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真伪之争呈白热化
“曹操墓”真伪之争呈白热化
蔡金安
曾经组织过专业盗墓队的曹丞相,不可能想象不到自己死后亦遭相同待遇。可那么精明的曹阿瞒,其死后坟墓的位置竟然被《鲁潜墓志》记载得一清二楚,谁信?社科院专家唐际根信。这已经是稍前的事了。近日,“曹操墓”真伪之争又有新进展,双方争论的火爆程度愈演愈烈,牵涉的人越来越多,有令人心惊胆战之感。在事情尚未有定论的情况下,笔者把双方争论的有关情况如实摘要列举,让大家分析判断,笔者也发表些许评论。
一、“反曹派”闫沛东观点、证据
河北学者称曹操墓卖票首日将起诉其造假
资料来源:2010年9月3日《燕赵晚报》
闫沛东向《燕赵晚报》记者出示从南阳造假窝点搞到的其他假文物。
继面对面专访质疑“曹操墓”造假的河北籍学者闫沛东之后,9月2日17时许,《燕赵晚报》记者再次电话联系了闫沛东。
闫沛东说:“我针对的不是潘伟斌个人,我质疑的是整座‘曹操墓’和认定其为‘曹操墓’的有关部门。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认为其根本不必非急于定义为‘曹操墓’,可先作为汉魏大墓发展旅游,既可以全方位展示汉代及曹魏时期历史,也可内设有关曹操生平事迹展览室,经济效益同样可观。这样做才能让人认为河南有关部门是求真务实的。”他还说:“9月1日,我去河南安阳、郑州等地取证,目前证据链已经很完善。”
闫沛东透露,最近他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七八个主动向他提供各种证据的电话,且很多都是河南人。“他们都赞同我的观点,并且知道很多内幕。”
关于那“230万元的经费”,闫沛东说:“是国家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向我透露的,我们关系非常好,消息来源绝对没问题。”
那名被牵扯进来的部级以上高官究竟是谁?闫沛东说,目前他正忙于手头上的项目,如果没有这份项目,那么他就对外说明了。
闫沛东说:“如果潘伟斌迟迟不起诉我,而‘曹操墓’要开始对外开放,那么我将在其销售门票的第一天便率先起诉其造假,欺骗消费者。并在法院开庭之前,在《燕赵晚报》等媒体公布有关证据。”
闫沛东还说:“有两件事请燕赵晚报向社会披露。一、8月20日左右,有媒体报道,国家文物局曾称,质疑不会影响之前的官方认定,并透露曹操墓已正式申请纳入国家级文保单位,正在等待评选。而9月1日,国家文物局一位顾问对我说,鉴于目前关于曹操墓出现了很大争议,其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不会通过认定。二、安阳有关部门向我透露,原本9月底曹操墓要向游客开放,现在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又延长了,具体哪一天对外开放,还没有确定。这两件事说明我们的质疑起了很大作用。”
9月1日,闫沛东在微博中又称:“曹操墓考古队从安阳县获得了230多万经费,搭起棚子来进行抢救性挖掘。但那座墓地本来就是空墓,考古队没法向当地交差,再加上挖掘时本就希望有所成绩,因此搞了一些造假的石牌放进去,策划了‘曹操墓’事件。”9月1日晚,闫沛东又通过微博说:“曹操墓造假方尚未起诉,何时起诉我会积极应诉,在法庭上公布所有证据!不仅造假分子会受制裁,还会连累许多被他们蒙蔽拉上贼船的官员,包括一名部级以上的高官和地方干部。”9月2日下午,闫沛东又通过微博说:“潘伟斌先生只是伙同造假分子利用假文物先后骗取了230万考古经费,河南考古队有清晰账目为证。他没有完全中饱私囊,必须澄清,以免冤枉了潘伟斌先生。”
记者:你为何对外宣称自己的证据为“铁证”?
闫:经过长期暗访,我已经掌握了人证、物证、河南方面的公关活动、“曹操墓“公布前后的一些内幕,以及造假方的公关、人身攻击、威胁等一系列证据。我将这些证据称为“铁证”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它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记者:何时才能向社会公布你的“铁证”?
闫:如果我的人身自由不受到约束或限制,应该在10天之内向社会公布,地点不会在河南、河北,初步定为北京。
记者:如果文物部门不认可你的证据,你将怎么办?
闫:我向社会各界公布证据后,先交给国家文物局,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将到公安部申请物证鉴定。对于有些人声称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我希望对方早些去法院起诉,越快越有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
闫沛东首度出示曹操墓造假“铁证”
资料来源:2010年9月5日山东新闻网
闫沛东公布的“铁证”包括:参与造假村民写的书面证明,“曹操墓中的假石碑,就是这个村民和另一人一起埋到空墓里的,现在他给我出示了书面证明。”
接受采访时,闫沛东称因保护当事人需要,将一些关键人名用纸条贴住。
“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石牌
山东新闻网9月5日讯(山东商报记者 于蓓蕾)9月4日,因自称手中有“曹操墓”造假“铁证”而备受关注的闫沛东,在济南接收了山东商报记者的专访,并首次向媒体亮出了他手中的“铁证”——参与造假村民写的书面证明,“曹操墓中的假石碑,就是这个村民和另一人一起埋到空墓里的,现在他给我出示了书面证明。”
A、闫沛东出示“铁证”
昨天下午一见面,闫沛东就拿出了一份书面证明给记者看。上边写着:“我是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民徐,参与了河南考古队发掘‘一号墓’和‘二号墓’工作,是潘伟斌和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通过渔阳村民龙,到南阳市张衡东路一个假文物窝点订制了‘魏武王常所用石牌’共63块,让我和徐一起埋进大墓的。…… 证明人 徐 2010年8月23日”
闫沛东向记者介绍了找到这位“关键证人”的经过:“1号墓挖过后,我就开始怀疑这里造假了,但开始想法很幼稚,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发现这个事情不简单后,我开始主动去了解。当时,苏州会议就要开了,我已经买了票,忽然接到了消息,说这位举报人从郑州打工结束回安阳了,当时,往墓里‘埋石牌’就是他亲手埋的,我必须要去见他,就派别人去了苏州。8月23日,我拿到了这份证据,也给他录了音。”
B、那个墓5年前“一点文物都没了”
闫沛东告诉记者,这个墓5年前就发现了,当时就已经是空墓了,“里边一点文物都没有了。”
接着,闫沛东拿出了一本名为《曹操墓真相》的书:“你看,刘庆柱是这本书的学术顾问。书里就写了,当时贾振林问潘伟斌能否进行发掘,潘伟斌摇摇头,说考古发掘必须有国家文物局批准,否则即使是官方考古队,擅自发掘也是违法的。贾振林很不甘心,他建议潘伟斌,在没有国家文物局批文的情况下,能否从盗洞中进入,对墓葬进行清理。潘伟斌笑了笑:‘照这么个挖法,岂不是和盗墓贼没有区别了吗’?”
闫沛东说:“后来,贾振林了解到,如果盗墓实在太厉害,有关部门就可能允许进行抢救性发掘,于是,他就‘导演’了假盗墓,想逼迫国家允许挖这座大墓。要说一座墓被盗一起两起还能让人理解,两年之内,竟被盗几十起就太不正常了。”他说,2005年春节,大墓顶被炸开是真盗墓,后来就是“导演”的盗墓,人为地组织人去“盗墓”了。
C、“盗墓贼”中竟有傻子
你想,在中国盗墓多是父子关系或亲戚关系,而且都是到远离自己家的地方去盗墓,哪有像这样,都是自己村里人来盗的,而且,两年内几十起,34名盗墓贼几乎都是村里的。再者,盗墓的多数都是高智商的,我到他们村里去找,发现有的盗墓贼竟然是傻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盗墓呢?”
闫沛东又说到了一个细节来印证他的“假盗墓”观点:“安阳公布发现了曹操高陵当天,这34个盗墓人就全放了。这说明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没必要再关着这些人了。”
当记者询问他是否接触过这些盗墓者时,闫沛东表示:“其中一人我接触过的,有他提供的录音。此外,我了解到这些人大多是闲人、懒汉,与真正的盗墓者差别很大,他们就是‘扮角色’去了,回来就给报酬。”
D、已经有了18件“铁证”
“我现在已经有了18件‘铁证’,包括很快就要拿到手的假石牌。”这是闫沛东所说的“铁证”之一,除此之外,他称自己手里还有两位村民和一位原村干部的证明:“我都给他们录了音、录了像,他们也给我写了书面证明。”
闫沛东说:“这位原来的村干部很正直,他详细介绍了村里和乡里一些人两年里的‘动作’。谁参与的造假,名单都给我拉好了。如果需要上法庭,他愿意出庭为我作证。”
此外,闫沛东还给记者出示了一张上面有5个人的照片,他说:“这是2007年12月28日,安阳当地有关负责人到北京请专家,进行‘公关活动’时消费的照片。”他同时还说,连曹操墓造假者的“私下会议纪要”材料,他也拿到了手。
E、将买下造假模具,这是最大物证
闫沛东说,自己还去了造假石牌的窝点,就藏在一个养鱼场里。“说实话,造别的假东西的很多,但石头造假的很少,石牌造假也就南阳这个地方才有。”闫沛东的解释是,这里曾出土过一块汉画像石,后来,有人造假的。又有人来花300元买了,到外地就能卖1万,有人一看,一个月只要有一个上当的,就能赚不少,慢慢地,这里就发展起了一个石头造假的窝点。”
闫沛东说,自己曾向一个媒体展示了在这里定制的一个明代假汉白玉雕件,“雕的可精美了,那个比雕石牌可难多了。在这里,你只要肯花钱,让造什么他们就给造什么。开始我到那里时,还没敢直接说定曹操墓假石牌,就先定了几个明清时的假石头文物,结果看人家根本不问,要什么给做什么。后来,我临离开南阳前,又去交了1000元定金,造了18个假石牌,这个月就能拿到手。”
此外,他说自己还准备花35万买个造假模具,已经跟造假者达成了意向。买下模具后,准备带到北京,“这是最大的物证,花重金也得拿到手,让天下人都能看到。”
二、“挺曹派”观点、证据
社科院专家唐际根称石牌应不存在造假可能
据新华社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2日向记者呈现了他的研究成果:鲁潜墓志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石牌应该不是假的。
唐际根说,鲁潜墓志和石牌的真假,对曹操墓定性至关重要。石牌称墓主人为“魏武王”,“鲁潜墓志”称西高穴二号墓为“魏武帝陵”,二者相加,证实西高穴二号墓的主人下葬时称“魏武王”,至少在后赵时已被尊为“魏武帝”了。“魏武王”与“魏武帝”一字之差,使西高穴二号墓的墓主人与曹操之间产生了“唯一对唯一”的排他性关联,因为中国历史上只有曹操一人先后享有“魏武王”和“魏武帝”称号。曹操死后由“魏王”而进谥“魏武王”,并以此谥号下葬。8个月后,曹丕在洛阳称帝,曹操又被尊为“武皇帝”,此后人们以“太祖”“武皇帝”或“魏武帝”称之。
唐际根说,认真研究鲁潜墓志后发现,鲁潜墓志也不可能造假。
学者闫沛东被指身份虚假 曾连番质疑曹操墓造假
资料来源:2010年9月4日《河南商报》
宣称持有曹操墓造假的证据,河北籍人士闫沛东近来饱受关注。在媒体的追问下,他却言行不定、越发神秘。这种情况下,他的身份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闫沛东的公开身份是: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等,到底是不是这样?
经查,挂有这些头衔的单位很多都不存在。
河北学者闫沛东被指捏造曹操墓造假“铁证”
资料来源:2010年9月6日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 张志立 通讯员 刘长青
“西高穴村徐姓村民”出具的“铁证”是真是假?安阳县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导演“假盗墓”迫使国家同意发掘曹操高陵?安阳宣布发现曹操高陵当天,34个盗墓人就全放了?面对“倒曹派”代表人物——河北籍三国文化研究学者闫沛东新一轮的质疑,安阳县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西高穴村委会主任徐焕朝和安阳县警方昨日作出正面回应:闫沛东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贾振林表示,正在咨询相关法律人士,以决定是否起诉闫沛东和有关媒体。
贾振林:闫沛东捏造事实
9月5日,山东一媒体刊发报道,首度出示曹操墓造假“铁证”——参与造假村民写的书面证明。在报道中,闫沛东称,“曹操墓中的假石牌,就是这个村民和另一人一起埋到空墓里的,现在他给我出示了书面证明”。
“我刚刚听说此事,感到十分吃惊和愤怒。”9月5日中午,安阳县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刚刚让工作人员下载打印了这篇报道,正在仔细阅读。
“这张所谓的‘证明’不像是西高穴村村民或渔洋村村民写的,甚至不是安丰乡的群众所写的。”看了网上公布的“铁证”,贾振林说,首先,证明中提到“渔阳”这个村名就写错了,真正的村名应为“渔洋”。西高穴村和渔洋村相距不到1公里,当地人不大可能写错。其次,证明中说自己和潘伟斌到假文物窝点订制了63块石牌。其实,曹操高陵仅出土了8块有“魏武王常所用”字样的石牌。那么,其他石牌呢?“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对曹操高陵的真假之辩属于学术范畴,但闫沛东此举属于捏造事实。”
正考虑起诉闫沛东
关于报道中提及自己导演“假盗墓”的说法,贾振林感到十分搞笑。他回忆说,发现这座大墓后,他请潘伟斌队长下去察看了一下。潘伟斌当时告诉他,这是一座东汉时代王侯级的大墓。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接触过一个盗墓者。”贾振林告诉记者,他因工作关系去西高穴村次数较多,也不排除有盗墓者认识他。“其实,发掘曹操高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曹操高陵曾多次被盗,国家因此进行了保护性发掘。”
“我们先后打掉了5个盗墓团伙,涉案人员38人,目前还有几个犯罪嫌疑人在押。”在安丰派出所,所长王国平说,公安机关绝不可能私放犯罪嫌疑人。他们追究盗墓者的法律责任,都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
为了找到报道中提到的“举报人”,贾振林安排乡财政所的同志找出工资单,发现曾进入发掘现场的徐姓村民共有16人。西高穴村委会主任徐焕朝看了名单后说,其中3名徐姓村民此前已明确表示未向闫沛东提供过“书面证明”。
山东媒体的报道中说,写证明的徐姓村民曾在郑州打过工。徐焕朝对剩余13名徐姓村民的情况调查后告诉记者说,这13名村民都没有在郑州打过工。
“闫沛东和相关媒体的报道对安丰乡党委的名誉造成了损害。目前,我们正在咨询相关法律人士,看是否能对闫沛东和相关媒体提起诉讼。”贾振林说。
三、思考
长期以来坐惯了冷板凳的考古学界,这次沾了故去千年的曹操的光,闹出了大新闻,可如今河南安阳方面和部门考古学家们提交的证据,在非主流学界的质疑下似乎漏洞重重。
在曹操墓的发现、发掘以及随后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当地部门操之过急、热衷于追求功利的现象,也看到了“反曹派”的言之凿凿和“挺曹派”的信誓旦旦。
笔者认为,在曹操墓问题上,只要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对已有的结论提出质疑,毋需阻扰。真理越辩越明,真相只有一个,曹操墓真伪终究会水落石出。追求事实真相,是追求科学的精神,应当提倡。
有网友说,“曹丞相那么精明,你们都被忽悠了”,这话倒令笔者浮想联翩。
曹操是什么人?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曹操年轻时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善用人才,统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国,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素以精明强干著称,绝不会把自己死后安葬在哪里堂而皇之地告诉别人的。而其死后坟墓的位置竟然被《鲁潜墓志》记载得一清二楚,只能说明始作俑者太小儿科。
更有意思的是学术争议后面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如今中国似乎是个什么题材都可以用来做商业开发的时代,连西门庆这淫棍都被一些地方争抢,这真假莫辨的曹丞相墓自然也没让人放过。事实上,曹操墓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是个人民币问题,不仅要保本,还要创收。CCTV每天还在打着“古都安阳,令人神往”的广告。“曹操墓”这个概念一经抛出,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包装运作,有人摇旗,有人呐喊,至于反对的“杂音”,则一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正所谓“搁置争议,只顾开发”。
于是,出尔反尔也就不奇怪了。此前,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还言之凿凿地表示,“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言犹在耳,曹操墓就要坐地收钱了。曹操高陵展馆拟于9月开放,门票价格初定60元。连墓地附近都已经修通了二级公路,分明是奔着赚个钵满盆满去的。曹操墓现在俨然已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了,是要充当纳税大户的。为了打造这一“明星企业”,当地用于土地征用、墓葬发掘和加固、临时展厅建设以及外宣方面的花费已接近2000万元,如果加上后续费用将超亿元,而这时候所谓专家跳出来质疑曹操墓是彻头彻尾的作假,这不是坏人家生意吗?真要是让这帮专家把曹操墓给说黄了,弄不好当地公安局也会发个网上通缉令什么的。
考古本是一个学术问题,不同专家有不同意见,就让他们进行争议好了。有争议,就不要过早地定论,通过学术上的相互质证,真理自然会愈辩愈明。学术讲究事实与根据,没有任何权威,权威的意见不能仅凭自己的权威压制“非权威”的意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很权威,但在学术上他们仅是一家之言,不能直接否定不同意见。国家文物局也不能不顾考古的学术性、科学性本身,以行政意志和公权力强行为一个并不可靠的结论加持。地方部门也不要为了拉高GDP而火急火燎,盲目上马。如果只顾捞政绩而失去信用,将会得不偿失。
2010.9.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