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时代
中国至今也没有走出浮华时代,从官方到民间,一个个口若悬河,舌绽莲花,典实不足,浮华有余,将客观与可操作性全然抛诸脑后,由于料想会有些人大呼过瘾,至少可以赚取眼球,便有人乐此不疲,殊不知,长此以往,诚信渐渐失去,求真务实成空,害人又兼害己。笔者在《茅于轼和茅于轼打起来了》一文中,主要谈了两件事,一是茅老先生说“现在贫富差别可能比改革开放前还小了”,“近来发生的社会群体事件和突发冲突”,“极少是由于收入差距引起的”,此论非仅仅是典实不足,简直就与之背道而驰,乃反向的赚取眼球操作法,令在下很是不爽。另一件事说的是强烈指责“国进民退”的夏业良教授撰文说“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并顺便提了先前政协委员蔡继明的《权威报告显示:中国0.4%的人掌握70%财富》一文,这些皆为廉价的迎合。事实上,假设夏大教授列举的数据属实,根据笔者的换算(都以“5%的人口”为单位或都以“1%的家庭”为单位),中美两国顶尖富裕群体所占的财富比例几乎是一样的,绝对不能据此得出“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的结论。至于“中国0.4%的人掌握70%财富”的说法是根本就没有正确可能性的,因为太离谱。这件事暂时回顾到这里,下面我要说说另外两件浮华之事,虽然有说不完的浮华事,说一点是一点,聊胜于无。
《中国证券报》刊登了题为《中国房产泡沫空前巨大 空置房可供2亿人居住》的文章,说是“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也动摇着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根基”。文章一出,喝彩声连连,叫好声一片,本人却不以为然。我们先做一点简单的算术作业。
按人均20平方计算,2亿人就是40亿平方。6540万套住宅,按照每套60平方计算也是40亿平方,“6540万套”和“2亿人”奇迹般地吻合。
遗憾的是,40亿平方,刚好是2000——2009这10年间竣工的全部商品房面积,考虑到10年前几无“空置房”一说,按照证券报那篇文章的说法,约等于中国近10年所盖的商品房统统无人入住。
应该说,国家电网提供的数字是可信的,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技术问题。错误源于“有关媒体”对数据的错误解读,从而得出了严重失实的结论。笔者闲暇时喜欢骑自行车到处闲逛,既锻炼身体又养了眼睛。我据此猜测、估计外加胡说,真实的空置房面积不会超过40亿平方的二十分之一,也即不会超过2亿平方。
6540万套电表不转的住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算作空置房。我现在居住的房子是10年前搬进来的,但我买下这栋房子是12年前,中间空置了两年,该房子当时就不能算作空置房。我家旁边有一个新开发的别墅区,差不多都卖出去了,晚上却是灯火稀疏,但算不得空置房,原因如下:1、我市当然也有不少炒房子的,但几乎没有炒别墅的;2、那种房子光是装修就要几十万,当然车子是少不了的,有些人买完房子后钱就很紧张了;3、某些人由于身份原因必须推迟入住时间,比如等到钱漂白后或退休后或儿子成家时;4、其人现在居住的房子上班、上学方便但不如意,早晚要换,担心日后涨价就先买下了。
房价高到很多人兴叹是事实,但问题的根源却不是开发商“黑心”,作为商人,合法盖房,质量合格,能卖出去,价高者得,这就够了。在进入调控的5月份,在房价太高的惊呼声中,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仍在继续上涨,6月份北京豪宅成交量异常优异,环比上升24.8%。
房价收入比和空置率的国际警戒线在中国除了一点参考价值,太多意义是没有的,一方面是中国的人口土地比和国外就没法比,另一方面,国民只有从开发商手上购房一种选择,你说还能是什么样的房地产市场?“居者有其屋”是政府的义务,“居者有产权”不是。除非政府能大量提供公租房,让国民有别的选择,哪怕是暂时的选择也好,否则的话,骂开发商和出租中介除了博得几声喝彩,于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多少助益,我曾经说过,就算是3万硬打成2万,大多数人还是买不起,3万打成1万,80后有救了,但市场会让90后补上打压下去的涨幅。停建经适房大造公租房才是化解高房价的有效途径。本来公租房已经列上了议事日程,冷不丁又冒出个“社会资本也要介入公租房建设”,真能折腾。想想现在的房租吧,资本逐利是天性。
从7月1日开始,方舟子连续爆料称,成功人士唐骏的博士学位系伪造,该校的校友名单中查无此人,相关数据库中也找不到其博士毕业论文,唐骏的数项发明专利和海外创业经历的真实性也是问题。
唐骏澄清说:我没有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告诉过别人说我是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我拿到的是美国的博士,我任何简历上从来都是说我分别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但是没有指定哪家大学。
比较可信的是,唐骏的确拥有博士文凭——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博士。“但这是一家著名卖文凭的野鸡大学,在夏威夷注册,没有得过美国认证机构的认证,由于多项欺诈行为,在2006年被夏威夷政府消费者保护办公室起诉,被法庭判决解散”,方舟子说。
通过人肉西太平洋大学,问题的轮廓就基本清楚了。唐骏确实有博士学位证书,但颁证者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文凭的野鸡大学。最关键的是,该校从未获得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唐骏的博士学位是花2595美元买来的假文凭。如此说来,唐骏还真回答不了方舟子提出的“导师是谁,做的什么研究课题,博士论文的题目是什么,发表在哪里”等问题。
两千多美元就能获得华丽丽的洋博士文凭,中国的“总”们焉能坐怀不乱!该校工商管理博士三班35名学员居然全是来自中国,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功成了还想名就。“西太平洋大学”校名也取得好,正宗就该给中国“培养人才”,中国正好位居西太平洋。
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但英雄不该假造出身。中国那一大堆总们大多是有真能耐的,为何还要群起而造个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出身呢?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走出浮华时代,文凭是其中之一,各种在职教育文凭就这样应运而生,即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是约等于花钱买文凭,总们则更直接,干脆买一顶洋博士帽戴戴。和高价房一样,有人愿买就有人愿卖,知道中国的总们好这一口,善解人意的美国人民岂能看到嗷嗷待哺的中国总们无动于衷?不要一味地笑唐骏,浮华是这个社会的时髦。现在正是高校录取的时候,很多经济条件好高考分数不达标的,应该在酝酿“出国留学”吧?一般地说这些“洋博士”回到国内还是能高薪就业的,投资几十万元,值!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