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试题,两种结局
两种试题,两种结局
最近陪学生参加高考,偶然间看到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两种试题,孰优孰劣》。文章谈到了中日两国学生的历史考试试题的区别,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更使我大为震惊。
他们的高中 历史 老师给学生出的题目是:日本与中国每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的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的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你认为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开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有一位高中学生是这样回答的:21世纪日本与中国开战,很可能是在台湾回归中国大陆之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以后,中国政府就会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将台湾海峡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运油轮就要绕过台湾海峡,这样,我们的运油成本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发,越过印度洋,跨过台湾海峡,经东海到日本海,这是我们的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而我们的运油轮一定要经过台湾海峡,就必须出动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中国海军看到日本出兵,也会马上出兵迎战,估计要在2015年到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为此,我们现在就要作好对华作战的准备。
这个题目和学生的回答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极其可怕的。事情都还没有发生,日本人已经开始在做对华作战的准备,而且现在已经开始培养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国内,歌声升平,一派太平盛世之景象。我们的国家还在一相情愿地幻想着和他们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而我们的人民还在自以为是的认为,凭我堂堂中华之雄厚物力财力,量小日本也不该对我动武。可人家都已经在磨刀了,我们还在做着美梦。
如果抛开政治方面的因素,单就这道题目来看,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其实,这类题目为什么必须要有一个标准答案呢。只要你说的合理,都应该可以得分。再来看看我们国内的历史考试题目:甲午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
答案纯粹是记忆性的,就算现在记得,过不了多久也会忘得一干二静,更谈不上培养能力。而且,这个答案还使我们蒙受耻辱,都是些割让土地,赔偿银两的东西,记住了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是屈辱的事情,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他们的 历史 老师可没有象我们那样出题:20世纪发动的日中战争(抗日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打死打伤多少中国军民?在南京一共屠杀了多少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哪一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不同的题目命题方式,其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值得我们不断地去进行反思。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