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但愿马列主义的“中国化”,不要学习佛教“中国化”

火烧 2009-12-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对比马列主义中国化与佛教中国化,强调马列主义的平等精神,批评佛教中国化后脱离原教义,如梁武帝行为荒唐,体现佛教在中国的异化。

但愿马列主义的“中国化”,不要学习佛教“中国化”

   

了解佛教的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佛教在印度,信佛教的教徒一般都是苦行僧。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释迦牟尼佛倡言“众生平等”,首先自己是身体力行,舍弃可以继承的王位和富贵生活,出家当苦行僧,过着乞讨生活,去寻求解脱众生苦恼的方法。

   

《金刚经》开篇就记载了释迦牟尼一段苦行僧生活。

让我们打开《金刚经》,第一段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翻译成现代文,即:

本经的教法,是我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那时,佛住在舍卫国内的祗树给孤独园里,聚集在佛周围的和尚,总数约一千二百五十人。有一天上午,临吃饭之时,世尊穿上袈裟,手持钵盂,亲自到那庞大的舍卫城去乞食。乞满钵盂后,世尊又离城而出,返回祗树给孤独园,与众僧一起吃用所乞之斋食。吃毕饭后,世尊便将衣服和钵具收拾起来,去除染尘,铺好座具,结跏趺坐,端身正念。  

一个富贵无比的太子,却甘愿与信徒一样沿街乞食,同甘共苦,共同寻求真理,释迦牟尼佛的这种倡言“众生平等”精神,有点象毛主席那一辈共产党人信仰的马列主义所提倡的“解放全人类”。

   

可是,当佛教传到中国后,变成中国化了的佛教,就与释迦牟尼佛所倡导的“众生平等”完全不一样了。中国的和尚一边住在高大华丽的寺院里“修行”,一边靠占有大量的土地由农民种田养活,而不是象释迦牟尼佛那样靠自己乞讨为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算是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了,梁武帝信奉佛教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次去拜佛,说什么也不回去当皇帝了,要就地出家,做了四天和尚后被大臣们哀求着回宫,回来后想想不对,因为和尚还俗要向寺院赎身,于是“财政”上拿出了一亿钱把他的肉身算是赎了回来。又想当和尚,又不愿意学释迦牟尼佛放弃皇帝的地位,这且不是又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假和尚?不过,梁武帝萧衍行为虽然荒唐好笑,但毕竟与那些口中“阿弥陀佛”不断,强调自己代表先进佛教文化,代表与时俱进的佛教,实际却与吃人的富人强盗土匪称兄道弟,奸人妻女、包二奶三奶、住别墅、生活极其糜烂的假和尚要好的多,多多少少能够做到一点点以身作则:每日只吃一顿饭,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  

   

马列主义的“解放全人类”,要求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本来比佛教所倡导的“众生平等”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参加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党组织,应该是比释迦牟尼佛的理想更伟大,更光荣。毛主席那一代的马列主义信仰者们,也象释迦牟尼佛那样身体力行,用自身的以身作则实践自己的诺言。  

国民党统治时期,毛主席也曾经当过国民党政府的高官,本来是可以享受国民党政府高官富贵生活的,可是毛主席宁愿上井岗山受苦,为人民大众寻求解脱苦难的真理,也不愿意当国民党政府的高官,享受富贵生活。

而现在的一些共产党人口头上马列主义滔滔不绝,却又不愿意让自己及自己亲属子女放弃富贵生活,好象马列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就是让自己及自己子女亲属带头先富起来,这是不是有点象“中国化”了的佛教呢。  

但愿马列主义“中国化”,不要学习佛教“中国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