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挑战与奋起应战
挑战与应战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是毛主席高瞻远瞩且具有重大长久之战略意义的策略,非一般人能深刻理解之。(草民是连“一般人”都谈不上的人,特注。)总之,听毛主席的不会有错,而不听就会出错,以至于倒霉、自找苦吃,历史上的惨痛教训是并不鲜见的,到头来所得到的是最刻骨铭心的惩罚。顾词思义,挖洞和积粮的目的是为了防备外敌的来犯,我们总不能在和平的环境里只顾骨头自轻地翩翩起舞,居安而不思危吧。茅于轼(们)已经早有了可以依靠的洋老爷,可老百姓没有啊,洋老爷不会同情连茅于轼们都不屑一顾的中国老百姓,所以,一旦“那个”真的发生,中国老百姓就只能靠“深洞”靠“积粮”活命了。至于当代的一些存心或者糊涂地反对“深挖洞,广积粮”的“精英、达人、权贵”们,其实是很可悲又可笑的,别的咱不说,杭州的市民们至今在盛夏还能够走入防空洞里避暑乘凉享福呢。说什么那时是“劳民伤财”,这尽是些胡扯八道;有位叫“老枫99”的网友就很有见地,他说:“毛泽东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就是在今天看来,也还没有失其价值。
中国是人口大国,从灾害的角度看,现在也需要“广积粮”,真正的大灾难,今人还没有遇到过。为何有大禹治水?据《贾谊新书》中说介绍,那时连续发生了七年水灾,书中还说,商汤时连续发生了七年旱灾。可见“广积粮”的重要性。
“不称霸”合乎中国儒家传统“沉着镇定,内敛内守”思想,称王称霸者,往往四面树敌,难以久长,今天称王,或许明天连小丘也做不成了。邓小平后来提的“韬光养晦”源于“不称霸”,但太柔了一些,看不到英雄气,缩头乌龟式的修炼。“不称霸”里蕴涵英雄气,象美国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时,当时中国表现的英雄气差了一些。最近日本在钓鱼岛抓扣我中国渔民,中国政府表现出的英雄气值得赞赏。
至于“深挖洞”,后来有人说,是毛泽东当时“估计国际形势过重”,花6亿多人民币挖洞不值。
这样的话不敢苟同。其一,当时国际形势不是不严重。6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强调要突出备战问题,要准备粮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这个时候,援越抗美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又进行过抗美援朝战争,和美国的关系非常敌对。中苏关系恶化,在毛泽东提出“深挖洞”之后还发生了中苏“珍宝岛”之战。应该说,国际关系是非常紧张的。
其二,有备无患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经典,更是治理国家的大略。据说2003年3月伊拉克迅速被美国攻占的原因之一就是地下没有“洞”,没有地下工事。有人以半个多世纪没有发生大战来否定“深挖洞”。是的,数十年没有发生大战了,但谁能保证大战今后不会有了?临渴掘井,只会被渴死;买了伞,花了钱,老天暂时没有下雨,不能说钱花得太可惜了;制了棉衣,没有用上,也不能说不该制。所以,即使无大战,那6亿元投入也是值的。
其三,国际形势并不太平。美国觊觎、臣服、压制、围堵,从中国捞取利益的战略并没有改变,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穿“连裆裤”一起合作侵略他国的一贯做法也没有改变,美国和日本还有军事结盟。国际形势恶化总的基础是存在的。中国国内,社会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在加剧,给外部强敌不断积累虚弱的一面。外部强敌在某一天乘虚而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这说明,毛泽东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高瞻远瞩,战略意义深远,用小人小见的短视眼光臧否伟人的真理性决断是完全错误的。”——,以此,足见“老枫99”先生大大地高明于当下同时代斤斤计较的那些市侩式的势利之辈。
显而易见,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英明策略,是着眼于旨在为保国保民的有朝一日的“应战”而提出的。
六十年以来,中国大地无战火硝烟,除了激情燃烧、改天换地的毛泽东时代,改开大革命时期也无全国性的浩劫与动乱(咱暂时不谈经济领域内所发生的一切,好吗?),和平的阳光普照着神州大地,老百姓太太平平地过着日子。……
然而,太平有时候就是一种麻醉剂,老百姓想拥有永久的太平盛世,并不像去市场上花钱拥有两斤猪肉那么的想当然,鉴于美国已经穷疯,中国老百姓还能吃几天的猪肉,个个实现发财的梦想,真还是一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我以为有了:中国永不挑战美国。——哦哟喂,奇了,奇了。向来taoguangyanghui的中国,竟然说出了“挑战”这样刺目的用词,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尽管被冠以了“永不”,但这正如同一个平日很和善的人突然冒出一句“我此生永不杀人”一样,这“杀人”一词终归会让人吃惊,他不可以把“杀人”改为“屈服”吗?而任何一个大脑健全的人都晓得,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永不”,纳粹德国进犯苏联是在两国间签订了友好条约之后不久,日本狂轰滥炸珍珠港,它的一个代表团还在美国访问。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用武力进行无端的挑战,不仅野蛮无道,而且所付出的代价必然惨重无比;因而,声言“中国永不挑战美国”,无疑是明智的。作为中国人,我相信咱中国,相信这一次说的话像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一言九鼎的。
中国素来是和善之邦,从不挑战别国,而只有别国来挑战咱中国,自1840年之后是一次接着一次,规模也一次比一次的大,最大的就有两次,即日本1931年9月18日发动事变进而侵占东北全境及1937年7月7日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和美国1950年6月侵略我国台湾省、同年10月纠集十多国军队名在侵朝实指中国的对中国的挑战行为。说小一点的,那就多了,印度、苏修、越南、(包括美国导弹炸我使馆)……,也都用武力挑战过中国。当然,不挑战别国,不意味着中国不应战,大清朝时咱中国是屡应屡败,仅两万个八国的强盗就令慈禧贼婆娘屁滚尿流地逃窜到了西安,还自称“天朝”呢。可是,中国毕竟是一头睡狮,拿破仑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高扬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奋起应战的中国终于击败了挑战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美帝国主义领衔的“联合国军”。以至于时至今日我还要振臂高呼:抗日战争胜利万岁!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万岁!茅于轼们听了不高兴不要紧,它们只是一群吃里扒外的叭儿狗,管它们作甚?
应战,是的,应战!谁敢于用武力来挑战中国,咱中国就坚决地用武力去奋起应战,这就足够了。
面对美国的“导弹民主”,一次又一次的联合军演;面对茅于轼们的“政改要求”,狗急跳墙般的蠢动,以及暴富一族的移民大潮,我想大多数的中国人在思想上已经有所警惕,也已有所准备;应战不仅仅是对外,对内在必要的时候也须应战。经验告诉我们,正义在手的人民,是战无不胜的!
曾记否,麦克阿瑟曾经狂妄地叫嚣,最终被撤职了;克拉克更可怜,成了第一个美国的“不胜将军”。这都是由于美国人不听中国人所说的“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之话的缘故。今天,中国人又说了“永不挑战美国”,但没有说“永不应战美国”——因为中国人民决不会允许这么说。
2011.06.13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