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二个世界的划分

火烧 2011-06-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两个世界的划分,分析垄断资本与自由资本的关系,结合毛泽东三世界理论,阐述第二世界的二面性及其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策略意义。

(一)世界资本的总体关系  

我们将世界资本划分为二个基本形态:垄断资本和自由资本。我们认为主导第一世界的资本是垄断资本,主导第三世界的资本是自由资本;我们还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垄断资本是高级形式的资本,自由资本是低级形式的资本;而且在历史上垄断资本是从自由资本发展而来的。所以,第一世界资本和第三世界资本是资本发展史上前后相继的资本形式,但是却是在空间上同时存在的。  

(二)毛主席对于资本世界的划分  

毛泽东首先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即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以及介于其间的第二世界。美国和苏联是组成第一世界,它们是世界霸主,它们分别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统治全世界、剥削全世界,当然它们相互也在进行斗争,在争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争夺对方的势力范围。第三世界就是以前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这些社会的人民在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获得了政治解放。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西欧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尤其是劳动群众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组织起来从而获得了力量,正是这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才是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内在基础。  

这些被削弱的帝国主义就是第二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现在不再处于世界资本的首位,而是处于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它们是衰落了的资本,它们一方面剥削第三世界,同时它的这种中间地位意味着受第一世界的压迫。第二世界具有二面性,一方面它们要剥削第三世界,另一方面它们又要联合第三世界来反对第一世界;同时在对待第一世界上,它们既和第一世界合起手来统治第三世界,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第一世界因为第一世界压迫它们、从它们那里夺取利益。但是归根结底第二世界仍然是属于资本统治集团的一员的,它仍然属于剥削者。鉴于它具有这种二面性,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无产阶级必须要利用这个二面性,采取既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利用第二世界资本达到无产阶级的特有目的。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有矛盾,那么无产阶级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个矛盾和第二世界结成暂时的同盟来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呢!  

第三世界大部分是从前资本主义社会来的,资本用强力改变了这些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也就是说这些前资本主义的社会解体了,或多或少地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因素。资本主义在这些社会的发展和确立又是这些前资本主义社会因素的瓦解和灭亡。第三世界国家资本所面临的世界环境和世界资本出生时曾经面临的完全不同了。  

世界资本首先在西欧产生,它是在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中产生的,对广大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掠夺大大加速了资本的形成,这就是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就说过“资本来到世上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地区确立以后,资本又是依靠前资本主义社会而继续存在的。这就是西欧资本所处的世界环境。  

第三世界资本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它没有所谓的殖民地,没有办法从外部掠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不仅不能从外部得到剩余价值,还要被西方资本剥削。第三世界资本主要是靠掠夺本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集体财产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这就是他们的原罪,是任何人都无法洗刷掉的肮脏事实。  

   

我们这里还是要说明一点,毛主席在划分三个世界的时候,可以说第三世界主要还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社会纷纷脱离西方资本的控制取得政治独立,进而这些社会逐渐脱离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截断了自然资源和剩余劳动向西方资本社会的流动,资本被迫从这些地区撤离。资本并不是社会的象形文字,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只有在人们还处于资本关系的控制之下而将这个关系看做是客观的力量时,它才是不可理解的,才会转化为自己活动的力量。  

个人之所以匍匐在这个力量面前、向它膜拜,只是由于这些个人仅仅是个人,从而他们是自发地运用自己的社会力,于是他们的社会结合就会成为独立的力量,成为统治这些组成为社会的个人的异己力量。资本把阶级斗争推向了顶峰,从而为这个矛盾的解决创造了条件。  

第三世界在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突破资本的限制争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这些地方建立了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新制度。从抽象的意义上说,从资本的产生过程来说,在封建社会之后应当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由于所处的不同的历史时代,资本已经不能解决这些社会的问题了,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些地方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公有制的因素。从总体上来说,在这些地方出现了不同于旧的生产方式的新生产,即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社会化生产方式。这种新生产方式只能有二种方式,其一是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变成雇佣工人,由资本家来组织这种生产,这个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另外一种方式是劳动者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由劳动者自己组织生产,这种方式就叫共产主义或者叫社会主义。  

(三)二个世界的划分  

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的相继解体,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需要对毛主席的三个世界的划分做一点修正了。第一世界现在只有一个国家——美国,苏联的解体使其失去了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俄国现在处于世界的缝隙中,它既不是第一世界又不是第三世界,而原来的第二世界变成美国的附庸,失去了其中间派的地位,所以现在的第一世界是这样的:它是由美国领导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大概就是现在的七个发达工业国,他们组成一个掠夺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集团;第三世界的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大部分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整个世界从三个世界过渡到二个世界,中间地带消灭了,形成对立的二个极端。在一极是发展到解体阶段的垄断资本,是西方主要几个发达国家联合起来,它们结成联盟,来统治人类的其余绝大部分,不管这些地方到底是怎样的社会,是资本社会还是其他社会,总之是帝国主义团结起来共同主宰地球,共同来支配整个人类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  

中间地带即第二世界为什么会消失呢?  

我们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欧资本能够在统治殖民地的同时相互之间还进行战争,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知道那时世界资本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以及经过农奴制改革的俄国和进行了明治维新的日本,也就是这几个国家,英美德法日俄意奥。这些资本面对的外部环境是广大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小农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也就是农民和地主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者是分散的、相互很少联系的。所以资本就可以作为一种外部力量统治这些小生产者,这就是资本把这些社会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会的奥秘所在。  

随着这些社会的解体和新社会因素的发展,也就是随着资本以及伴随它而来的工人阶级的发展,资本统治世界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就不能再以原来的形式统治这些变化了的社会了。现在矛盾的焦点已经不是民族矛盾了,现在已经是无产阶级进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分裂成二个部分,即处于解体阶段的资本和处于发展中的资本,但是资本和劳动的对抗却是普遍的,遍及了整个人类社会。以前殖民地和资本的矛盾还是要不要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即前资本主义社会要发展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阻碍这些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现在资本主义已经是整个人类普遍的生产方式了,现在还有什么矛盾呢?  

唯一可能的矛盾必然是资本自身的矛盾。  

资本的发展造成这样的情况:世界资本日益集中起来,也就是说全人类的资产阶级都团结在美帝国主义的周围共同统治生产者,他们就是第一世界;而作为对立面的生产者阶级无产阶级也就日益联合起来,他们组成第三世界。资本造成的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必然要埋葬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这个矛盾就体现为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矛盾,所以第三世界劳动群众解决矛盾的办法已经不是什么反对高级形式的资本形式了,而是反对一切资本建立人类社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