作还是有为社会做一番事业的想法,但到了后期心态变了,觉得自己付出也够多了,权力也够大了,可以享受了,这个问题,既涉及到其道德水平变化,也涉及到社会主义的奖励机制,如果奖励水平能够和其贡献基本一致,那么这些人的心态也应当不会那么扭曲,冒着违法的风险去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从这一点上说,社会主义要避免这个问题,在强调基本公平的基础上,也要强化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让贡献更大的人有更多的收获,不能以思想觉悟为名让人家白做贡献。
过度追求利益这个人性的弱点还是导致特权阶层产生的温床,社会主义也必须正面这个难题。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受限于社会的管理,所以大量有能力的人会转向管理者岗位,这中间,会有相当部分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会出现偏差,将国家和人民授予自己的管理权限视为自己的能力,将集体努力的成果当成自己的功劳,自视太高,最终把自己的位置摆到了人民头上,这是特权阶层出现的最主要心态,当然,后期会有一部分人想方设法去钻营进入管理层,其根本上就是为了谋取特权,所有国家的贪官污吏,主要都是这两种心态。这个问题,社会主义一样避免不了,正常的追求个人合法利益和过度追逐利益,只是那么一步之遥,纯粹只在人的一念之间,曾经出生入死的革命者心态变了成为了贪污犯,这既让人唾弃也让人惋惜,在追求利益这个人性的本能面前,只要存在着管理阶层,就会有人滥用职权的可能,社会主义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惩罚这个后期手段,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事中的监督,要加强群众的监督和同级,内部,身边工作人员的监督,这些人才是关键,越是内部的人越是清楚有没有滥用职权,关键是要多选拔正直有觉悟的人进入管理层,决策管理层面上,好人越多才能压制住少数坏人,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政权不变色,如果坏人多了,一投票,好人就被选下来了,正确的决策也被否定了,社会主义一样也会被搞垮,苏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搞垮苏联的主力军,就是其内部的特权阶层,这是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的内部最大缺陷。社会主义的管理者由于有人民的授权,因此会享有更大的权力,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尽量加强民主决策,避免滥用权力,演化出现特权阶层。
3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能搞完全的平均,社会主义的公平,不能搞成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这是人类的特性所决定的,但公有制基础和人民理论上共同管理国家,会有出现平均主义的倾向,这是社会主义模式必须要避免的缺陷。人与人在能力和知识,工作态度上的不同,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是天然就存在着竞争的,资本主义是扩大和恶意利用了这种竞争,但社会主义决不可以否认这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竞争,而是应将其引导变为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有序竞争,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就是将这个竞争变为工作积极性动力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合理竞争的有效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不但如此,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虽然共产主义提倡以兴趣爱好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毕竟兴趣爱好是发自人们内心的,有太大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只有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是可以确定的外在动力,它符合人性积极向上的本性,社会主义抛弃了资本主义竞争中野蛮和无序的一面,但必须将其改造为有序的合理的竞争,实现能者多得,能者多劳,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坚决要避免搞成平均主义大锅饭。另外,生产技术的进步也总是最先由少数人才发现而推动的,必须要保护和有效的提高这部分人才的积极性,给予其相应较高的待遇和收益,使其成为推动社会长远发展的原动力,
4个人与集体,自由与权威,这是人类集体生产生活管理中要合理处理的问题,社会主义一样会存在着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也并不存在好坏,主要还是看是否过度,过度强调个人损害了集体,和过度强调集体而影响个人利益,这都是不对的。同理,过度强调自由而影响集体决策和过度强调集体而否定个人意愿,也都是不可取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较严重的时候,如何合理的协调处理这些问题,都是个难题。社会主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尽力兼顾好两者的利益,尽量采取民主决策的方式,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不能利用管理者的权力自作主张,如果确需为了长期利益而损失少数人的短期利益,也必须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尽可能保证全社会的公平公正。
4是国家计划指导可能失误和纠错的问题,社会主义消灭了资本主义的无序和野蛮竞争,代之以计划指导。但计划指导最大的隐患,是计划制定总是由少数决策管理者做出的,如果前期设计和评估没经过专家评定不充分,出现了误差,由此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在资本主义这是由资本家来承担损失,但社会主义会由集体来承担损失,制定计划决策失误的人反而可能不会有太大损失,这是有问题的。另外计划指令始终会存在比较机械的地方,必须要配以相应的反映和纠错机制,社会主义运行模式对此必须要有相应的纠错机制,以便有效的纠正错误,这是要加强的。从历史来看,所有的社会管理模式中,政策和制度的纠错都是非常难的,没有多少人是能迅速接受意见并改进错误的,资本主义主要是采用的多党轮流执政来处理这个问题,虽然实质上未必解决了问题,但形式上承担了责任。社会主义由于人民和社会利益的一体化,决策管理层的权威性更大,所以纠错起来也会更困难,苏联和东欧当年积重难返,纠错能力不强就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要解决这个缺陷,主要是要加强高层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性,防范头脑发热,要加强内外的及时有效的反映机制,加强纠错的意识和相应的机制,毛主席当年说解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速焉的历史周期律,主要靠人民。从历史来看,并非如此。最终起来打倒压迫者这的确是靠人民,但一个王朝的由成盛转衰到灭亡,主要就在于决策层出错了,然后错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问题积累越来越多,社会矛盾越来越大,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纠错机制的及时有效,又依赖于决策层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个循环能否形成良性互动,是保证决策管理水平的关键。社会主义的管理依然会有这样的问题,苏联东欧的垮台就是纠错能力不足,中国能打倒四人帮转向改革那就是决策层当年及时纠错的成功,没有这个基础,中国就没有现在的发展成果。
5是当前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过于简单,这个问题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当下社会主义理论中存在的问题。马克思的思想虽然天才,但过了这一两百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资本主义模式,也是在不断进化的,不断在发展在弥补其弱点,但咱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多数还是局限于马克思先生当年的理论,和现代的很多科学管理方法脱节了,要知道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之上,对资本主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错误进行的纠正,决不应当将其中的社会化大生产,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有效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市场机制不分好坏统统否定,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秀,那就是社会主义是站在资本主义肩上,抛弃了其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剥削和野蛮竞争,吸取其有效营养而来的,决不能将公有制理解为了原始共产主义的共同占有平均分配,社会化大生产下的公有制不应当是原始的共有,而应符合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搞成原始的公有和平均主义,那就是开历史的倒车,所以原始共产主义会被强权的奴隶制取代,早期的社会主义也就同样会被特权阶层演变取代,苏联和东欧失败的原因,就是在于用幼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打造的一个接近于原始共产主义模式的半现代化国家,去于现代化最新理论武装的成熟资本主义西方团体拼斗,最终却被对方策反变色瓦解,这个教训也是够深刻了。就算单从思想武器上说,双方也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苏联和东欧虽然拿着马克思列宁的先进武器,却不吸收改进最新的科学理论,还是用的几十上百年前的弹药,当然在对手面前没有招架之力,更何况自己犯了那么多错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那也是要随时吸收当前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才能成长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如果落后了不切实际,那一样也会挨打。从当前社会的实际生产力水平来看,比如共产主义设想的按需分配就还很遥远,如果需求不合理,比如人人都要有飞机游艇,未来也许还有点可能,但要想人人都在火星上去住别墅安家,那就比较困难了,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所谓的按需分配,最多是在满足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限合理分配,咱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也还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总结以上问题,会发现社会主义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人类自身的弱点和人类集体管理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个人与集体和民主与集中的管理机制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特效药,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是内在基础,如何把握不同情况下的矛盾还要从实际出发看各个问题的具体程度,但最核心的还是要注意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民主科学的进行决策管理,做好了以人为本,出了错及时纠正,那么就算工作和决策出现了失误,也是可以挽回的,社会主义的长远稳步发展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就在于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虽然无法绝对避免,但只是人民内部管理的矛盾,不是你死我活无法解决的生存法则斗争,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案解决,最终实现人类的和谐共同发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