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建法制社会还是礼制社会?
中国该建法制社会还是礼制社会?
中国自古没有法制传统,只有礼制传统。法制传统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许多引号精英要移植法制传统,也许是一相情愿的理想主义。他们用心是好的,但让国人水土不服,这个移植结果是坏的,司法腐败已经有目共睹,重庆打黑如果不先从司法界开始,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效,可见执法者都是改变法律条文的操作者,这样的法律要还不如不要。为了进一步和网友进行探讨,我将礼制社会与法制社会区别再做简单对比,以便抛砖引玉:
其一,两者对人性解读角度不同。法制社会解读人性,首先承认人有罪性,解决这个罪性一靠上帝、二靠法制强力规范,这就是西方基督教与罗马法传统紧密的结合。礼制社会,首先承认人性本善,这个善通过一定的礼仪制度是可以弘扬出来的,礼制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刑罚条文解决。
其二,对基本经济制度适用对象不同。法制社会适用的是私有制社会,在私有竞争中存在不规范现象,这样法制就用来规范竞争。礼制社会,是对家国同构的公有制适用。中国传统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看似土地私有,但从来都是官权或明或暗的主导分配权力。官权本身就是政治公权力,只是私欲将公权力滥用为私权力,那也是王朝没落的通途。
其三,对信仰解读方式不同。法制社会信仰,天赋人权,有外在的超越性,即天人相分是其立法基础。而礼制社会信仰,遵从天人合一,没有外在超越限定,只有人生境界感悟层次高下差异,天道就在人伦中灌注。
其四,具体立制理念基础不同。我们传统礼制社会是三纲五常,而西方近代法制社会是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西方法制社会理念是改造传统基督教后信仰新教的产物。我们近代才开始才改造三纲五常,以阶级斗争对应三纲,因为中国的阶级成因实质是三纲下的产物,不单是经济基础的表现。毛泽东设定的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改造五常。阶级斗争克服三纲残存,以斗私批修践行弘扬新礼。我们改造后的礼制原则并不在西方理念之下。
其五,工业化发展路径不同。法制社会对内是法,是合法竞争,对外就是强权掠夺。礼制社会发展工业化,对内是节衣缩食,是计划生产,对外是全力援助,他们的法只对本国实现相对的平等。我们的礼则在礼让三分下,宁愿自己过得苦点,也让兄弟友邦多收入些,是真正的博爱,不是法制下对外抽象的博爱。
其六,对个人要求不一样。法治社会,倡导竞争,把个人发展放到第一位,满足私心的膨胀,强调在流程中完成自己的工作。礼制社会,则要求集体主义指导下,倡导大家一起进步,共享幸福。在集体内强调大公无私,强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其七,办事凭借依据不一样。法制社会办事评法律条文,礼制社会办事凭良心契约。
其八,真正的信仰主流不一样。法制社会信仰主流其实是金钱,有钱可以改变一切。礼制社会,信仰主流是民心,决定成败的是民心向背。
其九,对世界未来命运影响不同。法治社会变相鼓励私欲膨胀,在工业化的背景下,注定将人类推向毁灭。而礼制社会,在工业化时代倡导公有制,寻求计划生产,是可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的,是可以保证这个星球适宜人类居住的。
我们要礼制社会还是法制社会呢?也许大家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