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从王夫之的“知易行难”到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再到毛泽东的“行高于知”,看中国革命的辩证法

火烧 2011-10-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从王夫之到毛泽东,中国革命的辩证法演变揭示思维现代化的重要性。面对当前社会矛盾与挑战,需突破传统思维,以科学世界观指导实践,推动革命与建设走向新阶段。

        辛亥革命已经百年。中华大地发生了地覆天翻的伟大巨变。然而,当今无论两岸三地、党内党外,中国革命的道路又在新的层次上走到了一个十字街口。

        积弱的中华,从辛亥革命后的帝制被消灭,到军阀统治的天下分裂动乱;从国民革命的打倒军阀,到工农革命的建立新中国;从建设新社会的艰苦探索,到改革旧体制的开放搞活,我们逐渐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和正在走向现代化,从初步解决温饱正在走向繁荣发展。然而,近年来的开放搞活中,由于缺少现代哲学思维意义上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农业大国中的小生产惯性思维的“摸着石头过河”之经验主义及“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商业实用主义泛滥,造成了致力于革命和发展的中国GCD,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继续走向胜利的“核心力量”正在走向有“核”无“心”的组织涣散状态,凸显于,领导人们的自身信念价值观念的极度匮乏和混乱,而又“闷声发大财”,不予沟通和交流(不争论),结果使贫富悬殊超大,社会矛盾和问题激增,外交环境也走到了很艰辛的境地,GCD的执政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极大挑战和压力。中国又一次面临着“向何处去”的紧迫问题。

        至此原因,辛亥革命百年日的到来,使我们感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遗训仍在耳边催征。海内外华人圈子对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隆重缅怀和纪念就自然牵带出了对中国革命前途理论的思考与讨论。纵观近半年来的有关这方面话题的海内外的仁人志士的反思与见解,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必须要提上桌面上来:那就是无论左派右派、激进还是保守、爱国还是崇洋大都跳不出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这样一个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本逻辑基点问题。不解决这样的哲学层次的认识论问题,不管是搞“继续革命”还是搞“现代化建设”,都将永远摆不脱左右摇摆的幼稚低级发展状态。在看待中国的乱象和世界的乱象方面,还是要从思维方法上找科学的立足点,不然吐沫星子满天飞,文稿敲字上万言,都只能使人陷入狂躁焦虑发牢骚的地步而于事无补。

        由于本人的繁忙,今天不便展开论述,只在此提出一个大概的思路立场,抛砖引玉,借以祭奠所有为中国革命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的革命先驱们和革命前辈们。

      首先,我们知道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除了道家的“阴阳”“五行”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本体论的世界观意义外,其他的象儒家,基本上都是政治伦理学的“形而下”学说并无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意义。因此前一段北京上层把孔夫子抬出来放在天安门广场一侧,并对外也以此作为中华民族现时代的出口“软实力”来对抗西方的“硬实力”的侵袭,实在是不得要领的的做法。真正具有民族思维哲学指导意义古代学说,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地指出的是王夫之的“知易行难”的认识论学说。作为封建是大夫的王夫之,在封建时代里受那些个封闭僵化的农业社会小生产的社会地位和时代局限,他的人的主体的能动性就只能是是被“三纲五常”的枷锁捆住,是被动无为的,因而其代表的广大的农业小生产环境的所有的社会精英的认识论哲学思潮主流特点就是“书生空谈”--知道进步的道理容易,革命起来的行动力是跟不上去的,就很难的有改变社会和创造财富的现实推动力作用。所以,古代的封建是大夫们,也就大都沉溺于“吟诗作画”、“抚琴弄曲儿”“癫狂醉酒”的消极被动无为的状态。-----感叹“知易行难啊”!

  其次,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阶级,他们接受了西方的工业革命传达的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主体的人的哲学精神衣钵,提倡了和封建是大夫们不同的认识论哲学立场,那就是能动的:“知难行易”思想学说。孙中山指出,要想达到中国革命只成功,和废除腐败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家和实行“三民主义”,行动起来是很容易的,关键是要是大家都懂其中的道理,达到“知”的境界,是很难的,而“知”的事情上大家达不成一致意见和认识,就无法行,行动是容易的,民众知道“革命道理”才是最重要的,最难的。一旦大家知道了革命的道理,行动是轻而易举搞定的。所以,人称“孙大炮”的孙中山,到处宣传到处讲演,到处争取支援,且热情高涨,乐此不彼。----他是积极有为的,“革命成功”全仗大家知道道理,所以他要感叹:“行易知难啊! "

 最后,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们那里,由于地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的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上,受了列宁主义“一声炮响”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世界观的影响,毛泽东,在本质上就超过了封建士大夫和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的认识境界,认识到“行高于知”!实践出真知,能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事情,就是要注重“行”,有了行动了,知识也就在其中了。革命大跨步地搞起来啦,其中的“革命道理”就自然就张显出来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就是讲的这些道理。与其整沉溺于感情上痛快哀伤的感性概叹,与其整天奔波于“讲大道理”和“夸夸其谈”指望人们在抽象的论证中懂得你的革命道理,不如发动群众,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组织服务群众,让群众真正变成革命推动的现实物质力量,那样才能完成中国从几千年封建帝王统治向民族民主革命和繁荣富强的真正转变。所谓:“行高于知”!,不想腐败,你就要行动中能遏制腐败,而不是仅会上报上口头上空讲;想建设就本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而不能爱慕虚荣心浮气躁地搞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最肯下本钱,最讲奋不顾身!

   这就是我在辛亥革命百年祭奠中所想分享给大家的对封建时代王夫之的认识论、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认识论及毛泽东的工农无产阶级的共产革命的的认识论的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境界的看法。站在这三种不同认识论立场的人们,就会有和历史上的上述名人们不同的相似的认识境界,因为对当下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继续革命反对腐败)持有什么态度的问题就自然地站队了。(未完待续)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日深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