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但愿大地是书房

火烧 2011-10-1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大地书房》音乐巡演展开,讲述台湾音乐人林生祥以客家音乐传递乡土情怀,结合美浓反水库运动与客家文化复兴,展现土地与人文的深厚联系。

但愿大地是书房

卢思骋

    京城漫天杨絮,飘雪般落下。海淀春暖花开,点红又点绿。

    “远看田野绿海洋/点点人影耕种忙/翻掘大地寻养料/踏实平和又紧张”,月琴娓娓,结他玲珑,贝斯厚润,歌者婉约,低吟《大地书房》。

    台湾音乐人林生祥上周六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演出,为其新专辑《大地书房》,拉开了京沪穗的三地巡演。台上的生祥饱满朴实,轻弹浅唱,偶尔放声高歌,Bob Dylan若多留几天作座上客,难保不会弹出时不与我之叹。

爱乡的浓郁情怀

    来自台南美浓的生祥,以客家话唱作民谣,不是无病呻吟的folk,而是根植民间、介入生活的歌谣。1990年代,政府提出在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美浓建水电站,供南部城市化和工业化使用,激起客家乡亲反抗自救,组织美浓反水库运动,形成农民群众、知识分子和士绅阶层的连结,有机地将环境保育、乡土认同、文化实践、和社会行动编织起来。

    在反水库、保乡土的时代背景下,生祥的音乐创作自始就铭刻着浓化不开的土地情怀和人文气息,当年的交工乐队作品,以至近年以唱作人姿态出版的《临夜》、《种树》、《野生》专辑,不仅记录了台湾社会转型的时代节拍,也唱出了边缘的、被遗忘的人文旋律。

美浓沃土育人才

    多来年一直与生祥合作写词的著名诗人钟永丰,也是来自美浓,他跟妹妹钟秀梅,都是反水库和客家文化复兴的运动建将。

    1992年的盛夏,我跟着秀梅在美浓的翠绿山谷,学习如何组织尊重土地、秉承传统的乡土环境运动。田野阡陌,阳光洒洒,我满头大汗,在迷茫间,问思想左翼的秀梅,应该如何理解苏东社会主义政权解体,步履轻盈的秀梅,不假思索,含笑掷回:“正好可以解放想象。”

    美浓的土地,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养份,孕育出这些吟山唱泽、不卑不亢的乡土知识分子,匍匐在大地上前进,吸收知识,实践生命。上世纪1940年代,美浓的战后文学家钟理和,与同姓女子相恋,当时客家社会视为禁忌,二人私奔大陆,流落北平等地,自食其力。回乡后,他以白话写作,平铺直白,掺杂客语,“一块木板权当桌/藤椅树影庭前坐”,一个又一个依靠土地,受尽磨难的贫苦人,跃然纸上。民初的左翼文学关怀,翻山过海,在美浓又隔代相传。

    生祥这张《大地书房》,结合文学与音乐,与钟理和展开对话,诠释他的生平和作品,继承了他充满五四情怀的精神,将“美浓风”的文化实践,发扬光大。

    钟理和的《山火》,描写战后农村之破落,迷信愚眛的村民,烧山毁林,蹧害生态。生祥予以改编,“星仔目汁泻伤悲/夜静山风凉飕飕/大地忍受千百劫/人间迷信造苦凄”。今人迷信发展,膜拜金钱,环境败坏,扰乱气候,繁星不也泪流不止?

    但愿大地是书房。

2011-6-0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