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南京》有感:中国对日本该不该一味以德报怨

打开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的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触目惊心的一行大字“生则永志不忘——1937南京大屠杀”。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的祭日。1946年1月19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在日本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专案审理的判决书认定:“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日军所烧弃的尸体、或投入长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的人计算在内。……在日军占领南京的最初的一个月内,市内就发生了2万多起强奸轮奸暴行。”1946年2月15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根据大量罪证认定:“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占领南京的6个星期里共残杀了30万名南京市民,奸淫8万名中国妇女。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的一段屈辱历史。
作为一部严肃而发人深省的纪录片,《南京》由“美国在线”副总裁特德·雷恩希斯出资200万美元拍摄,根据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生前的著作《南京大屠杀》创作,主要讲述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等人在日军屠杀期间,在中国建立了一个临时庇护所,拯救了大量中国人的故事,其间穿插着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导演比尔·古腾塔和丹·斯德曼都曾获得过奥斯卡奖,他们表示,拍摄这部影片,就是为了让全世界都不要忘记,日本曾经侵略中国,并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创伤。
影片前30分钟是背景故事,后90分钟从日本人进南京城,并在城里留下来开始讲起。一部分西方人士在这个困难的状况建立起国际安全特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导演还采访了战后幸存的这些人,问起他们当时困难的处境,他们称这些救命的善良人是“活菩萨”。纪录片的最后拍摄了现在的南京,告诉观众中国在几十年后站起来了,用现在的南京城和当时的作一个比较。
由于该片涉及到大量的书信和日记内容,所以剧组请了伍迪·哈里森、玛利·海明威、乔根·普罗斯诺、史蒂芬·多尔夫等名人录制旁白。《南京》制作人特德说:“亚洲现在正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提醒我们——70年前在南京所发生的一切给中日两国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伤口,如果这部影片以及片中蕴含的反战信息能够治疗这个伤口,我们就很欣慰了。”
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提是尊重史实、正确认知历史。但是,1990年,日本右翼分子、畅销书《日本可以说不》作者石原慎太郎,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说:“人们说日本人在南京搞了一次大屠杀,那不是真的。它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全是谎言”。他还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一干人犯之前,世界从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在屠杀发生时,日本的战地记者和西方记者都没有任何报道;《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没有目睹屠杀;圣公会牧师约翰·马吉也仅仅看到一人被杀……”《南京》是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日亮相美国,曾被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并且随着这部纪录片以及越来越多的此题材影视作品在全世界的公映,南京大屠杀将不再被世界遗忘。但令人遗憾的是,我问起一些人,指导并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并不多,这让我心情复杂。
看完《南京》,我心情非常沉重,南京大屠杀那一幕幕久久在我脑海中难以忘怀。自然,我也想起了我们在前不久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中对日本的援助,想起我们对日本人一次次以德报怨,更想起日本人在教科书中一次次否认南京大屠杀,想起日本领导人不顾中国人的感情一次次参拜供奉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想起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的无理而蛮横,我不禁有感而问一声:“日本这个民族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当政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中国对日本该不该一味以德报怨?我们如何才能不让农夫和蛇的故事再次上演?”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