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房屋空置了,管事的人也空置了 马望野
不仅房屋空置了,管事的人也空置了
马望野
==========================
前一阵子,住房空置率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至今不衰。最早有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查明,全国660个城市,有6540万套住宅的电表读数为零。出人意外的是,马上就被国家电网驳斥和证伪。事实上,电表读数为零,虽然可以表明住户没有用电,但是不能证明房屋空置;何况此事与国家电网业务无关,无须介入,他们当然要作出声明,以免把自己变成兄弟单位不待见的家伙。后来又有人以水表读数来证明空置房屋并非子虚乌有,同样的道理,也没能得到主管机关和有关单位的认可和首肯。接着,有些热心于此的的哥,不满于有关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主动在晚上自费开车去检查一些小区房屋黑灯的数目,企图以局部抽样调查的办法征实房屋空置的畸形现象。所以也不能不被专业人士和地产大鳄加以讥笑和蔑视了,大说特说他们太不靠谱。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关心房屋的空置率呢?因为这个问题的确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人生大事四个字:衣、食、住、行,住字毕竟占去了四分之一啊!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何以为家?设身处地,仔细想来,你也不能无动于衷地不去考虑它吧?如果,或者真的有大量的房屋在空置,而许多百姓又没有房子住。或者看着房子空置着,而需要房屋的人又买不起。或者修了许多房子,而又卖不出去。这不是很畸形很奇怪甚至很荒唐的现象么?要么是房子不该修那么多,要么是房子不应该卖那么贵,要么是房地产的市场有猫腻,要么是房地产的政策有问题。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然不能不引起本国人以至外国人的注目和关心了。大家都十分希望能把房屋空置的情况搞清楚、弄明白,这是很自然的事,很在理的要求。
可惜的是,就是没人来管管这个工作。这是与管土地的,管房屋的,管统计的,管。。。。。。的等等部门,都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干系的啊!按常例,这是他们分内事,不应该置之度外。反而应该了然于胸,心知肚明,手拿把掐,头脑有数才对。不料,在人民群众七嘴八舌去议论和东跑西颠去查访之时,他们中间有些憋不住的还想过问一下的好心人,却意外地开了黄腔,仿佛一个不更世事的初中生,说出的话,好象很有学问,却又毫无水平,叫人哭笑不得。据他们说,房屋的空置不好调查。首先,什么算是空置呢?是卖出去没人住的?还是建成了还没有卖出去的?是买了没装修好尚未入住的?还是买了还没有租出去的?没人住多久就算空置?半年?一年?每年只在旅游季节来住上一阵子的,算不算空置?。。。。。。其次,原来就打算用作商贸公司的、工农业生产的、科教文体事业的。。。。。。房屋,而目前尚未开业、开工、开办,算不算在其内?公用的或公益的建筑物尚未使用,或还一直在闲着,是否也包括进来?。。。。。。再其次,空置的数字由谁来报告、查实?房地产开发商?政府机关?。。。。。。如果上述前提确定了,那么是专门组织调研行动?还是结合全国人口普查进行?。。。。。。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一句话,给平头百姓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事不好办!也不知该由谁来办!
难道,这件事就真的办不下去了?
记得,当我们这些出身工农的而今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还在岗还被称为干部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也都和现在遇到的空置房屋的情况一样复杂,甚至更复杂,有的干脆就是人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例如,土地改革,区域自治。。。。。。等等。可是,那时侯我们的想法却不象现在那么复杂。办法也很简单:迈开双腿,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请教行家,去进行调查研究就是了。无非是比在机关辛苦一点忙碌一点,也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而已,那有什么好难的呢?什么算是空置房屋?怎么处理空置房屋?去和买房的和卖房的讨论讨论,去和空置房屋周围的群众研究研究,哪怕是和过路的行人聊聊,你就会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你就会得出解决的办法。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而不是在它的前头。你去调查研究了,你就有了发言权。反之,请你免开尊口。现在的公务员也好,当权派也好,好象都没有读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没有学过《反对本本主义》似的。在这里,我不得不抄几段话,请他们看看了: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在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们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的。”
“迈开你的双腿,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这样子解决了。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均见《毛泽东选集》第3版第1卷第110页。
“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问题就解决了。”
——《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1年3月23日),见《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61页。
“过去这几年我们犯错误,首先是因为情况不明。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医生看病是先诊断,中医叫望、闻、切,就是先搞清病情,然后处方。我们打仗首先要搞侦察,侦察敌情、地形,判断情况,然后下决心,部署队伍、后勤等等。历来打败仗的原因大都是情况不明。最近几年吃情况不明的亏很大,付出的代价很大。大家做官了,不做调查研究了。”
——《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1961年3月12日),见《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53页。
由此看来,我们那些担负着解决空置房屋问题的同志们,不仅是蠢人,而且是懒人。他们根本没有先想到去做调查研究,而且好象也不打算立即去做调查研究。要不然他们为啥老是高高在上、夸夸其谈:研究怎么为空置房屋定义,讨论空置房屋的概念是什么,争议解决空置房屋的办法在哪里。。。。。。躲在高楼大院里研究一百回也讨论不出一个办法来的啊!倒不如按毛老人家的意见,到基层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一番,访问请教一番,说不定就能在大体上搞个明白了,至少也会获得点启迪吧?
所以,说的难听一点,与其说现在是房屋空置了,不如说是管事的人空置了。他们白白呆在岗位上,却不好好去干活。好几个月过去了,至今还拿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哪怕是一个抽样调查的局部性的数字呢!这就是证明吧?对于这种人,我们的祖先很不客气地斥之为“尸位素餐”*,那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我们现在不好这样去责备在岗的可爱的“公仆”,但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嘛,如果言重了,也就算是打个预防针吧。
(注)* 查《中华成语辞海》(修订版。刘万国、侯文富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尸位素餐] 尸位,占据位置不做事。素餐,吃闲饭。原指官吏空占职位,不做事白吃饭。后来也用作谦语,表示未能尽到职责。《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三国·魏·曹植《矫志诗》;“芝桂虽芳,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误人子弟。”亦作“素餐尸位”。
(2010/09/2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