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蜱虫疫情是维稳需要”
河南商城县蜱虫疫情频发致多人死亡,但因病原体和传播途径不明,政府以维稳为由未公开疫情,引发公众对疫情透明度和防控措施的关注。
“不公开蜱虫疫情是维稳需要”(图)
据称信阳市政府曾研究过如何宣传该病,“最后领导得出结论,在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尚未弄明白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容易造成群众恐慌”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据了解,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8月24日,商城县鲇鱼山乡平塘村村民鲍祥义的妻子展示丈夫遗照。
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据了解,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病例:高烧不退多器官相继衰竭
吴德政蜷缩在床上,这名73岁的老中医不断抽搐。他伸出手,像是要抓住什么,断断续续地喊:“娘呀,我疼呀……”
他通体高烧,咳着血、上吐下泻,体内血小板和白细胞不断减少。在呻吟了三四天后,多个器官功能相继衰竭。
6月11日,吴德政死了,留下一段儿子为其拍摄的挣扎呼叫的视频和一大堆医学书。临死前,吴德政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由蜱虫叮咬所致。
伏山乡南冲村村主任杨富告诉记者,商城县是蜱虫重灾区,全县被咬的应有好几百人,已有多例死亡。
看着父亲吴德政临终前的视频,吴玉涛泪流满面,他承包了商城县余集镇卫生院的一个门诊,他后悔,若早些将父亲送去信阳医治,或许还有救。
吴德政,从医50多年,退休后跟老伴在山区村子里带孙子。6月1日,他发烧到38℃,去儿子吴玉涛的诊所看病。吴玉涛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给父亲打了两天吊针。其间,他还在输液中加了点激素,以促进药效。事后才知道,这加速了病原体在体内的繁衍。
6月3日,吴德政已无法站立。
次日,家人将他抬到商城县人民医院抽血检查,发现其血小板检测值已由正常的100-300个下降至25个,白细胞值由正常的4000-1万个降至1400个。
“医生说,这是被蜱虫咬了,是无形体病,很多人来治,住几天院就好了。”吴玉涛说,县医院继续给父亲挂吊针,高烧依然不退,上吐下泻更加严重。
6月7日,吴德政转院到信阳154医院。4天后,吴德政不治身亡。
吴玉涛被告知,要是父亲早点住院,一开始就打强力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话,“救回一条命没问题”。无形体病会导致病人血小板和白细胞锐减,免疫系统趋于崩溃,最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蜱虫也在商城县鲇鱼山乡出现。
该乡平塘村村民鲍祥义,喜欢赤膊上山干活,被蜱虫叮咬。从5月13日鲍祥义肋部出现红包到最后死亡,只有9天时间。
5月22日,鲍祥义多个器官开始衰竭,血小板锐减使血液难以凝结,他手腕部被吊针刺破的血管,一直淌着血,必须有个人专门按压。
一天之内,他仅输氧就花了2000多元。当天,鲍祥义转院到信阳,还没被抬上手术台,就停止了呼吸。
7月3日凌晨,龚正成也告别人世。他是庙岗村村民,脚上被蜱虫叮咬。临死前一天,他牙关紧闭,水米难进。和鲍祥义一样,他腕部的“血直飙”。
到7月底,“毒虫咬死人”的事已传遍商城县的十里八乡。
谜团:致命病原体仍未分离出
今年夏天,商城县蜱虫暴发后,杨富从县卫生局领到相关宣传材料。材料介绍,蜱虫通常栖息于草丛与植物叶间,但材料并未提及蜱虫携带的是什么病毒,又是如何传播的。
杨富听说,蜱虫最初是动物身上携带的,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今年会在人际传播?是否虫子有了变异?
对于杨富的这些疑惑,商城县卫生局纪委书记吴泽欣说,他也搞不清楚。目前只知道蜱虫会传播一种“吞噬细胞无形体”,它会使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所以业界将这病称为“无形体病”。
但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和欧洲一个国家从蜱虫咬伤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体。所以在河南各级医院和疾控部门都将该病称为“疑似无形体病”。
据商城县疾控中心主任余芳介绍,2008年,信阳五个县区曾出现疑似无形体病症,县疾控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上报。
2009年5月,河南省成功申请到“河南省无形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及其预防控制”项目,中澳专家联合攻关。但是病原体一直没有分离出来。余芳说,上级专家出于严谨,目前已将此类病更名为“发热兼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吴泽欣认为,该病的可怕之处在于,除了感染人群能诊治外,疾病的病原体以及传播途径至今还是个谜。
说法:不公开疫情是维稳需要
据信阳市卫生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信阳市政府曾经研究过如何宣传该病。“今年4月份,市长专门听取了卫生系统的汇报,最后领导得出结论,在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尚未弄明白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容易造成群众恐慌,产生不稳定因素。”
这位人士还称,信阳作为一个地级市,是否有权发布疫情,让有关领导难以把握。
伏山乡主管政法的一名乡领导说,政府之所以没有公开蜱虫疫情,是维稳需要,“怕引起进一步恐慌,更何况病毒此时还未知”。
而调查中,有村民向记者表示,政府若不公布确切疫情,反而容易产生社会恐慌。(孙旭阳 黄玉浩)
据称信阳市政府曾研究过如何宣传该病,“最后领导得出结论,在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尚未弄明白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容易造成群众恐慌”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据了解,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8月24日,商城县鲇鱼山乡平塘村村民鲍祥义的妻子展示丈夫遗照。
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据了解,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病例:高烧不退多器官相继衰竭
吴德政蜷缩在床上,这名73岁的老中医不断抽搐。他伸出手,像是要抓住什么,断断续续地喊:“娘呀,我疼呀……”
他通体高烧,咳着血、上吐下泻,体内血小板和白细胞不断减少。在呻吟了三四天后,多个器官功能相继衰竭。
6月11日,吴德政死了,留下一段儿子为其拍摄的挣扎呼叫的视频和一大堆医学书。临死前,吴德政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由蜱虫叮咬所致。
伏山乡南冲村村主任杨富告诉记者,商城县是蜱虫重灾区,全县被咬的应有好几百人,已有多例死亡。
看着父亲吴德政临终前的视频,吴玉涛泪流满面,他承包了商城县余集镇卫生院的一个门诊,他后悔,若早些将父亲送去信阳医治,或许还有救。
吴德政,从医50多年,退休后跟老伴在山区村子里带孙子。6月1日,他发烧到38℃,去儿子吴玉涛的诊所看病。吴玉涛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给父亲打了两天吊针。其间,他还在输液中加了点激素,以促进药效。事后才知道,这加速了病原体在体内的繁衍。
6月3日,吴德政已无法站立。
次日,家人将他抬到商城县人民医院抽血检查,发现其血小板检测值已由正常的100-300个下降至25个,白细胞值由正常的4000-1万个降至1400个。
“医生说,这是被蜱虫咬了,是无形体病,很多人来治,住几天院就好了。”吴玉涛说,县医院继续给父亲挂吊针,高烧依然不退,上吐下泻更加严重。
6月7日,吴德政转院到信阳154医院。4天后,吴德政不治身亡。
吴玉涛被告知,要是父亲早点住院,一开始就打强力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话,“救回一条命没问题”。无形体病会导致病人血小板和白细胞锐减,免疫系统趋于崩溃,最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蜱虫也在商城县鲇鱼山乡出现。
该乡平塘村村民鲍祥义,喜欢赤膊上山干活,被蜱虫叮咬。从5月13日鲍祥义肋部出现红包到最后死亡,只有9天时间。
5月22日,鲍祥义多个器官开始衰竭,血小板锐减使血液难以凝结,他手腕部被吊针刺破的血管,一直淌着血,必须有个人专门按压。
一天之内,他仅输氧就花了2000多元。当天,鲍祥义转院到信阳,还没被抬上手术台,就停止了呼吸。
7月3日凌晨,龚正成也告别人世。他是庙岗村村民,脚上被蜱虫叮咬。临死前一天,他牙关紧闭,水米难进。和鲍祥义一样,他腕部的“血直飙”。
到7月底,“毒虫咬死人”的事已传遍商城县的十里八乡。
谜团:致命病原体仍未分离出
今年夏天,商城县蜱虫暴发后,杨富从县卫生局领到相关宣传材料。材料介绍,蜱虫通常栖息于草丛与植物叶间,但材料并未提及蜱虫携带的是什么病毒,又是如何传播的。
杨富听说,蜱虫最初是动物身上携带的,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今年会在人际传播?是否虫子有了变异?
对于杨富的这些疑惑,商城县卫生局纪委书记吴泽欣说,他也搞不清楚。目前只知道蜱虫会传播一种“吞噬细胞无形体”,它会使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所以业界将这病称为“无形体病”。
但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和欧洲一个国家从蜱虫咬伤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体。所以在河南各级医院和疾控部门都将该病称为“疑似无形体病”。
据商城县疾控中心主任余芳介绍,2008年,信阳五个县区曾出现疑似无形体病症,县疾控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上报。
2009年5月,河南省成功申请到“河南省无形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及其预防控制”项目,中澳专家联合攻关。但是病原体一直没有分离出来。余芳说,上级专家出于严谨,目前已将此类病更名为“发热兼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吴泽欣认为,该病的可怕之处在于,除了感染人群能诊治外,疾病的病原体以及传播途径至今还是个谜。
说法:不公开疫情是维稳需要
据信阳市卫生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信阳市政府曾经研究过如何宣传该病。“今年4月份,市长专门听取了卫生系统的汇报,最后领导得出结论,在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尚未弄明白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容易造成群众恐慌,产生不稳定因素。”
这位人士还称,信阳作为一个地级市,是否有权发布疫情,让有关领导难以把握。
伏山乡主管政法的一名乡领导说,政府之所以没有公开蜱虫疫情,是维稳需要,“怕引起进一步恐慌,更何况病毒此时还未知”。
而调查中,有村民向记者表示,政府若不公布确切疫情,反而容易产生社会恐慌。(孙旭阳 黄玉浩)
很赞哦! (1034)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