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原本是商品,为啥能涨不能跌?
从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中听到,“金九银十”却落空,北京通州的房地产价格就像落叶一般随风而落,开发商只能靠优惠打折吸引为数不多的消费者。整个区域的新房价格已经从2010年春季顶点时的2万2、3一路下跌到现在的1万6、7,有些楼盘更是爆出了1万4的超低价位。杭州一直保持在9300左右价格的某楼盘,也以均价6500元/平米,起价5800元/平米的超低价推出特价房。……
楼价滑落,按说对广大需房的穷人来说是大好事。然而,却让很多在房价高点出售的老业主们非常愤懑,他们认为房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后买的反而还便宜,于是纷纷维权要求补偿自己的损失。杭州那个降价的某楼盘工地上,前期购买房子的业主们更是拉起横幅,抗议这一降价行为。
想想,也似乎不无道理。北京的小徐是此轮下跌前在通州贷款买的房,签约不到一个月,房价便大幅下滑,让他萌生了退房的想法。可动辄一二十万的违约金,让小徐进退维谷,如今失了身价的房子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我们去找开发商,开发商说要交10%的违约金,10%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钱。”
“我前个月刚刚买,9000多,现在一下子降到五千多,亏了三四十万元,现在买房子又不是像买白菜那样随便买卖的,我们几代人的积蓄就是买了这套房子,内心一定接受不了,我们业主一定要团结起来讨一个说法。”有业主如是说。
面对老业主的“维权”,已经成为选择降价的开发商也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一些中小开发商态度相当强硬,某降价楼盘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销售价格受市场影响,并不会对业主采取补偿措施。只听记者问,“从你那买了房子,但是降价了,会有补偿吗?”工作人员说,“现在都是根据市场的形势走,没有补偿。”
而有的品牌开发商出于形象考虑,则会作出让步。北京通州的华业东方玫瑰、珠江拉维、润枫领尚几个项目的降价促销都曾经出现了明显的老业主闹事维权现象,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以开发商让利补偿为主。
老业主到底该不该获得赔偿呢?从契约层面上看,降价就闹纠纷,显然不合理。在房价上涨过程中,购房者并未平分利润给开发商,所以在下调的时候也很不应该要求开发商退还差价。可过去十年房价的畸形上涨,让人们忘掉了房子是商品,有上涨就会有下跌。
只是,老业主如果无法获得补偿,他们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房贷余额比房子现在的市场价还要高,自己每个月要付的房贷比出租自己房子获得的租金还要贵,弃贷会成为一些投资客最理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会有足够的动力拒付房贷,迫使银行没收房子。
或许正是出于防范风险的需要,在房地产商受不了的时候,银行为了自保,才提高了首套房贷的七成利率,似乎给购房人受伤的心,再捅上一刀。
当下,对于开发商来说,不降价促销,销售肯定难有起色,但降价呢,一旦遭到业主退房,事情就更加复杂、棘手。开发商忌惮于降价后的退房麻烦,只能选择暂时观望,不敢贸然出手。这道难题使得今年楼市调控异常艰难,不知何时得解?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了网络上的一则杂文:说得是某天,老中小三个瞎子要到残联去办事,可到残联的那段路该怎么走呢?大瞎子说,“听声音就行,人们会给我们让道的。”小瞎子说,“还是走盲道吧,盲道是专门给我们设的,安全点。”老瞎子说,“不行,啥也靠不住,只能靠我们手中的杆子。”可结果呢?到了天黑,他们谁也没有走到残联。因为大瞎子在过路时,被一辆闯红灯的警车给撞了,小瞎子在盲道上掉进了下水道,而老瞎子的盲杆由于戳到了一个小青年,被其一怒折断,他再也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哎!这个社会啊,到底怎么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